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好转,外汇储备规模随之水涨船高。
1月7日,央行官网公布最新外汇储备规模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底,中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165亿美元,较11月末环比增加380亿美元。
在一位华尔街对冲基金经理看来,2020年12月外汇储备持续增加,主要得益于三个因素:一是年底企业结汇需求增加,令银行持有很多外币头寸,进而转化成外汇储备;二是海外资本继续加仓人民币资产,令资本项金融投资账户延续净流入态势。中央结算公司发布的去年12月债券托管量最新数据显示,当月境外机构的人民币债券托管面额达到28848.44亿元,较去年11月环比增加1185.08亿元(约合182亿美元),此外港交所发布数据显示,当月北向资金流入527亿元人民币(约合88亿美元),高于南向资金净流入602亿港元(约合77.6亿美元);三是12月受疫情研发顺利影响,欧美股市持续迭创新高,比如标普500股票指数上涨3.7%,欧元区斯托克50指数上涨1.7%,日经225指数上涨3.8%,加之美元持续贬值令新兴市场货币持续反弹,都令外汇储备资产投资组合估值继续回升。
招商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谢亚轩则认为,外汇储备投资组合的估值增加,是驱动12月外汇储备增加的最重要驱动力。
“考虑到12月份美元指数回落2.1%,由非美元货币资产转化成美元估值进行损益计算,大约带来约200亿美元的外储规模增加。”谢亚轩表示,其余180亿美元增加值则可能来自外汇储备投资组合的收益回报。
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兼新闻发言人王春英指出,去年12月中国外汇市场运行总体稳定,市场交易理性有序。国际金融市场上,受新冠肺炎疫苗进展、主要国家货币及财政政策等影响,美元指数下跌,非美元货币及主要国家资产价格均有上涨。由于外汇储备以美元为计价货币,因此非美元货币折算成美元后金额增加,加之资产价格上涨等因素共同作用,当月外汇储备规模上升。
不过,随着新冠病毒变异导致疫情再度肆虐欧美国家,如何应对疫情等外部环境变化所造成的全球金融市场不确定性风险,俨然成为外汇储备管理部门面临的新挑战。
近日央行召开2021年工作会议指出,集约高效做好外汇储备经营管理,维护外汇储备规模基本稳定。
在多位国内大型银行外汇交易员看来,这意味着相关部门将强化外汇储备投资管理环节的风险管控,将更多外汇储备资产配置到更具安全性、流动性与收益性的资产领域。
在上述华尔街对冲基金经理看来,一方面相比欧元、澳元兑美元升值幅度超过10%,去年人民币兑美元的升值幅度仅有约7%,因此人民币没有出现过度升值迹象,无需相关部门出手干预;另一方面相关部门拥有充足政策调控工具打击外汇投机行为同时加强市场预期管理和宏观审慎管理,未必需动用外汇储备干预这个政策选项。
“中国外汇储备持续保持平稳波动,就是引导人民币在合理区间双向波动的最大保障。”他指出。
有效对冲美债下跌风险
“12月外汇储备大大高于市场预期。”一位香港银行外汇交易员向记者透露。尽管欧美股市迭创新高与美元持续贬值,此前多数投资机构预期12月外汇储备将触及32000亿美元,如今这个数值较市场预期值高出逾165亿美元。
在他看来,这背后,是中国外汇储备管理部门对美债价格下跌做好充足的风险对冲措施。
数据显示,去年12月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反弹至1%左右(债券价格下跌),令市场一度担心持有逾万亿美债的中国外汇储备将因此蒙受一定的估值损失。
一位美国大型基金公司资产配置部主管向记者透露,去年10-11月期间,不少受托多国外汇储备投资管理的全球大型基金公司已对美债下跌风险“未雨绸缪”。具体而言,鉴于当时美债期货空头头寸迭创历史新高(押注美债收益率回升与债券价格下跌),这些大型基金公司要么对逾90%美债持仓头寸进行套期保值,即买入相应的价格看跌型期货期权衍生品对冲价格波动风险,要么抛售部分美债资产转向收益率更高且信用评级不低的美国企业债,博取美国经济复苏红利。
