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赵建博士专著《危机经济学通识:这次真的不一样》的前言节选部分。本书正在写作过程中,计划于今年下半年出版。如果有读者对本书的内容感兴趣,欢迎留言提出宝贵建议。
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
——比尔盖茨
十年来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败,对成功视而不见,也没有什么荣誉感、自豪感,而是危机感。也许是这样才存活了十年。
——任正非《华为的冬天》
伟大的国家和企业都是从大危机中分娩的。真正自信的管理者并不是满口正能量的领导,而是将危机时刻牢记并将危机管理付诸于实践的领导。
从危机的形成机理和演进过程来看,泡沫本身就是危机过程的一部分。所以,危机经济学的时间,已经拉开了序幕......
本文逻辑:
一、正确认识经济危机与危机意识
二、危机经济学的思想脉络
三、本书的目的、价值与内容安排
(正文5300字,阅读时间7-9分钟,感谢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正确认识经济危机与危机意识
一场前所未有的全球公共卫生危机正在引发人类经济社会史无前例的大变局。
世界似乎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跌宕起伏、险象环生。去全球化、大流行病、国际冲突、社会暴乱、自然灾害、金融动荡等等,一改过去的和平安稳、岁月静好,让我们每天置身于媒体的宏大叙事和灾难信息的轮番轰炸中焦虑不安。从政府到企业,从高层到普通民众,“危机意识”、“过紧日子”、“做好长期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准备”、“世界处在危机边缘”等话语,一直萦绕在我们耳边。即使是泡沫疯狂、大部分人的资产账面价值飙升的时候,隐约的不安和焦虑仍然一直萦绕在人们的心底。毕竟谁都知道,如此高水位的泡沫不可能持续,清算的一天早晚来临……
然而,由于本轮债务周期的主体是各国央行,一个力量无比强大的“金融利维坦”,这将导致资产大泡沫更加疯狂、持续时间更长——泡沫疯狂的时间,本质上也是危机的时间。每个企业、个人和公共管理部门,都需要提升自己的危机认知和危机管理能力,以便在危机中将风险降到最小化,并把握住危机大变局带来的千载难逢的机会。
或者说,在绚烂的泡沫掩盖下,总量衰退的危机短期内很难发生,但由于无节制的货币大宽松对金融资本-产业资本间、资本与劳动间、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间的分配体制的极大破坏和扭曲,贫富差距、社会撕裂、政治极化的结构性危机因素却在不断的累积……
危机是人类文明的常客,更是现代经济的常客。在工业革命之后,人类走出马尔萨斯陷阱之后,经济危机不再以人口过剩危机的形式,而是以资本过剩、泡沫破裂的金融危机形式出现。固然1929年大萧条也让资本主义世界长达数年处于饥寒交迫、流离失所、长期失业的严重困境,但与以战争、动乱、饥荒、疾病、暴乱等人道灾难为爆发形式的马尔萨斯时代的危机相比,已经文明、舒缓了很多。加上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健全,经济危机、金融危机对人类造成的创伤已经不再那么沉重。尤其是,最近几十年随着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和国家财政政策能力的提高,处置危机和从危机中恢复的能力也越来越强。比如说2008年美国的次贷危机,虽然其烈度可以与大萧条相比,但是由于美联储的果断救助,以及全球货币当局的紧密配合,使得原本造成巨大灾难的金融危机不到两年就恢复过来。美国股市不仅迅速恢复元气,而且开启了长达十一年的历史第一长牛。这不得不让人叹为观止。
危机对人类来说,无论是国家、企业还是个体,都是不幸的、痛苦的。但是它又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对经济学来说,不应该只停留在情绪和感性层面,而是以一种理性的、科学的,当然也是充满勇气的态度去认识危机、应对危机。同样的危机,对于一些人来说是危,对另外一些人来说就是机。回头来看那些伟大的国家,伟大的企业和伟大的人,哪个不是从危机和困难中淬炼出来的。德鲁克说,没有人能够左右变化,惟有走在变化之前。比尔.盖茨说微软离危机永远只有18个月。任正非说华为要“向死而生”,死亡是最终的结局,华为要做的是让活着的时间更长一些,再长一些。生老病死,新陈代谢;人有悲欢,月有圆缺,此事古难全。危机更是经济社会的常态,人类的经济史就是一部危机史,人类文明的进步就是应对危机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是从危机中吸取教训并不断自我成长迭代的过程。虽然黑格尔说人类最大的教训就是没有从历史的教训里吸取教训。或许人类社会有遗忘的本能,但是终归有一些深刻的东西进入到历史记忆的深处,国家和人可能的确经常一错再错,同样的错误一犯再犯,但终归是在这波折和轮回中维持着进步。
