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讯飞“2020年度业绩不达预期”的传闻直接导致其2月3日以跌停报收44.41元,从盘后的交易信息来看,两家机构席位分别卖出了8752.28万元和5532.86万元。
科大讯飞最近有点烦恼,机构投资者对其业绩增长产生了分歧。更有传闻称,科大讯飞(002230,股吧)“2020年度业绩不达预期”。
这传闻直接导致科大讯飞2月3日以跌停报收44.41元,从盘后的交易信息来看,两家机构席位分别卖出了8752.28万元和5532.86万元。
不过,当日也有一家机构席位买入了4591.87万元,这显然是机构投资者存在分歧的突出表现。
2月3日晚间,科大讯飞发布关于有关传闻的说明公告,“科大讯飞已于2020年10月27日发布的《2020年第三季度报告》中披露了2020年度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20年度累计净利润为106492.86万元-139259.90万元,同比增长30%-70%。公司2020年第四季度经营持续向好,根据最新的财务审计工作进展,业绩预计范围进一步明确至:2020年度累计净利润为122876.39万元-139259.90万元,同比增长50%-70%。”
与此同时,科大讯飞联合创始人、高级副总裁江涛在2月3日晚间8点专门针对上述传闻召开了投资者的股价波动说明会。
澄清传闻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拿到了这次会议的全程记录,值得注意的是,本次说明会不到十分钟就结束了。
关于公司的经营是否达到预期的问题,江涛在说明会上表示,“科大讯飞2020年10月27号在三季报中间披露了全年的业绩预告,当时的预测是全年净利润预计同比增长30%-70%。随着四季度我们各项的经营工作持续向好,年报工作也在紧锣密鼓的推进。根据最新进展,我们进一步收窄了预期范围,进一步明确2020年累计的净利润在同比增长为50%-70%,也就是说超过50%,这是公司经营基本面的情况,应该是说回应了有股吧传闻中的一些大家对经营基本面的担心。”
另一个传闻是“2021年度非公开发行股票事项未获股东大会通过”,这一点在科大讯飞2月3日晚的公告中已经被证实是假消息,其202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决议公告显示,其非公开发行股票事项均获得有效表决权股份总数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
“我们已经发布了相关公告,定增事项各项进展符合预期。”江涛表示,刘庆峰董事长出于进一步提升公司股权架构稳定性的目的,在公司涨上千亿市值的一个新平台以后,启动定增项目,“也体现了他作为实际控制人与公司休戚与共、共同发展的决心,体现出对公司未来股价长期持续健康发展的信心。”
最令投资者关心的传闻是“某私募出现情况导致它所重仓的股票下跌”,江涛在2月3日晚的说明会上坦言,根据深交所的相关管理规定,“我们没法及时查询当天股东最新异动情况,所以这个大家在有一些投资人在平台上问我们是不是因为这个原因,我们现在确实无法证实,要进一步的看。这就是我们投资者沟通会想跟大家说明的情况。”
传言中的“某私募”指的是高毅资本,但是高毅资本在此后很快发布澄清公告,“第一,冯柳所管理的产品根据基金合同,不存在‘强赎’条款,网传所谓‘强赎’事项系谣传。目前冯柳产品已处于封闭申购状态,且绝大部分客户为三年以上长锁定期,最近月度开放赎回金额占比小于1%。第二,近期有一些媒体报道的冯柳所管理基金的持股是基于2020年第三季度的上市公司公告,间隔一个季度不具备可参考性。目前基金运作良好,持仓状况受限于私募基金的监管要求不予披露。第三,公司保留对造谣者依法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机构分歧
资料显示,科大讯飞长期从事语音及语言、自然语言理解、机器学习推理及自主学习等人工智能核心技术研究,其主营业务是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教育教学。
