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老罗话指数投资
近期国内外金融市场波动持续放大,震荡加剧,多数资产价格多次出现快速上涨后回调消化。美国长期国债收益率攀升,引发流动性紧缩担忧;港股印花税上调,压制市场风险偏好等种种事件性因素不断冲击投资者的心脏。
那么,面对短期波动和震荡,我们应该怎么办?
一、正视“波动”这一正常现象
客观来讲,波动本身是一种很常见的现象。在资本市场中,受到整体政治、经济、社会等环境因素以及经济周期等的影响,波动从来都是不可避免的,熊牛循环乃基本规律。古有《吕氏春秋·博志》所言,“全则必缺,极则必反,盈则必亏”;司马迁在《史记·田叔列传》也道,“夫月满则亏,物盛则衰,天地之常也”。世间万物演变发展离不开这一运行规律,资本市场也是一样。
对于资本市场而言,其波动很大程度上受到人类行为的影响。人类心理情绪的不稳定性导致了经济趋势难以预测,同时呈现出三个特征:市场不会长期处于中间点;周期的波动是一条曲线;周期只会与过去相似而不会完全相同。我们可将投资市场的情绪波动比作钟摆运动,投资人的心理很多时候都在贪婪和恐惧两个极端之间摇摆,很少停留在中心点上。市场行情会影响到人们的心理情绪,反过来人们的心理情绪又会改变市场行情。
因此,在持续的波动过程中,时间是公平的,没有谁能一直赢,即便是股神巴菲特做投资也不例外。长期来看,伯克希尔的投资显然是十分成功的。从1965年到2020年,伯克希尔的年化收益率为20.0%,同期标普指数的年化收益率为10.2%;历年累计收益伯克希尔高达28105倍,同期指数只有235倍。然而,在过去56年里,伯克希尔曾经有过11年负收益;另外有19年跑输了标普指数。而在最近两年里,巴菲特也大幅跑输标普指数,2019年伯克希尔收益11%,标普则涨了31.5%;2020年,伯克希尔更只赚了2.4%,而标普指数涨了18.4%。
同样,再牛的基金经理也不可能做到永远不亏钱。有人做过测算,目前市场上头部基金经理的最大回撤保持在25%~40%,出现最大亏损发生15或18年买在最高点后一路下跌。但哪怕买在最高点,头部基金经理到现在也有不错的正收益。
图:1965-2020伯克希尔公司的投资收益状况
数据来源:伯克希尔公司官网
二、价值和价格双驱动,在“波动”中寻找机会
马克思的价值规律理论提到,短时间内,股票价格会偏离其内在价值,但因为市场存在自我纠正的机制,市场价格长期还是会趋于内在价值。未来伴随着具有高成长性的行业/公司的良性发展和壮大以及价值的增加,只要坚持,我们的长期投资最终会取得满意的收益。
由本杰明·格雷厄姆创立、经巴菲特发扬光大的价值投资策略的核心观点也同样表示,股票价格围绕内在价值波动,而内在价值是可以测定的;长期来看,股票价格有向内在价值回归的趋势,当股票价格低于内在价值时,投资机会随之出现。
可以看到,涨出来的是风险,跌下去的是机会,要想在波动中寻找机会,我们不应该与价格死磕,走进短期波动的死胡同,而是以价值为核心,结合价值和价格双维度的变化进行判断。正如没有基本面支撑的上涨不能持续一样,不是因为基本面恶化带来的下跌,同样也不会持续。
我们要对投资对象的内在价值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并以此作为买进、卖出或持有的底层逻辑。通常来讲,短期股价波动很难预测,相比之下,对内在价值做评估远比猜测短期的价格走势要来的容易,我们无需百分百预测准确,只要评估出一个合理的区间即可。
一旦遇上大跌行情,我们都要重新审视自身所配置的组合,如果核心逻辑没有发生根本改变,每一次大幅回调则不失为布局后市的好机会。如果仅仅关注价格的表现,就很容易被误导,导致常见的“追涨杀跌”的情绪化操作。
三、践行长期主义,拥抱“波动”
资本市场大跌,就有很多基民表示自己买入的基金“被套住”,事实上,这一形容只是对于短期投机适用,就长期投资来说并不恰当,如果是长期投资,并不存在“短期被套住”这样的说法。然而,对于广大缺乏过硬技术分析能力的中小投资者而言,短线投机风险高,很难把握,即便是专业的投资者,也无法精准判断资本市场瞬时的风云变化。
相比较来看,获得稳健的收益最好的办法是去做基金定投或者资产配置。从定投投资者的思考中可以看出,投资原则比外在市场环境要来得更重要。定投投资者会为自己的投资设定一个很长的时间,向着目标稳步行驶。他们会选择一只或几只合适的基金,开启定投计划,然后忘记交易、忘记市场。路途有多远?定投投资者理想的时间是可能是三到五年,也可能是五到十年。这样的期限使得短期的波动对于定投投资者,都已然不是那么重要了。用一颗平常心,坚持定投,静静等待时间的回馈。
既然要做长期投资,就不要因一时的波动和震荡感到恐慌,打乱自己的心情和投资策略。这也需要一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豁达心态,长期坚持,才能制胜。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