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基金经理“离职潮”再现,拿钱走人还是考核未达标
都说每年“金三银四”是职场打工人流动最大的时间段,对于基金经理来说同样如此。
W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9日,3月以来已有30位基金经理离职,涉及27家基金公司。而今年前两个月,离职的基金经理数量仅为39位。对比来看,近一个多月以来公募基金经理离职更加频繁。
这其中,更是不乏许多知名基金经理。
拿钱走人
3月12日,宝盈基金发布公告显示,基金经理郝淼因个人原因提出辞职。
3月初,拥有19年证券投资经验,在银河基金担任基金经理超过13年的老将钱睿南离职。公开数据显示,钱睿南13年基金经理生涯所创造的任期最佳回报达到284.89%。
东吴基金原基金经理彭敢也于3月初因个人原因离任,下一步去向未明。彭敢于2017年加入东吴基金,任期内掌管3只基金,但任期回报均低于同类产品同期平均水平。从个人从业经历上看,彭敢曾就职于宝盈基金投资部。
4月8日,广发增强债券发布基金经理变更公告。基金经理谢军因个人原因辞职。对于广发基金债券投资部总经理谢军的去向,公告未透露。
谢军在广发基金任职14.58年,历任管理基金数54只。其中,2008年3月27日至2021年4月8日管理下的广发增强债券任职回报达92%,是其管理的回报最高的产品。
事实上,从历年数据来看,每年开年前三个月似乎是基金经理离职高峰期。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3月31日,2020年第一季度共有42家基金公司发生过51起基金经理离职。相比之下,2019年和2018年同期分别只有37家和26家基金公司发生过基金经理离职。
“每年3月离职的基金经理都挺多的,因为不少基金公司是在3月份发年终奖,发完很多人就跳槽了。”某基金分析师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一位公募基金经理表示,历史数据显示,股市走高年份基金经理流动性更高。今年以来市场持续震荡,公募人才“奔私”意愿降低,基金经理离职或多为同业间的流动,所以2021年基金经理离职率要低于2020年。
考核未达标?
除了拿钱走人,还有部分基金经理是因为考核期未达标而被公司解聘。
上述分析师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基金经理的考核一般主要集中在年底11月、12月进行。一般来说,考核时期分为一年、滚动三年、滚动五年不等,不同公司考核的具体指标不一样,但基本都是在年底考核。
“一般完成考核到真正离职会有一段时间,差不多就是在每年这个时间段,公司会辞退业绩不达标的基金经理,当然如果遇上有管理职务的基金经理,可能还需要经过脱敏期,持续的时间就更久了。”分析师说道。
第一财经记者发现,一位今年2月份离职的主动权益类基金经理,其管理的基金近1年业绩排在全市场后1/10。
上述分析师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如果连续两年业绩排名都是在后25%,基金公司有可能就会直接劝退,如果不走可能会降成研究员,年薪会一下子从百万降到10万元级别。
随着公募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基金经理优胜劣汰将成为常态。今年以来市场风格轮动较快,部分基金经理存在“踩点”失误导致业绩垫底,遭公司解聘也就不足为奇。
当然,上述离职基金经理存在主动跳槽的情况,因为三四月份正是人员流动旺盛的时节。
顶流基金经理今年都曾传出过“离职”传闻。
牛年首个交易日(2月18日),“管理近800亿的基金经理疑似离职”的消息,开始在社交媒体中流传。
一位财经大V暗示此人为景顺长城基金旗下知名基金经理刘彦春。
此后刘彦春在社交媒体辟谣。3月30日,景顺长城基金发布高管人员变更公告,旗下基金经理刘彦春成新任基金管理人副总经理,才终于终止了谣言。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