危机代表着出清,也孕育着新生。危机意味着结束,也昭示着开始。如果从积极的角度去看危机,那么就会化危为机,相反则成为苦难陷阱,永远在轮回中走不出来。人们必须首先意识到这一点,才能更好的处理问题和应对未来,这对一个国家的领导者和企业的管理者至关重要。孔子云:未知生,焉知死。而拥有危机意识的人和组织,则是“未知死,焉知生”。如同任正非说的“向死而生”,时刻为华为出现危机的那一天做准备。只有时刻充满危机意识的人和组织,才能更长久更充实的活着。应对风暴的做好做法是勇敢的面对风暴,把最坏的情形想到了,恐慌和焦虑也就会慢慢转化为行动的勇气,从容的理智。而在理性的认识和应对危机过程中,国家、企业和个人,都真正收获了经验和成长。
更为重要的是,现代经济学是经济大危机的结果。在1929年大萧条以前,没有人怀疑市场自由主义,古典经济学已经通过完美的形式逻辑——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与第二定理证明了经济系统完全靠市场就可以实现最优配置。然而大萧条的发生,完全击溃了原教旨的市场自由主义,出现了“凯恩斯经济学革命”。或许可以认为,凯恩斯主义的出现标着现代经济学进入了新的阶段,以此为思想原点——或是继承,或是批判——诞生了种种延续至今的经济学学派。
二、危机经济学的思想脉络
危机经济学并不是新的提法。事实上,从马尔萨斯、马克思和凯恩斯,费雪、米塞斯和哈耶克,到熊彼特、明斯基、斯蒂格利兹和瑞.达里奥,这些经济学大师和知名投资人的工作,其实都是在研究经济危机——用经济学的思想和方法探讨危机发生的成因、机理与后果,然后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然而这些学者,遗憾的是在西方经济学的思想谱系里,除了凯恩斯之外都无法归入主流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一直是新古典主义、市场自由主义主导的世界,他们不相信市场会发生重大危机,即使发生危机,也不需要政府的干预和救助而很快自我修复。政府的救助和干预,不仅不会消除危机,还会加重经济的扭曲和波动。所以主流经济学一直坚守来自古典经济学的两大内核:萨伊定律和自发均衡。
然而现实绝非如此。正是定期出现的经济和金融危机,开始让坚守市场自由主义的经济学家反思和醒悟,从各个角度思考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存在的困境。可以说,经济学理论就是在一次次的危机中不断迭代更新的。如果说马尔萨斯的危机论发现了工业革命以前“人口增长总是超过基本生存生活资料”这一倾向造成的人口过剩危机,那么卡尔.马克思的危机论发现的则是“资本主义为逐利过度扩张与剩余价值分配体系下劳动工人购买力不足”这一倾向造成的产能过剩危机。两者不同的是,马尔萨斯的人口陷阱危机是需要通过提高生产力来实现,而马克思的资本主义过剩危机则需要通过彻底改变生产关系,即颠覆资本主义制度来改变。在这种对资本主义体制的终极批判,或革命性批判,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在整个西方经济学思想史中被视为异端。然而马克思预言的资本主义大危机,却一而再再而三的在西方世界爆发,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将走向何方?这恐怕是每一位西方经济学者都无法逃避的问题。
正是基于此,美联储前行长伯南克才说“大萧条是经济学的圣杯”。这意味着,近一百年前这场史无前例的资本主义大危机,动摇了整个西方经济学的根基——大萧条之前刚刚兴起的新古典经济学,已经为市场经济构建了完美的形而上体系,并否认市场经济的内在缺陷,而大萧条前蒸蒸日上繁华无比的柯立芝繁荣似乎也在为此提供了铁一般的事实。即使大萧条发生后,美国政府仍然坚持市场主义的无为理念,没有采取有力度的救助和复苏政策,导致经济继续恶化,直到强势政府干预的罗斯福新政启动。这一记耳光打的的确是过于响亮,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未来一百年西方自由主义市场经济的价值主张。直到今天,美联储对次贷危机的态度,对大疫情冲击的政策反应,其实都来自大萧条形成的经典而又鲜明的历史记忆,否则在美国这种制衡体制、否决政治的国家,怎么可能如此肆无忌惮、没有底线的印钞、扩表和撒钱呢?
