新年好,菜友们。本期菜鸟七日谈“观光导览”如下:
1、房贷额度收紧,未来房价要跌吗?
2、可转债管理办法出台,对投资有何影响?
3、春运火车票开卖,疫情之下有哪些变化?
1
市场聚焦
1、【银行房地产贷款余额占比设上限】12月31日,央行、银保监会联合发布《关于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对中国境内的所有法人银行房地产贷款集中度进行管理。
具体为,将法人银行分为五档,根据各银行所处的不同档位,对房地产贷款规模占比设定上限。其中,前者最高不超过40%,后者最高不超过32.5%。(21世纪经济报道)
「解读」为什么要设房地产贷款额度上限?我们不妨反过来思考。
1)如果不设房地产贷款额度上限,银行的钱可以无拘无束地流入房市;
这只会带来两方面影响:一是加大房地产泡沫,房价更高了;二是抽掉原应用来发展实体经济的钱,企业难,打工人更难。
2)如果不设房地产贷款额度上限,地方性银行房贷规模过高风险大;
地方性银行抗风险能力差,一旦楼市行情不好,房企自然还不上钱给地方性银行,收钱不成就坏账,进而引发连锁危机。
可以看出,央妈、银保监会划出的“房贷规模红线”是为了引导银行做好房贷规模与总贷款规模的平衡,鼓励银行放贷给实业,并防范金融危机。
那此次房地产贷款额度“收紧”,会对未来房价产生影响吗?
影响并不大。
原因在于:据央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截至2020Q3,除个别银行房地产贷款额度超出此次“红线范围”外,大部分银行的房贷占比都处于偏低水平。
用时髦的话来形容就是,房贷占比整体健康,房地产贷款额度“收紧”个“寂寞”。
即往年各大银行放房贷额度规模跟今年是相似的,额度没有明显收紧,对房价自然影响不大。
至于为什么还要发文收紧个寂寞呢?
菜鸟认为,就是为了把游戏规则用白纸黑字定下来,防范一些野性银行放房贷放多了,留下危机隐患,另引导他们把资金放给实体,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2、【证监会发布可转债管理办法】12月31日,证监会发布《可转换公司债券管理办法》,自2021年1月31日起施行。《管理办法》共23条,涵盖交易转让、信息披露、转股、赎回、回售、受托管理、监管处罚、规则衔接等内容。(上海证券报)
「解读」《管理办法》的出台是可转债市场法治化的标志,是保护投资者利益的规章文件。
简单说来,可转债市场未来炒作机会少了、信息披露健全了,具体说说有哪些改变:
1)投资者门槛要变了:证监会要求证券公司完善投资者的适当性,不符合适当性的投资者将不予投资资格。
但具体此适当性是什么呢?要看未来细则颁布;
2)转股价不能向上修正:转股价高,转股数量少,不让发行人任性“白嫖”。
需注意的是,因配股、增发、送股、派息等原因导致转股价上调的事件除外。
3)健全强赎制度:包括制定强赎预告制度,符合强赎条件后需明确强赎意愿,发行人期限内不强赎就不得再次强赎。
上述三举措都是防止发行人冷不丁地抛出强赎公告,减少投资者误入强赎风险。
不理解公司突发强赎有哪些风险?
戳《可转债遭强赎,是直接卖掉还是转股更划算?》回顾。
4)强化大股东信息披露:发行人决定不行使赎回权后,还应披露实控人、控股股东、持股百分之五以上的董监高在赎回条件满足前6个月交易可转债情况。
就是不让实控人、董监高利用内幕消息在强赎前后套利。
1
生活提示
1、【春运火车票开卖】12月30日,2021年春运火车票正式开抢。据预计,2021年春运全国铁路将发送旅客4.07亿人次。(新华社)
「解读」疫情之下,今年的春运有以下变化:
1)网售服务时间提前到每日5点:即铁路12306网站售票服务时间,从每日的6:00至23:30,提前到每日5:00至23:30。
2)改签及退票规则:线上也可改签乘车当日24点前其他列车车票;线上退票业务办理时间优化至全天候24小时,同时退票截止时间由开车前25分钟调整至乘车站开车前。
3)北京、大连部分地区乘车须做核酸检测:北京中风险地区人员原则上不得离京,如需离京、离连,须持有7天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4)60岁老人优先安排下铺:除支持人工售票、现金购票外,12306系统还会自动识别60岁老人并优先安排下铺。
5)有“反向”探亲意向的老人有机会享受票价优惠:普速旅客列车从原来的各席别最低优惠5.5折,扩大至硬座最低2折、软硬卧最低5折,动车组列车从原来的最大优惠幅度8折,扩大至最低5.5折。
抢票时间点:
1月6日:抢2月4日(农历小年)火车票;
1月12日:抢2月10日(腊月二十九)火车票;
1月13日:抢2月11日(除夕)火车票。
倒计时2天!15期基金训练营开营啦!
2021年1月4日开营,为期3个月的时间里,菜基不仅陪伴你学习基金理论知识,更会手把手教你实操基金买卖。
从去年4月成立以来,菜基组合至上周五累计收益已过55%,跑赢同期沪深300指数30.05%。(原文回顾)
如果你想知道我们是如何做到的,那不妨加入我们的基金训练营哦~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菜鸟理财。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