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公私风云
近年来证券市场声誉事件逐渐增多,同时随着互联网快速发展,对证券公司声誉风险管理工作提出新的挑战。声誉风险防范和化解已成为证券公司全面风险管理的重要课题。
券商声誉风险管理相关指引距离正式落地再进一步。
中证协近日形成《证券公司声誉风险管理指引(审议稿)》(下称《审议稿》),并提请理事会审议。对比之前的版本,新规变化不少,比如:员工不当行为不再与绩效薪酬挂钩;不再强调将声誉风险纳入新业务、新产品的评估分析;新增暂停执业、停止执业等纪律处分等内容。
分析人士认为,声誉和品牌是金融机构的金字招牌,监管对其规范的重视由来已久。长时间的酝酿与反复征询修改,也意味着实操层面存在不小难度。虽然正式文件还未出台,但是声誉风险管理在证券行业中的“存在感”由来已久。待审议通过后,正式落地将指日可待。
不当行为与薪酬脱钩
近日,中国证券业协会风险管理委员的声誉风险研究课题组在多次征求意见后,形成《审议稿》,3月11日起发送给各理事单位,提请证券业协会理事会审议,并将结果在近期内反馈。
2020年8月,中证协下发《证券公司声誉风险管理指引(修改稿)》(下称《修改稿》)。对比两版文件,变化并不少,其中令证券从业者较为关心的几处修改主要在于:
首先,员工不当行为不再与绩效薪酬挂钩。
根据《修改稿》,员工因个人不当言行引发公司或行业声誉风险的,或因违反外部监管规定或公司内部制度引发风险事件或客户投诉且造成公司或行业声誉影响的,证券公司应依据公司内部规定采取与其行为影响相挂钩的绩效薪酬递延发放、追索、扣回措施,并视情况采取其他内部问责手段。目前的《审议稿》已取消上述条款。
其次,不再强调将声誉风险纳入新业务、新产品的评估分析。
《修改稿》提出,证券公司在引入新业务、新产品和设立新机构前,应充分识别和评估其可能对公司声誉产生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缓释手段和应对措施。《审议稿》已将该项条款删除。
再次,对“声誉风险”及“重大声誉事件”的定义进行调整。
其中,重大声誉事件在《审议稿》中的定义为:造成证券公司重大损失、证券行业声誉损害、市场大幅波动、引发系统性风险或影响社会经济秩序稳定的声誉事件。而“造成证券公司重大损失”、“影响社会经济秩序稳定”等情形属于新增内容。
另外,新增暂停执业、停止执业等纪律处分。
《审议稿》显示,证券公司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指引的,协会依据《中国证券业协会自律措施实施办法》对其采取谈话提醒、警示、责令改正等自律管理措施或行业内通报批评、公开谴责、暂停执业、停止执业等纪律处分。工作人员积极配合调查,主动自查自纠或者主动采取措施消除、减轻声誉风险造成的不良影响的,可对其从轻、减轻或免于采取自律措施。
行业早有“存在感”
“此次修改,主要还是调整出部分争议较多、实践操作层面难度较大的条目。声誉风险无处不在,对券商来说,不仅是应对监管的要求,守好这一无形资产也是利大于弊。”一位券商观察人士对《国际金融报》记者如是说。
实际上,针对券商声誉风险管理,监管层一直都比较重视。
2016年底修订的《证券公司全面风险管理规范》便有迹象,文件对证券公司开展声誉风险管理提出了基本要求。2019年8月,证券业协会向券商下发《证券公司声誉风险管理能力专项评价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其中拟设置两大指标来考核券商声誉风险管理能力。
长时间的酝酿与反复征询修改,也意味着实操层面存在不小难度。2020年4月,《证券公司声誉风险管理指引》征求意见稿出炉;同年8月,《修改稿》进一步明确管理架构及职责等内容。
最新版本的《审议稿》共三十五条,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明确声誉风险及声誉事件定义、明确声誉风险管理的总体原则、明确声誉风险管理架构及职责、明确声誉风险的覆盖领域和管控流程、明确自律管理要求。
虽然正式文件还未出台,但是声誉风险管理在证券行业中的“存在感”由来已久。
华南某券商从业人士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公司已经在关注这个事情,现在等着正式文件下发。不过,我们早就开始做声誉风险管理了,基本和协会要求的大方向是一致的。经过近两年的酝酿,文件是从行业更高的维度,系统性加强管理,统一制度化规范。”
华北某头部券商品牌相关负责人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协会已向券商征询过几轮意见,公司内部也提过不少次,公关、风控、合规等部门共同参与反馈。此外,券商的声誉风险管理,诸如风险预判、舆情监控等工作,在征询之前便是长期以来持续在做的工作。
管理面临新挑战
声誉和品牌,在金融机构眼中被视为金字招牌。
《国际金融报》记者拿到的一份《〈证券公司声誉风险管理指引(审议稿)〉起草说明》(下称《说明》)显示,声誉作为证券公司长期培育积累的无形资产,不仅是证券公司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也是确保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战略资源。
《说明》在起草背景中指出,声誉风险防范和化解已成为证券公司全面风险管理的重要课题。
一是随着证券行业机构规模的逐渐扩张、证券公司产品的日益多样化、复杂化以及金融市场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发展,在新时期资本市场形势下,证券公司声誉风险管理日趋重要。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中声誉风险在不同机构和市场间的传染加剧了危机蔓延,暴露了金融行业在声誉风险冲击下的脆弱性。
二是近年来证券市场声誉事件逐渐增多,同时随着互联网快速发展,新闻和信息传播方式发生巨大变化,舆情信息更加多元,隐蔽性增强、不可控性增大、交互性增加,对证券公司声誉风险管理工作提出新的挑战。
三是证券公司工作人员声誉风险管理意识存在个体差异,部分工作人员声誉风险意识淡薄,对声誉风险的内涵及重要性缺乏深刻认识,出现把声誉风险管理与全面风险管理、业务发展等割裂开来的情况。
此外,加强声誉风险管理,日益在金融业中形成普遍共识。牛年开工第一天,银保监会已发布《银行保险机构声誉风险管理办法(试行)》,自印发之日执行。新规对金融机构声誉风险认识的站位更高,管理更细,要求更严。
对比来看,在不断征询及完善之后,证券公司的声誉风险管理指引距离正式落地不远了。
记者:王媛媛
编辑:姚惠
版式:包文啸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