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银行机构的信息科技资金总投入为2078亿元,同比增长20%。不久前,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披露了这一数据。
近日,多家上市银行发布了2020年年报。年报显示,增加科技投入已成为多数银行的普遍倾向。与此同时,银行金融科技建设也涌现出新的特点,一个明显的趋势是:银行更加注重业务生态和场景的搭建,构建C、B、G多端口的平台生态圈成为越来越多银行关注的焦点。
疫情加速银行数字化进程
去年,银行机构信息科技资金投入增幅明显。工行、农行、中行、光大银行(601818,股吧)、浦发银行(600000,股吧)、兴业银行(601166,股吧)等多家银行的科技资金投入增幅超过30%。其中光大银行投入规模增幅最高,达到51%。
按投入规模来看,去年,工行信息科技投入238.19亿元,建行信息科技投入221.09亿元,分列行业第一、二位。其后,农行、中行、招行分别投入183亿元、167亿元和119.12亿元。其中,招行信息科技投入在营收中占比达4%,为主要银行最高比例。
疫情是一个重要的催化剂。一位行业人士向《中国银行保险报》表示,疫情发生后,银行机构应用金融科技手段,从支付结算、信贷供给、投资理财等多个方面推出“非接触”服务。这对银行数字化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促使线下业务向线上转移,使得金融机构加大金融科技投入力度,从而加速了银行业的数字化进程。
对于银行来说,业务数字化进程的关键在于金融科技能力的持续打造。建行副行长张敏在业绩发布会上直言,(金融)科技能力的提升,决定银行业务发展的快慢。
招行在2020年年报中提到,该行119.12亿元的信息科技投入主要用于系统运营、电子设备和软件采购、信息科技人力资源配置、信息科技咨询和基础设施建设等;邮储银行提出,从2020年起,每年将拿出营业收入的3%投入到信息科技领域;兴业银行则在新一轮五年规划中提到,每年度科技投入占营收比重超过3%。
为此,银行也普遍加大了金融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兴业银行提出3年内该行有科技背景的人员占比要超过7%,5年后争取达到10%;交行开始实施“FinTech管培生”计划;建行制定了“2020年信息科技人才工程实施方案”,已开展常态化招聘。
构建平台生态圈成为共识
从银行的科技投入方向来看,加码场景构建与生态布局成为银行新的趋向。如果说此前银行还在加快技术层面的积累,如今,银行已开始借助技术搭建多业务、多端口的平台生态,从工行、建行到兴业银行,都在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生态圈建设。
从年报来看,工行提出强化政务、产业、消费(GBC)三端联动,进一步夯实客户基础;依托智慧银行信息系统(ECOS),全面打造赋能零售、对公、政务、乡村、同业等领域协同发展的数字新业态。
建行表示,其数字化经营策略为“建生态、搭场景、扩用户”和C、B、G端共同推进:强化C端突围,根植普罗大众;着力B端赋能,营造共生共荣生态,做企业全生命周期伙伴;推进G端连接,助力社会治理。
兴业银行行长陶以平在业绩发布会上介绍了兴业银行的场景、投资、投行“三个生态圈”战略。即以“场景驱动、科技赋能、开放共赢”的平台运营模式,打造FGBC融合赋能新生态,形成“连接一切”的能力。
浦发银行行长潘卫东表示,随着产业互联网的加速发展,银行的经营模式必然要升级到生态化阶段,融入产业链、城市治理等各个层面,实现生态共生式发展。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中关村互联网金融研究院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认为,从服务消费者端(C端)到商业端(B端)联动。产业互联网大潮的兴起,金融科技将在赋能C端、提升用户体验的同时,逐步探索对B端的赋能以及BC两端的联动经营。特别是将借助产业互联网打通产业链供应链的上下游,实现物流、资金流、数据流等的融合统一,进而通过供应链金融触及和服务更多上下游的中小微企业,缓解其缺乏抵质押物、应收账款周期长等难题。
数字人民币或成创新风口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数字人民币测试的推进,部分获批加入数字人民币试点的银行已将加快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建设和支付创新置于重要位置。
邮储银行董事长张金良在业绩发布会上强调,2021年,邮储银行将紧抓数字人民币试点的历史机遇,打造线上线下融合、涵盖“吃、住、行、游、娱、购、医、养、教”等多类基础民生的普惠金融服务场景;同时,发挥县域机构优势,以数字人民币为纽带打造城镇社区新生态圈,承建农村普惠金融数币示范小镇,助力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
围绕数字货币场景创新,2020年,农行在政府发薪、公共交通、医院缴费、校园生活、服务“三农”、线下零售等行业拓展试点场景,成为业内首个将数字货币应用于“三农”产供销全产业链。除此之外,农行已经成立了多个数字人民币专研机构。2021年年初,农行在深圳成立了总行级的数字人民币创新实验室,重点围绕数字人民币的特性开展新领域的创新与试点。2021年,农行要努力建设客户体验一流的智慧银行、“三农”普惠领域最佳数字生态银行。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