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贸易报
原标题:专家:人民币汇率不会超过6.2
人民币从2020年年初开始升值,到去年6月份达到高峰,其后一直保持升值状态。2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中国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0年全年人民币平均汇率为1美元兑6.8974元人民币,比上年升值0.02%。
据悉,近日毕马威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康勇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对人民币汇率持乐观态度,认为今年人民币汇率会保持一个相对较强的态势。中国经济的复苏、美元的贬值、中国加大开放吸引外资流入三方面因素都会支撑汇率走势,但是其走势也不会特别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突破6的可能性不大。
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卞永祖在接受《中国贸易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除了上述三个支撑因素外,人民币国际化也是其中之一,即国际上对人民币的实际需求也是重要支撑。
但卞永祖认为今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很难突破6.2,基本上会维持一个双向波动略高一点的状态。
2月23日至24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国会听证会上重申了宽松立场。但美国银行美国利率策略师表示,随着美国经济数据好转,市场将在今年晚些时候讨论美联储的加息问题。高盛集团专家团队则指出,加息时间可能在2022年底。
卞永祖认为,美元可能会紧缩,这已是很多人的预期。疫苗接种为美国经济恢复正常带来希望,经济形势好转,不需要量化宽松,要防止经济过热,可能会加息和缩表。当然,还有一种可能性不容忽视,经济还未复苏,但目前流动性宽裕,对通货膨胀已经有一定的影响。但目前来看,美联储不太愿意缩表。美国总统拜登准备发布1.9万亿美元的应对疫情经济刺激计划,已获众议院批准,这一计划目的是维持一个相对宽松的状态,但是要长久维持宽松很难,毕竟通货膨胀、美元信用下降都会促使缩表的到来。
“现在人民币基本上已经摆脱了那种美元一升值、人民币就贬值的状态。”卞永祖强调,一是人民币越来越不以美元为锚货币,而是以一篮子货币汇率基准,美元与人民币的相关性在进一步减弱。二是货币表现还是取决于各国的经济情况。从复苏的质量上来讲,可能需要投资者的判断,中国经济的复苏具有这种可持续性和长久性,对就业的拉动也会更大更好一些,因而,无论美元缩表与否,对人民币的影响可能会较轻。
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在基于金额统计的全球支付货币排名中,人民币保持全球第五大最活跃货币的位置,占比2.42%。与2020年12月相比,人民币支付金额总体增加21.34%,而同期,所有货币支付金额总体减少5.86%。
卞永祖认为,人民币支付规模占比的上升体现了投资者对中国经济的看好,这一占比实际上不仅与经济有关,更多与国际经济格局有关。在目前国际经济格局下,人民币的国际化难度还是挺大的。虽然占比是有所上涨,但幅度还是有些微不足道,基本上保持在2%左右,跟中国经济体量不太相符,说明市场还持有谨慎态度。
此外,最新的机构调查显示,投资者对包括人民币在内的新加坡元、印尼盾和马来西亚林吉特的看涨押注有所增加。
卞永祖指出,上述几国都属于东亚地区,这实际是一种区域经济的表现。总的来看,东亚区域化进展还是比较乐观的。一方面是疫情控制较好,另一方面是东亚的经济,以实体经济为主,一些国家之间上下游的联系非常紧密,供应链比较完整,所以,面对外部的冲击,东亚的经济更有韧性。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