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会师话市
多年以来,监管、银行、券商、基金、企业各个职业背景的朋友都曾多次问过笔者一个问题:假如扩大个人购汇限额,会不会在人民币贬值预期上升的时候严重冲击人民币的稳定?
笔者始终认为不会。即使会,影响也是短暂的,不会造成持续的贬值压力。
原因很简单,一个字——穷。
此前对此进行过一些零散的解释,但最近仍有朋友问。
咱穷人不说暗话,今天就具体解释一下,为什么笔者不认为放宽一点购汇额度就会让人民币汇率背负巨大的风险。
目前每个中国人手里每年都有5万美元的购汇额度,但这5万美元的购汇额度一般只能用于经常项目下。
什么意思呢?
就是你可以将这5万美元用于出国旅游、购物等等,但不能进行境外证券、房地产投资等资本与金融项下的操作。
多年以来,一直有人建议放宽5万美元的购汇额度限制,同时放松个人境外投资的限制。10万美元行不行?20万美元行不行?到欧洲买债券行不行?到美国买股票行不行?
每当有这种声音出现,立即就会有反对者表示忧虑:万一大家一窝蜂地拿着人民币去兑换外汇,人民币汇率崩溃怎么办?重蹈亚洲金融危机期间泰国、韩国等国的覆辙怎么办?
必须承认,这些担心是有道理的,也是政策制定部门必须考虑的极端情况。
但笔者认为,除非出现极为极端的情况,扩大一点购汇限额或放宽一点海外投资的限制,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是有限的,很难发生民众持续抢购外汇的情况。
原因很简单,多数民众实在是囊中羞涩,每年买5万美元都很困难,10万、20万美元更是想都不敢想。起码笔者就不敢想。
当然,富人还是有的。
记得大约是2010年左右,几个同事聊天,一个来自浙江的同事很不经意地说“现在农民的家里谁还没个五六十万的存款”。
一句话引得众多同事纷纷咂舌江浙财阀的富有。多位同事马上表示自己家乡的农民绝对没有这个财力,就算是本省的绝大多数城镇家庭也未必有。
根据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2019的数据,我国家庭人均月收入不足5000元的家庭占人口总数的94.87%。
看清楚了,是5000,不是5万。人均月入不足5000的家庭会将美元作为理财手段吗?
更进一步,人均月入不足5000的家庭会想着去美国股市遨游吗?笔者反正没这个想象力?
如何搞定下个月的饮食、房租、水电费、孩子辅导班的学费才是绝大多数人的真实生活。
对于剩下的5.13%“高收入”家庭,也不能期待太多,因为人均月入2万以上的家庭只占总人数的万分之五。
对于人均收入5000—20000,占人口比重5.08%的家庭来说,5万美元绝对不是一个小数字,扣除一年的日常开支之后,笔者相信绝大多数人即使想在美元资产上有所投资,也很难用满额度。
现在看来,似乎只有那比例极低的富裕人群才有能力用满5万美元的购汇额度。
一直有人担心,即使大富翁的人数很少,但假如他们想大规模购汇,随便借上几百几千的身份证,就可以轻松绕过购汇额度的限制,这就可能出现大规模资本外逃。所以,对个人购汇额度的限制一定要尽可能紧一些。
遥想当年名震全国的“乌镇饭局”,在座的十几位老板合计身价超过6000亿人民币,他们随便往海外飘几根头发就可能是上亿的规模。
有这种担忧的朋友其实是不了解富豪们的理财方式。有点像将疙瘩汤看作顶级佳肴的乡村乞丐以为皇帝一定是每天拿金勺子一天三顿喝疙瘩汤。
富人们如果想在全球配置资产,合法合规的渠道有很多,跨境贸易、投资都可以轻松实现上亿美元的资金跨境流动,他们根本不需要采取分拆购汇这种蚂蚁搬家的方式,简直太小儿科了。万一被监管抓到,除了丢人现眼,挣得那点投机收益还不够交罚款的。
当然,不是说没有人采取借别人身份证分拆逃避购汇额度的行为,但这类人肯定人数不多,购汇额度也不会很大。分拆购汇属于大富豪不屑于干、穷人没能力干的事情,处于二者之间的人群规模,在我国并不大。
