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东吴基金
近期的震荡行情,或许打乱了很多投资者原有的计划。面对波动,有些投资者可能选择了坚定加仓,有些可能选择了割肉离场,还有些可能转变投向开始配置固收类产品,与此同时,我们注意到市场上关于指数基金投资的讨论也多了起来。
今天我们邀请到对指数投资颇有研究的东吴权益投资部基金经理周健来为大家分享他对指数投资的理解,希望助您了解更多指数基金投资工具与方法。
本文核心观点:
1. 指数是什么?
2. 指数投资等于被动投资吗?
3. 我国指数基金未来发展空间如何?
4. ETF发行火热,如何看待这类投资工具?
5. 震荡市指数基金配置优势有哪些?
01
指数到底是什么?
周健:简单来说,指数就是按照某种规则挑选后的投资组合,可以按某个资产、行业、风格、投资策略等来划分,比较常见的有沪深300、中证500等宽基指数,还有一些主题、行业指数。
指数就是由满足这些规则、具有一定代表性的股票组成的,比如上证综指,代表的就是在上海交易所上市的股票,上证50代表的就是在上海交易所上市的公司中权重前50的公司,可能更多就是金融保险、银行这类风格的股票资产。
总的来说,指数的编制是为了方便投资者去了解不同的投资风格、主题,以及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市场,了解这个市场的趋势和风格。
02
指数投资等于被动投资吗?
周健:指数投资不等于被动投资。
很多投资者有个误解,以为指数投资在申购后就可以放置不管了,虽然对基金经理来说,在管理指数基金是按照指数构成来配置基金的,可自主操作的空间并不大;但对投资者而言,在做投资决策时,可以选择不同的资产,不同风格、主题的指数,这些都可以和投资者的主观观点、风险偏好、投资目标相结合,也能验证投资者自身对市场的判断。
如果对市场持悲观情绪,可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考虑卖出持有的指数基金,及时调整投资策略,实现对自身有利的投资操作。还有一些交易策略也可以体现指数投资的主动性,如套利、定投、甚至T+0等操作。
03
现阶段我国指数基金规模和水平怎么样?未来发展空间如何?
周健:衡量我国目前指数基金的规模和水平,可以结合海外发达国家市场发展情况对比来看,无论是从我国开放式基金规模占GDP比重,还是指数基金规模占公募基金比重来看,这两点都跟我国经济体量在全球市场中的比重是不大匹配的。
当然直接对比海外,可能不太公平,海外指数基金发展历史比较久,产品结构也比较丰富。我国市场内部结构发展尚不均衡,产品种类也比较单一,交易机制和衍生品的发展程度还有待完善,从长期发展角度来看,指数基金的发展空间或许尚未看到天花板。
04
ETF发行火热,如何看待这类投资工具?
周健:确实近几年,ETF特别是行业ETF的发行是比较火热的。作为跟踪指数证券化的产品,ETF可以直接在市场上进行交易,费用相对较低、减少资金占用,节省时间成本等,对大额资金来说一定程度上还能减少操作难度,降低对市场的冲击,是一项比较高效透明的投资工具。
而行业ETF受到投资者青睐,实际上是不同投资风格和投资需求的市场化表现,相较于宽基指数而言,行业ETF可能更有利于实现行业轮动的策略,特别是震荡市中很多机会看上去转瞬即逝,高效的投资工具更有利于把握先机。
未来,指数基金要再上一个台阶,一定程度上或许还得要靠ETF、衍生工具的发展。
05
震荡市指数基金配置优势有哪些?
周健:在单边市场行情下,和主动型权益投资相比,指数基金反而可能有一定劣势,虽然这一点在国外市场可能并不成立。指数基金作为工具属性尤为突出的投资工具,在震荡市中因其交易成本低、透明化的特点,可能更加灵活。震荡市中的结构性机会,比如去年四季度以来的金融、化工、周期这些行业,在把握这些行业风格快速切换时的投资机会时,交易成本低廉或许是震荡市配置指数基金的一大优势。
在投资领域,投资方法的复杂性与投资成果并不必然相关,有时,越是复杂的方法和理念,反而不易坚持,最终获得正收益的概率可能会因此降低;而越简单、朴实的方法,反而因为能理解、易坚守,最终可能会达成不错的收获。
投资中的大道至简,其中之一可能就是指数化投资了。
风险提示:本材料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材料中的观点和判断仅代表东吴基金当前的分析,东吴基金不保证当中的观点和判断不会发生任何调整或变化。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投资者自行承担任何投资行为的风险与后果。
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基金管理人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前请仔细阅读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且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不构成对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如需购买基金产品,请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提前做好风险测评,并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购买与之相匹配的风险等级的基金产品。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者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