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诺亚研究工作坊
1
宏观经济
近一周重要数据公布
12月官方PMI数据
中金公司
PMI指标显示,12月经济活动扩张速度可能会小幅放缓,但生产价格加速上行。制造业PMI较上月下降0.2至51.9。其中,新订单和生产指数均较上月小幅下降,但仍处于全年第二高水平。原材料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均跳升,均达到2017年以来最高水平。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较上月小幅下降,主要是受到服务业指数的拖累。
原材料涨价,企业盈利受到挤压。12月PMI中变化最为明显的是价格指数,最突出的是上游原材料价格,其上升幅度已达到2017年三季度(也就是上一轮涨价周期高点)时的水平。与下游需求更相关的出厂价格指数也在上升,但上升幅度不及原材料价格,这意味着部分企业正面临成本上升的压力。据调查,原材料成本、物流成本和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小型企业比例增幅较大,显示小企业的盈利空间受到一定挤压。与之对应的是,12月小型企业PMI再次下降至荣枯线以下。
疫情反复,服务业复苏受到干扰。12月以来四川、辽宁、北京等地先后出现新增确诊病例,使得疫情防控措施升级,跨区旅行和外出活动受限,可能对服务业带来些许负面影响。12月PMI中餐饮业商务活动指数已降至临界点以下。往前看,随着气温下降,疫情防控措施趋严,服务业活动可能还将受到一些影响,与跨区外出相关的行业(如交通、旅游、酒店业)的景气度或出现回落。
出口维持良好表现,进口指标相对偏弱。12月新出口订单指数较上月小幅下降,为今年第二高水平,也是连续第四个月处于扩张区间。我们维持四季度出口增长强劲的判断,并预计明年一季度出口也不差。12月进口指数小幅下降,尽管也是连续第四个月处于扩张区间,但景气度弱于出口。“出口强,进口弱”的格局仍在延续。
鹏扬基金
经济恢复中的不平衡
制造业的复苏步伐在2020年四季度有所加快,12月份制造业PMI虽然环比小幅回落,但还是处于全年的次高点。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分项指标来看,呈现出五方面的主要特征:
一是供需两端继续改善,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差值继续缩小,显示企业预期未来供需关系可能会趋于平衡。
二是进出口指数继续保持扩张,新出口订单指数和进口指数继续位于景气区间。
三是高技术制造业PMI始终高于制造业总体,高技术制造业的多个分项指数都高于整体制造业的相应指数,表明高技术制造业产需两旺,用工需求持续增长。
四是价格指数升至全年高点,原材料价格快速上涨加大了企业成本压力。
五是大、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景气度分化,大、中型企业PMI继续保持在荣枯线以上,小型企业PMI降至荣枯线以下。
结合此前国家有关部门公布的其他国民经济数据来看,经济结构中存在着诸多不平衡的问题,都可以从12月的PMI指标当中有所体现,包括内需和外需之间的不平衡,高技术行业和其他行业之间的不平衡,上游行业和中下游行业之间的不平衡,大、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之间的不平衡。
之所以出现这些现象,既有经济运行中的一些客观规律使然,例如头部效应,导致产业、金融、人才资源向大中型企业聚集,他们的抗风险能力也更强,在市场动荡中可以逆势扩张,强者更强;也有短期内市场上部分产品供求遇到了冲击,导致的价格波动加大,例如黑色系商品的价格受到本次全球冷冬气候、海外通胀预期抬升、全球资金涌入新兴市场和资源品领域布局等等原因共振。
作为投资者,在面对这些不平衡的现象时,需要辨别原因,做好应对。在大多数情况下,短期内需要顺应这种市场趋势,尤其是在市场供求关系明显偏一方的时候,但是从中长期看,也要注意到,这些现象未来是否可能会触发政策干预,例如如果强者过强,可能会出发反垄断,关乎国计民生的商品价格波动过大,可能会导致政府平抑价格。
2
股票市场
近一周市场回顾
上周A股强势上涨,沪指在2020年最后一个交易日创出全年新高的3473点。
兴业证券
在消费、科技等大板块相继被激活之后,8月份以来,“把握经济复苏主线”、“业绩强化蓝筹搭台”的复苏行情演绎,周期、制造板块也被激活,诸多周期制造核心资产,龙头企业更是创出 10 多年来新高,市场整体情绪较前期有明显提升,市场再度逼近 3500 点。
