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几个大城市的人口数据的时候,有了一个惊人的发现:
495万深圳户籍人口,在2019年生了11.72万个孩子;
1450万上海户籍人口,只生了9.2万个孩子!
也就是说,上海户籍人口的 “造人欲望”和“造人能力”连深圳的三分之一都没有达到。
更准确的数字是:2019年深圳户籍人口的“出生率”为21.68‰,而上海仅为6.3‰,深圳是上海的3.44倍!
至于户籍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深圳就更为强大。
从2017年到2019年,深圳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别是:23.92‰、20.29‰、20.39‰。
上海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别是:-0.60‰、-1.90‰、-2.3‰。
也就是说,上海户籍人口的死亡率已经超过了出生率。
这种情况从1995年就开始出现了。从2000年至今的20年里,上海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只有在2012、2014和2016等个别年份里转正过,其他17年都是负数!
我们还可以把北京、广州列入观察,对比一下2010年以来四大城市的新生儿的数量(未包含非户籍新生儿)。
四大城市2019年户籍人口“造人数量”,北京位居第一,达到了15.3万人;其次是广州,为13.98万人。深圳位居第三,上海名列第四。
从过去10年的总量看,只有上海是下降的,从每年超过10万新生儿下滑到了2019年的9.2万人。北、广、深都是增长的,但深圳增幅最大,这跟深圳户籍人口基数大幅增加有密切关系。
事实上,由于深圳有大量非户籍人口,过去这些年每年的新生儿数量一直维持在20万到24万人之间,早已经是一线城市第一名。只是在剔除了“非户籍新生儿”之后,才名列第三。
北京、广州户籍人口基数庞大,所以2019年的出生率分别只有10.9‰和14.9‰,跟深圳的21.68‰差距非常明显。
我还查询了杭州的数据,杭州2019年户籍人口的出生率为11.65‰,大约只有深圳的一半。
全国2019年的人口出生率为10.48‰,这个数据也只有深圳的一半。近年来,全国人口出生率也是逐步下滑,并在2019年创出1961年以来的新低。
人们常说,高房价、高房租是天然的避孕药,会直接导致出生率的下降,以及人口老龄化的提前到来。
但过去两年,恰恰是深圳房价飙升,跃居全国第一的关键年份。
数据显示,深圳2020年12月底二手房均价同比上涨超34%,站稳8万元大关,蝉联全国榜首的同时再创历史新高,均价比北京贵23236元,比上海高近50%,2.2倍于广州,2.6倍于杭州。
但高房价、高房租并没有在深圳产生“避孕”效果,深圳人“造人”的欲望仍然非常强烈。
一般来说,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城镇居民家庭会变小。但深圳的统计却显示,户籍人口家庭的平均人口从2003年的3.17人增长到了2019年的4.24人,深圳的家庭在变大。
为什么会变大?这跟两个原因密切相关:
第一,越来越的老人随着儿女到深圳养老,并把户口迁移到了深圳。户口迁到深圳,可以享受深圳户籍老人的福利,还能获得购房资格(2020年7月15日之后取消了)。
第二,国家放开了二孩,越来越多的“3口之家”变成了“4口之家”。
深圳不仅是 “造人欲望”最强烈的大城市,其居民还是最敢于负债的。
上面这张图,是主要城市居民2019年储蓄存款情况,深圳在银行里的居民存款(住户存款)为1.63万亿,但住户贷款余额高达2.24万亿,人均净存款只有“-4.53万元”。
也就是说,深圳人均负债是主要城市里最高的。
上海的人均净存款,为3.3万元,位居全国前列。
负债率的高低,跟常住人口里户籍人口的比重有密切关系。户籍人口比重越高的城市,其居民平均负债率会偏低一些,因为很多家庭靠历史积累,早就解决了住房问题。新移民为主的城市,需要优先解决住房问题,负债率自然就会偏高。
根据官方公布的常住人口数据,上海户籍人口占比为60%、非户籍占比为40%;深圳则正好相反,常住人口里户籍人口占比37%,非户籍占比63%。
当然,深圳的人口也更年轻一些。只不过,如今的深圳人,已经不像传说中那么年轻了。
2016年末的时候,深圳曾公布过常住人口的平均年龄,为32.5岁。
后来中国移动大数据曾统计说,截至2017年11月,深圳常住人口平均年龄为32.1岁,比东莞、惠州的人口都要老一些。深圳官方近年来没有公布比较新的数据。
上海户籍人口显然更老。根据上海统计局的数据,2018年末的时候年龄超过60岁以上的户籍人口达到了502万,占总户籍人口的34%。
上图:上海户籍人口年龄结构。摘自上海统计年鉴2019。
一般认为,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过7%时,意味着进入老龄化;达到14%,为深度老龄化;超过20%,则进入超老龄化社会。
所以上海至少已经进入了“深度老龄化”时代,如果没有外来人口补充进来,则进入了“超老龄化社会”。
至于上海户籍人口中18到34岁的青壮年(有较强生育能力的人口),只有247万人,占户籍人口的不到17%。
老龄化、少子化,低生育欲望和低负债欲望,是当今上海户籍人口的主要特征。由于户籍人口占了全上海人口的60%,这又进一步影响了上海的城市性格。
而深圳恰恰相反,正好站在上海的对面:这是一个更为年轻,生育欲望、负债能力极强的城市。
深圳的活力还反映在产业上。今天“数据宝”公布了内地城市科技公司总市值排名,深圳以超过10万亿人民币位居第一,北京、杭州、上海、广州分别位居第二、第三、第四和第五。
而在前两天,深圳刚刚宣布“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超过10万亿,成为内地第三个“十万亿之城”。
在2020年,深圳汇聚资金的增长速度达到了21.4%,而上海、北京、广州分别为17.4%、7.5%和15.2%。
未来,深圳有可能超过上海吗?
按照张五常的说法,深圳超过上海不在话下,超过纽约也用不了太久。
说实话,我没有这么乐观。2000年的时候,深圳汇聚的资金总量是上海的40%,目前为65%。也就是说,20年只拉近了25个百分点的差距。
至于广州,2000年汇聚的资金是上海的79%;20年之后的今天,只有上海的44%。
这是因为,在国家战略里上海位置非常重要。很多利好不是上海“要”的,而是中央主动“送”的。这一点,其他城市很难比拟。
深圳的主要问题,是面积太小,发展空间有限。如果不扩容,总量超过上海难度极大。
而上海的问题,在于活力不如深圳。
对于上海来说,要清醒地看到自己的两大短板:一是人口老龄化、少子化、低生育欲望;二是居民负债率的偏低。这些都意味着,新市民比重偏低了。
或许你会说,北京的居民负债率岂不更低?北京是首都,是权力中心,其他城市不能比。
未来上海要维持竞争力,就需要继续降低门槛持续引入新市民。在户籍人口失去活力之后,就不能再主要依靠他们,否则城市只能越来越老,越来越衰……
用增量推动存量,上海才有更大的未来。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大胡子说房。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