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以来,伴随疫苗逐渐生效,海外发达国家经济复苏预期开始回升,主要国家货币财政政策的调整和退出逐渐提上日程。金融市场波动加剧,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由去年8月份的0.5%快速攀升超过1.70%。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助理总经理、固定收益投资部总监、大摩增利18个月定期开放债券基金经理李轶表示,中国的无风险利率收益较高,中美利差仍处于近年来高位,加之人民币汇率优势,债市综合收益在全球仍具有吸引力。加之国内债市在2020年已调整较为充分,看好2021年的配置机会。
过去一年,中国经济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开始复苏,2021年全球经济有望进一步迎来修复。李轶认为,疫苗的推出对全球经济复苏前景起到提振作用,预计今年主要经济体实现全面复苏,但复苏进程不一。随着疫苗产能逐步释放,分批接种下海外经济将渐进修复。欧美经济体率先受益,新兴市场国家受产能和配套体系的制约进度或相对缓慢。
美国经济修复力度预计相对温和。失业群体中非暂时性失业的恢复预计较为缓慢,服务业消费修复空间最大,但行业受损程度不同,修复至以前的水平仍较为困难。美国新一轮1.9万亿的财政刺激方案近期落地,与第二轮合计2.8万亿,规模超第一轮。以发放失业救济为主的刺激方案呵护居民部门资产负债表,对消费提振明显,但政府部门承担冲击成本,财政赤字不断恶化制约长期宽财政空间。
另一方面,“平均通胀目标”的新货币政策框架下,关注重点仍然是通胀和就业,美联储能容忍的通胀上限提高,并且实际融资成本并不高,尚未影响到美国经济复苏。在经济复苏+财政刺激的组合下,美债长端收益率年初持续上行,年内仍有进一步上行压力。美元长期处于贬值通道,但经济复苏强劲和避险情绪对美元构成支撑。
国内经济方面,李轶认为经济快速修复期已过去,环比增速或将放缓。基数效应下,2021年上半年经济同比或成“过山车”走势 ,并逐季回落。随着逆周期政策退出,经济增速换挡,潜在增速下移确定性较强。控制宏观杠杆率和供给侧改革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的主线。
“从货币政策框架以及近期央行官员讲话来看,货币政策以维持稳定为主,维护资金面的不缺不溢是央行的主要诉求,把握好稳增长与防风险的长效平衡或是未来货币政策重点。稳杠杆和金融监管决定紧信用大环境,通胀相对温和难以对货币政策施压,债市有基本面支撑”,李轶分析。
展望全年,她判断未来收益率有望振荡中筑顶,不排除收益率有再小幅上行创新高的可能性,但对于2021年的债券市场并不悲观。基于对经济基本面在2021年上半年见顶的判断,债券收益率或出现见顶回落的机会。如果出现紧信用导致的经济和社融下降,可能出现趋势性的行情。
信用债方面,李轶透露将精选有性价比的优质信用品种,谨防信用分化风险。由于目前信用利差仍处在历史中低位,信用资质继续分化的背景下,部分弱资质主体利差补偿不足,利差水平仍将分化。因此,将选择优质行业龙头、中央企业、地方国企、城投债等为主的信用债行业。产业债则将精选紧信用的环境下,能够穿越周期的主体。地方债和城投债优选具有长期自生能力的产业类主体和具有长期人口导入、产业导入能力的区域。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