我国的这种财富结构决定了,在人民币贬值预期突然恶化的情况下,的确可能出现爆发性的个人购汇增长,但这种爆发的后劲儿一定有限。
举个大家都很熟悉的例子。
2014年人民币启动贬值行情,2015年8.11汇改之后,人民币贬值预期急剧升温,此后就是整个金融圈都有切身感受的人民币大幅震荡贬值。
在贬值过程中,居民个人购汇需求的确一度激增。虽然官方没有公布个人购汇的数据,但我们可以从国际收支平衡表旅游项目下的资金流出看出一些端倪。因为个人购汇时,除了需要提交证明材料的出国留学、移民转移财产等事项,其他5万美元限额内的绝大部分购汇都被银行记在旅游项目里。
2014年之前,旅游项下的借方金额(旅游支出)年度增量最多不超过300亿美元,多数年份的增量在100亿美元以下。
2014年,随着人民币升值趋势逆转,旅游项目下的支出规模激增988亿美元,从2013年的1285亿美元猛增到2273亿美元,这个增量是2008-2013年6年增量的总和,很明显与人民币贬值直接相关。
如果扣掉每年旅游支出自然增长的部分,受贬值预期上升直接刺激的增量可能在600-700亿美元左右。
但此后,这种猛增的势头并没有得到延续,即使2015年发生了8.11汇改,贬值预期一度大幅增强,当年旅游项下的支出规模也仅仅增长了225亿美元,达到2498亿美元。此后数年,基本就稳定在2500亿美元左右的规模。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降到了1016亿美元的低位。
这里需要提示一下,稳定在2500亿美元左右并不意味着每年都有人因为担心人民币贬值而大笔购买外汇。
因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出境旅游支出增加是很正常的,2010-2013年,也就是在人民币升值的年份,每年旅游项下的支出平均增速大约为31%。
按照这个速度估算,即使没有贬值预期的刺激,到2016年,旅游项下的支出也会超过2500亿美元。
这就更进一步说明,贬值预期增强对个人购汇的影响是一次性的,很难持续。
除了囊中羞涩,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制约着个人购汇规模——投机风险。
经历这几年的汇率波动,恐怕大多数曾经在2014和2015年囤积美元的中产阶级已经深切感受到,在外汇市场挣钱是很不容易的。
就算你在2014年年初的6.0附近的低点上车,在2019年7.2附近的高点下车,您的总收益才20%,这都比不上连续5年买人民币理财的收益率。
千万别和我说您看不上这20%,因为您要去美国股票市场挣大钱。绝大多数民众在A股都是韭菜的命,想去割美国人的韭菜几乎是天方夜谭。
其实在目前5万美元的购汇额度下,虽然制度上不允许,但在实践操作中,一直都有人拿着旅游项目下购来的外汇去国外炒股。
毕竟你拿着钱出境之后,具体你干了什么,外汇局是很难监控的,而且这种监管漏洞也根本堵不住,但也没看到这个漏洞对人民币汇率稳定造成了多大的影响。
总之,个人购汇之后是用于旅游还是用于境外投资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给个人多大的购汇额度。而决定个人是否会充分动用这个购汇额度的主要因素,不是人民币市场预期的变化,而是其可以动用的流动资金。而个人流动资金规模的大小,又主要受个人收入水平的影响。
在我国目前的收入结构下,由于绝大部分民众收入较低,个人购汇较小的额度又难以满足处于金字塔顶端的富裕人群的理财需求,所以即使我们将购汇限额扩大一些,也不必担忧个人购汇会对人民币汇率稳定产生过大压力。
下载新浪财经APP,了解全球实时汇率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