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星空下的牛腩
编辑/菠菜的星空
排版/星空下的小鱼
今日市场大跌,不少小伙伴都要关灯吃面。既然吃东西,自然得喝点什么。
如果白酒是中年人的快乐水,那么奶茶就是年轻人的茅五泸。
上海质监部门对5家奶茶店进行了突击检查,结果都被发现存在卫生等方面的问题。所以,质量好的高品质奶茶就成了消费者眼中的亮点。恰好今天指数大跌,得赶紧喝口奶茶压压惊。
除夕夜,奈雪的茶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有望成为奶茶第一股(准确的说应该是新式茶饮),估值超过160亿元,相当于燕京啤酒(000729,股吧)(000729)的流通市值。
所以,站在风口上的奶茶,到底是有价值的好赛道,还是像杯中的奶泡那样一戳就破?对于有关奶茶的种种疑问,本文将聚焦2个问题:
新式茶饮能否打开市场空间?
经营策略应该强调哪个方面?
01
能否打开市场空间
如果教条一点,奶茶第一股可能是“杯子连起来绕地球三圈”的香飘飘(603711,股吧)(603711)。不过,香飘飘的主打产品是廉价的杯装奶茶,缺乏喜茶等新式茶饮的高级感。
新式茶饮的高级感,不仅体现在第一眼看上去更时尚的外观上,而且茶叶、牛奶、水果等原料的选用,也比杯装奶茶高级的多。
可就算是这样,跟新式茶饮竞争消费者嘴巴的替代品,还有很多:肥宅快乐水(可乐)、星爸爸(星巴克咖啡,SBUX),以及最近同样很火的无糖汽水(元气森林等)——新式茶饮的市场空间,是否会被这些替代品所压制呢?
要探讨这个问题,就得思考新式茶饮的用户有怎样的消费心理,也就是所谓的用户画像。用一句话进行概括:新式茶饮消费的主力是一二线城市的95后(国外称为Z世代)女性,也就是25岁左右的都市丽人。
关于这个群体,一位私募大佬有个很有趣的观点:青年女性的消费赛道,只要打通了25岁的用户,就能解决大部分问题。为何?十七八岁的小姑娘,总想让自己成熟一点,所以会向上看25岁的姐姐如何消费的;三十多岁的姐姐,总想让自己再年轻一些,所以会向下看25岁的妹妹是怎样消费的。也就是说,25岁女性的消费行为,会覆盖十七岁到三十几岁的整个年龄段。
很多25岁都市丽人的消费观,可以用四个字概括——取悦自己。这种消费观反映新式茶饮上的结果,便是心情愉悦、下午茶成为排名第一、第二的消费场景。
从这个角度讲,能在消费场景上与新式茶饮一战的便是星爸爸们了。但在饮食习惯上,中国人对于茶的接受程度比咖啡更高。由此可见,好喝的肥宅快乐水,不及新式茶饮有档次;有腔调的咖啡,不及新式茶饮好喝。
新式茶饮不仅是好喝+腔调,而且还上瘾。实际上,奶茶里面的咖啡因,一点都不比咖啡少。咖啡因+糖,双倍的快乐,双倍的上瘾。上瘾是一门好生意。如果你认可茅台(600519)、电子烟上瘾的逻辑,那么新式茶饮上瘾的逻辑,同样是不能忽略的。所以,新式茶饮能够发展壮大,并不是毫无价值依据。
既然行业是好赛道,那么接下来便是选股的问题了,也就是采用何种策略的玩家,会将同行甩在身后呢?
02
经营策略的侧重点
提到消费股,往往需要考虑产品、品牌、渠道三个维度。
要想把事情做成,干工作时就得有重点。但要是说把三个维度都作为重点,那就是平均用力,没有重点。假如这三个维度中,硬是要舍掉一个,那应该怎么选呢?
我们认为,相比于产品、品牌,渠道的重要性次之。
渠道即产品触达消费者的路径。渠道的确很关键,但在消费领域,我国已从卖方市场,转变为了买方市场。买方市场消费者掌握话语权,谁能取悦消费者,谁就能胜出。如果产品不好,品牌也没有吸引力,空有渠道又能有什么用?相反,把品牌和产品做好了,不仅消费者会抢着买,甚至不用自己搭建渠道,经销商、加盟商就会主动找上门来。试问,如果要在二锅头和茅台的经销商资格中二选一,我们又会怎么选?闭着眼选茅台就对了。
所以,在新式茶饮赛道上,高端品牌将大概率跑赢低端品牌。而且,高端品牌向三四线城市下沉,远比低端品牌逆流而上容易得多。所以,选高端品牌就对了。
对应到股市的投资上,等奈雪的茶港股过会之后,估计会有更多的玩家上市融资。到时候,挑着头部厂商买,大概率是不会出错的。
那么最后说说为啥大跌。盘中港股那边传来消息,要提高印花税。这下可捅了个大窟窿,反正A股港股心连心,先跌为敬。不过,提高印花税未必就是真正的利空。试想,国内很多公司因为种种原因,是无法在A股上市的,只能跑到港股、美股上市,如果A股继续维持原状,那么港股对这些公司依旧有吸引力。此外,之前机构在A股抱团白酒已经疯狂到反人性的地步了,再不调整,正常吗?强势股回踩,也是行情要走好的必经之路。
去年股市那么好,有很多增量资金还等着入场呢,所以已经在车上的,不必为短期急跌而烦恼,就算是要离场,也不是在下跌的时候割肉。少看盘,没烦恼。很多基金经理和研究员,主要精力都用在研究商业模式上,几乎是不看盘的。
那么,遇到今天这种情况,主力会如何应对呢?在公众号对话框回复“怎么办”,将获得一张神秘图片。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星空财富。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