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张熠
[ 社会保险基金不仅存在资产管理,还必然面临负债的管理,即在人口老龄化日益加深的情况下满足未来社会保险待遇的发放。这些待遇支付承诺构成了政府的一种隐性债务。 ]
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管理长期以资产“保值增值”为目标。“保值增值”,顾名思义,从专业金融投资角度来说就是以通货膨胀为投资基准,保持基金资产实际价值不下降。然而,社会保险基金不仅存在资产管理,还必然面临负债的管理,即在人口老龄化日益加深的情况下满足未来社会保险待遇的发放。这些待遇支付承诺构成了政府的一种隐性债务。我国需要尽快改变这种资产管理理念和“保值增值”的绩效目标,统筹管理国家社保基金资产和负债。
建立“资产负债管理体系”的必要性
笔者以为,建立“资产负债管理体系”的必要性在于:
1.指导社保改革和基金投资。
“资产负债管理体系”运用了目标导向思维,首先设定长期基金平衡目标,然后通过定期开展长期精算,掌握人口变化和社会保险体系的资产、负债情况,再根据资产负债状况和平衡目标计算基金发生缺口的风险。根据缺口风险大小适时调整社会保险政策,确保基金长期安全平稳运行。
日本自上世纪60年代开始每5年进行一次长期精算,指导社会保险改革和基金投资。我国未来老龄化速度极快,未来10年将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机遇期,因此也应尽快启动此项工作。
2.有助于合理设定投资基准。
“保值增值”实际上是以通货膨胀为投资基准,反映保持基金购买力不变的资产管理目标。然而从“资产负债管理”角度,我国养老保险等项目的待遇支出都与工资增长和老龄化速度挂钩,这些负债增长的速度远远快于通货膨胀率,故绝不能仅以通货膨胀为投资基准,以实现保值增值为目标。
日本政府养老投资基金最新设定的投资基准为“工资增长率+1.7%”,以反映待遇和工资挂钩以及老龄化带来的影响,并据此指导基金战略资产组合中各项投资比例和浮动空间的设定。我国亦可考虑尽快从“资产负债管理”角度设定社保基金投资绩效基准和战略资产组合。
3.便于利率风险管理。
社会保险基金的显著特点是负债期限长,即参保人缴费很久以后才需要提取待遇。因此,基金负债对利率风险的敏感性很高。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许多州养老基金取得了相当高的投资回报率,但是资产负债表实际上在恶化。
究其原因就在于,当利率下降时,基金资产价格上升,表面上基金取得显著收益。但如果基金资产投资期限小于负债,则基金负债上升的速度更快,资产负债表反而恶化。这种利率风险暴露是单纯的资产管理所无法捕捉到的。唯有引入“资产-负债管理”体系,才能更好地识别和管理利率等变动带来的风险,实现资产和负债的久期匹配,指导基金选择合适的投资对象。
4.更好反映社保财务状况。
社会保险中多数项目均包含现收现付制成分。特别是在规模最大的养老保险体系中,当前退休者的养老金实际上来自于年轻人的缴费,而不是既往年轻时缴费所形成基金。因而,社会保险基金始终处于动态的收支流动中,并且有政府承诺担保项目的持续运作,传统的资产负债表是不适用的。
根据西班牙、瑞典等国家的经验,社会保险资产负债表还应当包含两项新的内容:未来对退休者待遇给付产生的预期负债;未来参保人预期缴费形成的资产。瑞典等国还根据新的资产负债表建立了基金自动平衡机制。例如,当由于人口老龄化等原因资产负债比例低于1时,降低个人账户记账利息率。我国也可以借鉴这些国际经验,改进资产负债表编制方法,根据该资产负债比率来指导个人账户利息率和养老金调整幅度,从而增强制度的可持续性和稳健性。
综上所述,完整的社会保险资产负债管理体系包括:对社会保险体系定期开展长期精算;根据长期精算结果,确定基金平衡计划,以及编制符合本国社会保险体系特点的资产负债表;根据资产负债表,计算未来基金缺口风险;根据缺口风险确定社保改革和调整策略,以及社保基金的投资绩效基准;基于投资基准,制定战略资产组合,定期进行基金投资管理绩效评价;每过一个周期,通常为5年,重复上述过程。
如何统筹考虑资产和负债管理
我认为我国应该尽快在社会保险基金,主要是养老保险基金管理中统筹考虑资产管理和负债管理,具体包括:
1.制定中长期财务平衡计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一些国家已在社会保险计划管理中,制定了中长期财务平衡目标。我国也应当尽快确定类似目标,例如到2050年保持基金收支盈余,到本世纪末80年内实现基金资产负债平衡。
尽早确定长期平衡计划可以使各项社保改革和社保基金投资有清晰的目标和方向,在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的情况下做到未雨绸缪,进一步增强社会各界对社会保险体系的信心。而这种信心的提升又将反过来吸引更多人参与社会保险体系,提升社会保险筹资稳定性,使社会保险运行建立一个良性循环机制。
2.组织专业团队开展长期精算和风险评估。
尽管目前学术界已经有不少针对我国社会保险体系的精算成果。但受制于原始资料、团队力量等因素,各方计算口径和结果差异很大,甚至存在数量级上的差异,这给民众了解和理解社会保险体系运行状况带来很大困扰。
我国应尽快设立一个专业精算人员参与的国家级精算团队,每5年对国家所有社会保险特别是养老保险的中长期收支状况进行精算,编制基于我国部分积累型社会保险体系的资产负债表。同时建立风险评估模型,并运用金融和统计工具模拟资金缺口概率,定期进行压力测试,确保即便遭遇到新冠肺炎疫情等各种外部冲击时,社会保险体系依然拥有足够的安全边际。
3.建立资产负债动态管理流程。
根据长期精算和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社会保险改革策略,确定下一个周期社保基金投资绩效基准。随后,根据绩效基准确定社保基金各类投资比例及其浮动空间,每年根据绩效基准进行绩效评价,做出动态调整,适时监控整个体系的运营情况,确保能够稳健地实现长期战略管理目标。绩效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问责奖惩,而是切实地总结经验,解析出影响基金绩效的因素,从而更好地改进基金投资管理结果。
4.将社保“资产负债管理目标”纳入国家规划。
通常各国每5年重复一轮社会保险长期精算和基金资产管理流程。我国恰好也每隔5年制定各项事业的国家五年规划。建议将国家社会保险资产负债管理目标纳入到国家或社保部门的5年规划中,并长期延续下去。在应对人口老龄化中发挥资产负债管理体系“导航仪”的功能,使社会保障民生事业行稳致远。
(作者系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研究员、社会保障系主任)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