新年伊始,宏观流动性较前期明显好转。“十四五”规划和各地召开“两会”等政策密集落期,市场流动性和风险偏好阶段性较前期明显转好。国内经济基本面持续恢复、韧性十足,制造业投资、 PMI、工业企业利润等高频数据也支撑企业盈利继续回升。整体来看,多重利好的推动下,我们看好复苏行情继续演绎,指数有望冲破3500点。
流动性最紧的阶段已过,把握做多、拔估值机会。岁末年初,央行延续对资金面的呵护,本周公开市场累计净投放1300亿,流动性较为充裕。受货币政策委员会四季度例会“稳字当头”、 “流动性合理充裕”等表态的影响,较大幅度改善市场对于流动性的预期。对于 2021年,投资者无需过度担忧流动性、无通胀不紧缩,对股市流动性,在权益时代“四重奏”下相对更为乐观。
行业配置角度来看,蓝筹搭台,成长唱戏是 1 月份较好的资产配置组合方向,成长阶段性有望成为市场资金主攻方向。1)市场情绪、流动性、政策催化、基本面改善等角度看,成长方向有望成为阶段性市场主攻方向。主要包括中国制造业高端化进程,开启新一轮设备投资的朱格拉周期,如军工、机械、新能源车链等。其次,在计算机、通信、游戏等方向,迎来景气改善。2)基本面持续向好,短期可能涨幅较多,反应了预期,但从中期维度看,择机布局,继续看好周期复苏+服务业改善的大趋势未变。可重点关注:化工、有色、服务业。
博时基金
A股方面,随着近两周以新能源车和白酒为代表的抱团板块加速上涨,2021年“春季躁动”行情或已开启,越往后到两会,市场反而担心信用真正收缩的风险。震荡或有反复,保持积极仓位应对,当前位置到两会前都是做多的窗口期。结构上,保持对顺周期有色/化工/金融板块的核心仓位配置的同时,增加对军工和新能源车板块的配置,尤其是军工板块不但估值相对合理,还有一月上涨日历效应,建议重点关注。
3
债券市场
近一周市场回顾
跨年前央行继续逆回购投放,维护市场流动性,资金面持续宽松。
华泰证券
市场难测,但每一年总有些相对确定或赔率占优的主题值得我们关注。2020年市场的核心主题是疫情和其后的流动性驱动。2021年,疫苗分配的不平衡决定了我们交易复苏的同时也要交易复苏错位。此外,政策正常化背景下,股市风格强化的逻辑面临挑战,债券重在票息和波段机会,警惕债务尾部风险。
宏观主题:从疫苗分配的不均衡讲起
2021年是“宝贵时间窗口”,疫后开新局。疫苗分配的不均衡决定了全球经济的复苏过程将是渐次的,复苏是宏观底色。“复苏错位”也值得关注,从中国到欧美到发展中国家,从需求到供给链的修复。就中国而言,外需、消费和制造业投资是三大修复动力来源。
货币政策与流动性主题:政策正常化
2021年政策整体上处于“缓退坡”的状态,政策的预期差可能成为金融市场的重要博弈变量。积极财政政策收敛,货币政策目标从向实体让利转为稳宏观杠杆率,资管新规进入过渡期最后一年,房住不炒不动摇且三道红线推广,注重防范地方债务风险。2021年政府类债券供给有所减少,而宏观流动性不如2020年充裕,但也不同于 11、18年信用收缩时期,股市面临 IPO 解禁压力。
机构主题:配置方向继续转变
“三道红线”将向更多龙头房企推广,居民和保险等存在资产再配置需求。随着对外开放进程的加深,中国资本市场的“审美观”也在被改变。资管新规过渡期进入最后一年,提防越买越短,越买风险偏好越低,理财净值化改造放大市场波动。在市场对“高收益、低波动”产品的持续需求下,“固收+”仍有其发展空间和长期生命力,规模可能是决定业绩表现的关键,可能更偏好价值板块。
市场主题:美林时钟“回光返照”
美林时钟在 2020年“回光返照”。两个月前提出“全球定价大宗商品>A股>中债>黄金>美债”,但 2021年全年看股债趋势性都不明显,股债性价比基本相当,强弱也将频繁切换。人民币中短期保持偏强走势,但欧美及供应链修复之后谨防反复。股市风格强化面临挑战,寻找结构性机会或是一致预期,但面临估值压力。债市 2021 年操作的重点是票息和小波段机会,近日利率下行后信用票息机会相对吸引力提升,不轻易承担弱国企和尾部城投债风险,转债关注“临界评级”品种。
合晟资产
利率债方面,上周国债期货继续普涨,现券收益率曲线下行,曲线形态走平,十年期最为强势。本周利率继续上涨,年末抢跑情绪浓重,连续上涨也引发了市场的追涨情绪,目前整体市场情绪较为高涨,但基本面拐点仍未确立,趋势性机会仍需观察。
信用债方面,近期信用债市场暂时趋稳,经历前期大跌后,信用债性价比提升,部分短债的收益率较好,适合择机配置。此外前期部分偏债性的可转债受转债市场低迷影响颇深,近期股市上涨有望带动价格恢复。
扫二维码 领开户福利!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