结合科大讯飞最新披露的数据显示,其2018年至2020年的净利润增速分别为28.96%、52.61%和50%-70%。但是,这些净利润是包含了“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如2019年净利润为8.19亿元,“扣非”净利润仅有4.89亿元,其中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达到4.12亿元,这也是市场屡屡质疑科大讯飞之处。
东方财富网数据显示,在过去的六个月里,机构给予科大讯飞的投资评级有33个,其中买入25个,增持7个,中性1个。
唯一的中性评级来自华金证券分析师谭志勇于2020年8月23日发表的研究报告,其评级为“中性-B(下调)”,风险提示是“疫情影响商务活动开展不力;产业竞争加剧;产品研发不及预期风险等。”
“关键是机构现在对科大讯飞的分歧较大,这从2月3日的盘后交易数据也可以看得出来。”上海一位私募基金经理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科大讯飞现在的问题是净利润增长太慢,尤其是“扣非”净利润,“2015年,科大讯飞的营收是25亿元,‘扣非’净利润是3.16亿元;但是到了2019年,营收已经达到了100亿元,‘扣非’净利润仅有4.89亿元,不到5个亿。”
在上述私募基金经理看来,科大讯飞2015年-2019年间,营收等于是增长了3倍,但是“扣非”净利润仅增长了55%左右,“现在2020年年报还没有披露,因此我们无法知道政府补助对其利润的贡献究竟有多大,‘扣非’净利润究竟是多少?”
对于2015-2019年,科大讯飞的净利润增速低于营收增速,新时代证券分析师马笑在2021年2月3日的研究报告中指出,“主要系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增强核心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所致。”
目前,科大讯飞的发展战略主要是以平台和赛道双结合。
平台方面,科大讯飞开放平台以智能语音和人机交互为核心,持续为移动互联网、智能硬件的创业开发者和用户提供人工智能开发与服务能力,核心技术深度赋能行业。赛道方面,科大讯飞将AI技术广泛应用于教育、医疗、政法、工业等领域。
一位券商研究员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机构的分歧来自于科大讯飞的一些政府订单不够透明,“这是很有分歧的一个地方;其次,QFII对它比较看好,但是部分国内机构投资者反而不是太看好,主要看它2021年业绩能否兑现,如果兑现,那么还好说;一旦业绩不能兑现,就比较麻烦了。”
从科大讯飞过去的财报可以看出,目前,教育是公司AI技术应用最为深入的领域之一,其次是在智慧城市、政法、医疗等领域。
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科大讯飞的智慧教育业务实现收入24.98亿元,同比增长16.52%,业务规模持续扩大。目前,科大讯飞的智慧教育产品和服务已在3.8万所学校常态使用,服务过亿师生,每年产生的近300亿条的学习数据,实现“数据+算法”的持续迭代升级。
“大家现在就是看它的教育能否兑现利润。这一领域竞争对手太多,优势也不明显,包括BAT等巨头以及众多创业公司均在重点布局教育,市场竞争加剧可能影响公司业绩。”上述券商研究员认为,科大讯飞未来的看点就在智慧教育这一块,“如果科大讯飞的技术进步、市场推广不及预期,尤其是安徽省外的教育市场的开发不尽如人意,公司高额的研发投入就有可能形成损失,这是投资者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安信证券分析师胡又文在此前研报中提示的一个风险就是,新业务进展不达预期。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12月,在安徽蚌埠市召开的教育部现场会上,与会领导对科大讯飞因材施教区域智慧教育解决方案的统筹建设的模式,从效果层面、效率层面、社会影响层面等方面进行了研讨和评价,方案的应用效果得到了与会领导的一致肯定。
平安证券的研究报告指出,当前,科大讯飞的因材施教方案已在安徽省蚌埠市、六安市、芜湖市芜湖县、旌德县以及重庆两江区、昆明五华区等地落地。
2月4日,业绩传闻澄清后,科大讯飞股价上涨2%,报收45.30元。
(作者:韩迅 编辑:朱益民)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