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个交易日,A股回调、基金回撤给了新股民、新基民们浇了一盆冷水。
随着市场调整,很多基金收益开始缩水。
截至春节前也就是2月11日,股票型开放式基金今年以来平均收益为8.48%,905只年内收益超过10%;
但到了2月24日,股票型开放式基金今年以来平均收益已经降低至2.78%,仅有84只年内收益超过10%。
混合型基金也是如此,截至2月11日今年以来平均收益为8.47%,但到了2月24日平均收益已经降低至2.66%(来源:wind,2021-02-24)
权益基金今年收益缩水
很多投资者开始苦恼:此时该“换票或下车”吗?
首先思考第一个问题:这次调整是因为市场整体的系统性风险,还是基金经理自身判断出现问题?
目前来看原因属于第一种。
兴业证券表示,由于市场对于流动性预期发生变化,前期市场上涨过快过急的“明星股”出现市场波动,部分投资者出现落袋为安的现象,在这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市场波动和“明星股”的调整,阶段性形成了负反馈。
但从长期角度,市场普遍预计市场转型牛的核心逻辑没有变化,机构化格局不变。
一方面,海内外资金配置中国权益资产的格局不变,外资角度,全球资产荒下中国权益资产对外资有更大吸引力,居民财富配置基金空间仍大。
另一方面,科技创新需要直接融资,注册制再三提速表明直接融资重要性,市场核心逻辑没有改变。
第二个问题,基金表现暂时不佳就应该被换掉吗?
这其中其实隐含着一个逻辑:基金暂时表现不佳,可能是因为持有的股票短期表现落后于市场;
同理,如果基金阶段性业绩比较亮眼,可能是因为持有的股票短期表现领先于市场。
此时将暂时表现不佳的基金换掉,可能就等于是放弃了市场上一部分上涨得不好的股票而追高了一部分暂时涨得好的股票。
那么问题就来了,那些短期不好的股票如果是因为市场风格的问题而非公司质地的问题,那么这些公司后来会有估值恢复,该基金经理的表现也会随之回升;反之,阶段性收益很好的基金可能会面临均值回归的滞涨问题。
就以目前下跌比较严重的核心资产来说,虽然集中调整带动了指数的持续回调,不过各路机构对此次调整还算淡定,有机构还建议大家关注由于市场波动带来的核心资产错误定价机会。
最后,再聊聊投资心态。
身处A股市场中,就必然要承受波动以及内心的起伏,至少做好下跌10%、15%的准备。没有一只基金能做到每一个阶段的业绩都出彩。
长期持有一只基金,虽然会遇到基金表现不如意的时段,但是基金经理表现优秀的时段总能赶上,长期投资是获取基金更高收益率的更合理方法。
越是短期的东西越考验运气,越是长期的东西越是考验能力,相信优秀基金经理能够通过深度研究带领我们在长期中胜出。
“最美不是生如夏花,而是在时间长河中波澜不惊。”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