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二,A股大跌,截至收盘,上证综指跌1.51%至3569.43点,深证综指跌1.98%至2414.16点,创业板综指跌2.31%,科创50指数跌1.34%。盘后数据显示,北上资金净流出35.47亿元,南下资金净流入139.47亿元。此外,港股恒指大跌2.55%,周一大涨的腾讯、美团分别于周二大跌6.26%、5.30%。
周二A股盘面主要特征就是普跌,即无论“大小股”均跌。前一天大涨的白酒股杀跌,券商、保险、医药等品种跌幅稍大,银行股则略有下跌,地产股暂时相对抗跌,煤炭等资源股以涨为主。非权重股中科技股跌多涨少,军工股大跌,机场航运、猪肉等少数品种上涨。
整体看来,周二股指跌得虽相对较多,但个股不见得更惨,反而下跌的个股略有减少,这很明显反映出“抱团股”、权重股“贪污”指数的情况大为好转。
由这两天舆论看,虽然管理层并未出面,但是一些社会专家批评“抱团股”的声音多了起来,加上指数基金持仓比例限制,再加上一些公募基金发行上限的未证实传言,所以这一切均令部分猜疑心稍浓的投资者谨慎,故A股买股暂时不足,抛压渐渐加重。
“抱团股”有所松动顶多也只是股市调整的次要原因,并不会构成主因,周二股指之所以大跌,主要与流动性有趋紧迹象相关。周二银行间市场利率、交易所市场债券回购利率均大幅走高,且国债期货大跌,十分明白地摆明了资金面的情况。
在近日举办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解读与当前经济形势分析”专题研讨会上,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马骏表示,货币政策有必要针对“某些领域的泡沫”进行适度转向。
以此人身份来看,投资者或猜测他的顾虑大约也就是央行其他官员的顾虑,故市场应有理由怀疑未来货币政策会趋向“更”谨慎,而这对债市及股市显然均不利。
本周前两天央行仍进行极少量的逆回购,仅是象征性的量,由于到期量大得多,所以实质上是紧缩。投资者不妨观望本周后三天央行动向,看看是否逆回购或其他货币工具能否足额对冲。假如央行进一步表现出紧缩动向,那么股指还得下跌,否则就又会回到之前那种涨跌均相对有限的多空平衡状态。
我们的经济恢复情况看上去不错,如果细看部分数据,不难发现消费与投资数据均比较疲弱。值得一提的是,近期各地疫情有些波动,对经济难免会有拖累。
简单说,现在的经济环境并不比2020年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时更好,既然当时中央定调“不急转弯”,那现在更可能是这个主张,没充足依据转向。至于最近部分省市楼市的反复,既然已有限贷政策跟进了,那至少得观察效果吧,故短期内也许并不需要叠加货币政策来进一步压制。
投资者在参与A股时切忌极端,情绪不宜跟着走势走,单日大涨大跌并不代表趋势,走势是得观察一阵子才能明白的。退一步来说,就算央行真的紧缩了,其力度恐怕远不如2018年,故投资者没必要过分紧张。
操作方面,近阶段投资者仍可积极参与股市,如果投资者拿的是年报过硬的品种,或业绩显著超预期的品种,一般没必要理会资金面的短期反复。
笔者已在微信平台开辟专栏,读者可以在每周日至周四晚间通过微信直接查看笔者的最新观点,详情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每经牛眼(微信号:njcjnews)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