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阶段,实行均衡编班,不分重点班、快慢班”。今年3月,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就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做出细化规定。
义务教育阶段,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扭转不科学、不合理的教育评价导向,已逐渐成为共识。
不过,不少教培机构似乎仍未从固有的思路中走出来。
日前,思考乐发布2020年业绩。疫情下的思考乐,高调推进着“高端班”业务的落地。
“专属卓越孩子”
在财报中,思考乐介绍道:“集团于二零二零年五月正式成立思考乐教育高端品牌「鸿盟」高端班。”
那么,这个“高端班”究竟高在哪里?
根据财报,“鸿盟高端班”是“为优秀的学员打造专属卓越孩子的教学高端体系”,“培养优秀的孩子走向卓越”。在师资上“高端班汇聚清华、北大、中科院等名师天团”。
如果只看师资等方面的宣传,这似乎是思考乐推出的VIP服务,当前很多教培机构也都有类似设置。不过,思考乐的高端班恐怕没这么简单。
从“为优秀的学员打造”、“专属卓越孩子”、“培养优秀的孩子走向卓越”等字眼看,思考乐的高端班,像是专门为尖子生准备的课程。在思考乐官方微信号“思考乐教育”中,有一篇题为《思考乐鸿盟体系优等生大揭秘》的文章,明确提到“入学门槛高”、“最优质的学生群体”以及“针对优秀学生群体私人定制课堂”。
与此同时,针对这些“优秀学生”,思考乐提供“最顶尖教研专家团、最优质教学师资力量”,其目标就是“帮助孩子在各类考试中取得高分”。
从宣传内容看,思考乐这一举措本质上就是在建立“分层”、设置“重点班”。在财报中,思考乐表示“有数百名学员成功进入深圳排名前四名的中学,以及于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取得优异的成绩。”优秀学员集中培养,取得成果后大力宣传。优生配名师,集中培养“优秀学员”。这在侧面上很可能会带来教学的不公平,增加家长的焦虑。
实际上,《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中提到的“不公布、不炒作中高考状元、升学率,均衡编班,不分重点班、快慢班”。其目的就是要扭转单纯以升学率和分数评价学校和学生的倾向。解决家长的焦虑,减轻学生的负担,促进其全面发展。但显然,思考乐高调推进“高端班”的做法,与这种精神背道而驰。
当然,《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更多是聚焦于学校,培训机构目前尚未在监管范围之中。那么从市场的角度看,思考乐的“生意”做得如何?
亏钱换增长
2020年10月开始,思考乐股价出现下跌,从26港元一路下滑到如今不足8港元,跌幅近70%。4月15日甚至创造了52周新低。资本市场的反应,可能是思考乐发展的一个缩影。
2017年起,思考乐就开始了快速扩张模式。去年的十二周年庆典,其更是宣布“550战略计划”。即5年、在超过50座城市、建设超500所分校,实现营收目标50亿。
2020年思考乐实现收入7.49亿元,同比逆势增长5.3%。但以这个业绩看,思考乐的压力十分巨大。要实现50亿的目标,需要年复合增长率达到46.18%。而在2019年,思考乐的增长也只有44%。50座城市、500所分校的目标也同样艰巨,2020年思考乐学习中心数量由100家增至152家,进驻了6个新城市(300778,股吧),进驻城市增加到12个。按照这一扩张速度,未来5年思考乐需要每年增加近70家学习中心、开辟近8个新城市。
从思考乐在2020年的做法看,为了实现增长其付出了很多。首先增加的是投入,2020年思考乐各项费用开支均有所增加,销售开支2323万元,同比增加8%;行政开支1.52亿元,同比增加15%;研发开支5697万元,同比增加26%。各项费用开支的增速均超营收增速。
除了费用投入增加,为应对疫情,思考乐采取了两手策略:一方面,通过采取“原老师,原学生,原课程,原内容”的教学方式,把全部线下课程转到线上。另一方面,思考乐还以降价的方式,提升参培学生数量。财报显示,集团向学生提供特别折扣和其他优惠安排,导致平均每课时收费从2019年的82.3元减少至2020年的73.5 元,同比减少约10.7%。
然而,因为课时费下降,思考乐的毛利水平明显下滑。2020年,思考乐实现毛利2.6亿元,同比减少14%;毛利率34.8%,同比减少了近8个百分点。
增加投入、降低课时费,导致思考乐虽然营收实现增长,却出现了利润的大幅下滑。其年内溢利为4894万元,同比下滑48%;经调整净利润9680万元,同比减少28.9%。
投入虽然拖累了利润,却换来了一定的效果。2020年思考乐辅导课时1019.85万时,同比增长18%;入读学生人次由上年的29.6万人增长至33.47万人,同比增长13%。但拆分来看,成效更多集中在应试培训。
根据财报,思考乐的“学业备考课程”业务实现7.39亿元的收入,同比增长6.2%,占营收比例高达98.66%。这项业务的入读学生人次、辅导课时数同比分别增长14.2%、19.2%,增速良好。
可是在素质教育上,思考乐显然没有太多心得。“初阶小学素质教育课程”的入读学生人次3978人,同比下降38.0%;辅导课时数18.9万小时,同比下降36.4%。素质教育业务作为思考乐在新领域的探索,本身的学生基数就不高。即便有疫情冲击,也不应出现如此大幅度的下滑,当前的结果显然难以让人满意。
素质教育业务碰壁、K12学科业务降价,思考乐扩张承受的压力也就相应增加。目前看,快速开辟学习中心势必会增加开支、降低毛利水平。特别是新城市的探索,经营管理的难度也会加大。推出增值服务、提升利润水平也就理所应当成为思考乐的重要方向。
“高端班”的做法一定程度上是基于当前经营做出的调整。但客观上带来的结果,却在变相制造教育不公平。长期来看,扭转单一评价体系、解决家长的焦虑是监管的主要思路,思考乐的调整恐怕也会是必然。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