“这也令不少国家外汇储备管理部门纷纷效仿,因此在12月美债价格回落期间,他们的美债持仓估值并未遭遇较大的下调风险。”他告诉记者。12月中国外汇储备涨幅超预期的另一个原因,是美元持续贬值导致众多新兴市场货币大幅回升,加之全球资本争相涌入新兴市场大幅推高后者资产估值,令早已实现全球化分散配置的中国外汇储备从中获利匪浅,比如以美元标价的已对冲全球债券指数上涨0.3%,令外汇储备的非美债券投资组合创造不菲的资产上涨与汇兑正收益双重回报。
然而,随着新冠病毒变异导致疫情再度肆虐欧美国家,加之美股高估值泡沫破裂担忧再起,如何有效对冲金融市场不确定性风险确保外汇储备投资安全性,俨然成为中国外汇储备管理部门面临的新挑战。
这位美国大型基金公司资产配置部主管向记者透露,未来很多国家外汇储备投资管理将侧重三大方向,一是将更多资金投向符合ESG条件、环保、生物医药、健康管理、科技创新等领域龙头企业,从而赢得经济转型发展与科技进步的红利;二是加大对ETF等高流动性资产的配置力度,确保整个外汇储备资产的流动性安全;三是进一步加大资产分配配置同时,确保各类资产之间形成较低的波动相关性,进而提高整个投资组合的抗风险能力。
国际收支自主平衡格局稳固
在业内人士看来,12月外汇储备持续增加,也间接表明中国跨境资本流动依然延续自主平衡态势。
事实上,近年中国国际收支已呈现自主平衡模式,令外汇储备不再随国际收支状况变化而变化。具体而言,一是经常账户和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表现为镜像关系,经常账户呈现顺差,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就呈现逆差;反之,经常账户逆差,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就呈现顺差,令国际收支总体平衡;二是市场各类主体的国际收支交易有进有出、有来有往,自主实现平衡,不需要储备资产进行大规模吸收或投放,也不会对外汇储备构成较大幅度变化。
一位私募基金宏观经济分析师向记者指出,考虑到12月外汇储备所增加的380亿美元,主要来自外汇储备自身投资收益与非美资产汇率折算后的估值增加,可以预见的是,人民币汇率快速升值所带来的年底企业结汇需求旺盛,并未对中国国际收支自主平衡与外汇储备增加构成明显影响。
多位银行对公业务部门主管向记者直言,12月以来,外贸企业的结售汇操作相对均衡,并未出现一边倒状况——既有企业加大结汇力度以规避人民币升值所带来的结汇汇兑损失,也有企业趁人民币快速上涨之际增加购汇力度以降低购汇汇兑成本。
在他们看来,当前对中国国际收支自主平衡冲击较大的风险因素,是人民币快速升值导致热钱流入风险增加。但在相关部门持续加大力度打击虚假贸易与地下钱庄的情况下,目前热钱流入境内的渠道被大幅收窄,相应的资本跨境异常流动风险正得到有效控制,这也间接确保了外汇储备持续保持基本稳定。
值得注意的是,1月7日央行、外汇局再出新政——将企业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由1.25下调至1。在业内人士看来,此举的主要目的,未必是通过压缩实体企业境外融资规模上限,以缓解资本流入与外汇储备增加压力,而是引导实体经济企业更好地树立汇率“风险中性”理念,进一步完善外币头寸的资产负债管理,避免汇率敞口风险。
记者多方了解到,随着外汇储备规模持续走高,一些海外投资机构开始讨论中国相关部门可能使用外汇储备遏制人民币快速升值。
多位国内大型银行外汇交易员对此直言,这种讨论更像是杞人忧天,监管部门拥有足够的政策调控工具打击外汇投机行为同时加强市场预期管理和宏观审慎管理,未必需要动用外汇储备干预。
“去年以来,人民币与美元的相关性从0.68回升至0.76附近,因此在人民币与美元走势日益紧密联系的情况下,干预汇市反而会破坏当前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日益市场化的进程。”一位国有大型银行金融市场部负责人指出。
(作者:陈植 编辑:包芳鸣)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