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周刊 作者 | 张昌华
牛年以来的市场正在寻找新的方向,这是机遇更是挑战。笔者当前的策略是“观望涨过头的,关注跌过头的”。
“观望涨过头的”是指对已经过度透支成长性、明显已经涨过头的股票采取观望策略。比如人们说的“贵比黄金”的茅台(600519),那是富豪们喝的酒,普通投资者喝不起那样贵的酒,尤其当前茅台的估值和股价还在比较高的位置上,那么这样的标的也只能留给机构操作。还有酱油股,虽然老百姓(603883,股吧)日常生活离不开,但市场炒作的价格早已和企业的业绩增速水平不匹配,投资性价比不高。除了这些消费股,还有产能严重过剩的行业和板块,比如电视、空调、汽车等也需要观望。因为这些产品都是长期耐用品,老百姓买了就十年不换。和这些大件产品相对的,手机算是更换频率很高的产品,可这个市场依然是竞争非常充分的红海,中低端手机厂商活得很艰难。
和消费、家电、汽车等不同,初创型、创新型公司代表了未来的发展方向,有更好的成长性。这些创新类股票享受合理溢价是正常的,但过度炒作甚至市场操纵就不理智了。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相对稳定、食品等日常生活消费品增长相对恒定、信息科技等升级换代类消费虽增长较快,但某些行业制造类产品市场已经基本饱和的情况下,要实现业绩的大幅增长,可能还需要进一步观察。并且即使业绩有了一定的增长,除了高管们的高薪外,还能给咱普通投资者分多少红呢?对这类企业股票,股价炒高了,估值超过了实际价值,咱们只能观望,等它回到合理的估值区间再考虑是否进入。
“关注跌过头的”是指对那些低价+超跌+成长的股票进行重点关注,发现机会、及时出手。笔者认为,一段时间以来,由于IPO规则尚需进一步改革完善,在规则的科学、公平仍有缺陷的情况下,新股发行节奏又过快,市场新股供给大幅增加,新增入市资金不足,造成市场估值中枢不断下移。这个过程中的典型现象就是“机构抱团”,集中资金炒作极少数的“酒茅”“药茅”“油茅”“光伏茅”等核心资产股票,这些股票的持续上涨吸引更多资金参与其中,进而加剧了大多数股票下跌的情况。这种两极分化的情况最终还是有一个度的,达到极限必然回归。因此,被错杀的低价优质股票之中,今年可能存在比较好的盈利机会,我们需要耐心等待介入的机会。
全年来看,笔者认为要注意几点:一是在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全球经济逐步复苏的大背景下,要更多地关注市场自身的变化,特别是本身制度、规则的调整变化,关注IPO全面实行注册制后的新变化,适度调整盈利预期。如果IPO全面实行注册制后,事前、事中、事后监管全面强化,IPO公司质量提升、发行节奏适度,可以预期市场会稳健发展。反之,则市场的震荡可能会加剧,普通投资者的生存环境会更差,投资者要有防患于未然的思想准备。二是机构抱团过度炒高的股票——不排除机构会进一步往上做,但物极必反,可能会开始漫长的价值回归之路,那么现在被错杀的低价绩优股就到了表现的时候,并且目前已经开始初现端倪。三是在标的选择上,可以重点关注行业符合产业政策、具有持续经营能力、市盈率低、市净率低、股价低于净资产、现金分红高于一年期银行定存收益的、性价比高的被错杀股票,比如性价比高的金融、能源、医药医疗等类股票。一些高质量发展、与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有关的,包括5G商用、人工智能、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大数据、云计算等高成长性股票,在其进入合理估值区间进入,相信会获得较好的投资收益。
由于受国内外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市场往往千变万化、走势莫测。投资者需要牢固树立风险意识,坚持全面市场化的思维,坚持价值投资的原则,牢记公司当前和未来的合理估值和价值才是生存和获得较好投资收益的惟一法则,企业业绩能够持续增长、能够给投资者真金白银的现金分红才是经得起时间检验的硬道理。加强对制度、规则、行业和个股基本面的研究,慎重选择个股,控制仓位。在具体操作中,把中长期持股和波段操作有机结合起来,像牛那样脚踏实地辛勤耕耘,争取获得较好的投资收益。
(本文已刊发于2月27日《红周刊(博客,微博)》,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不代表《红周刊》立场,提及个股仅为举例分析,不做买卖建议。)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