所以在此时此刻,危机经济学——用经济学的方法分析危机的成因、机理、过程和后果,似乎比任何时候都有理论和现实意义。在经济周期切换、金融波动变频、政治格局调整的国内外大变局时代,放下主流经济学主张的均衡、稳态、理性、最优等形而上概念,去寻找真实世界的经济学见解和洞见,可能比任何时候都要迫切和重要。欣慰的是,我们这些研究有足够多的学者大师给了我们站在巨人肩膀上的机会。所以我们对危机的经济学研究,并不局限于某个门派,而是综合各家之长,用更加靠近真实世界的通俗语言,对即将到来或已经身处其中的经济金融危机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思考。
三、本书的目的、价值与内容安排
本书起名为危机经济学,但绝非是传播末日情结的焦虑,而是告诉读者以一种经济学理性的角度,去理解作为现代经济体系的客观规律。就如同四季并不只有阳光明媚、万物复苏的春天,还有风霜坚冰、天地萧条的寒冬。当我们把陷入经济低潮的危机看做一种周期现象的时候,过度的焦虑也就被理性知识“治愈”。所以首先,本书的目的在于通过系统化的知识传播来消解人们的过度焦虑,尽可能的使人们理性而积极的应对环境的变化。如果还能再进一步,那就是提供一个具有启示意义的框架,来为危机时期的风险管理和机遇挖掘提供思路和方法。因为在这个信息爆炸的互联网自媒体社会,贩卖焦虑往往作为快餐知识产品的一种饥渴营销手段,显然这样的知识产品对正确的认知毫无作用。危机是一种客观现象,就像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生病的道理。有智慧有勇气的组织和个体,都不会轻易浪费任何一场危机。但是不同经济体对危机的耐受力也不相同,充满韧性和弹性的经济体可以迅速在危机中修复,并能获取更强的免疫能力。个体也是一样的道理。当经济衰退、金融海啸出现,意味着经济系统的运行一定是出了大问题,危机成为问题重压下重新平衡的方式:以一种残酷的形式降低了贫富差距、消除了过剩的无效产能,是新周期来临前的“创造性破坏”。也就是以经济衰退泡沫破灭的代价,换取了一个较好的经济结构,然后换取一个新周期的起点。本书最大的价值,是带领大家以一种辩证理性的视角看待危机。这在大变局、大疫情、大动荡的今天,显得格外切题、格外具有现实意义。
虽然已经有不少学者关注并系统的研究了危机,但是依然还有很多增量工作需要做。首先,没有将前人的研究进行一个系统的归纳、比较、梳理和总结。不同学派众说纷纭,不同大师各有主张,有的从制度角度,有的从周期角度,有的从结构角度;有的认为危机不可避免,并最终走向万劫不复,要解决根本问题必须从制度层面进行革命(马克思主义);有的则认为危机虽然是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现象,但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内有可以解决的技术和方法(明斯基、皮凯蒂、斯蒂格利兹);有的却否认危机的内生性,认为市场经济已经足够完美,危机是外生冲击所引起的“天灾”,或者是政府干预不当所引起的“人祸”,与资本主义和市场自由主义制度本身没有关系(新古典与奥地利学派)......那么这些学派对于危机的认识究竟谁是最符合真实世界的呢?本书要做出梳理,并谨慎的给出自己的观点。
其次,本书的重点并不仅仅是对危机思想史的梳理,而是以危机理论和意识为基础指导审视当下、预见未来。我们总感觉今天的世界动荡不安、危机四伏,殊不知回头看过去的时间,哪一个阶段是绝对的风平浪静岁月静好呢?只是今天的变化和动荡,超出了过去的经验和经济学既有的认知,或者是仍然是历史的重演,只不过有了新的节奏。本书的目的,是尽量站在“实用主义”的角度,为企业家、金融机构、投资者个人,提供一个理性认识经济危机的启示和知识框架,以便更好的、理性的、科学的解释现在发生的种种意想不到,以一种“创造性破坏”的理念挖掘危机中的种种机遇。当然,在危机中的大部分时候,风险管理是抓住机遇的基本前提。
本书从总体上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我们描述当下世界发生的种种“危机现象”,我们形容为全球经济政治的“断裂带”:大疫情导致的经济增长断裂带、市场大恐慌下的金融市场断裂带、去全球化下的国际贸易经济往来和产业链断裂带、大国冲突和种族文化间冲突导致的文明断裂带、金德伯尔陷阱下的全球秩序治理断裂带。全球各国在穿越断裂带的过程中肯定是充满了各种风险和意外,由此构成了危机经济学的现实基础。第二章我们聚焦于理论层面,梳理危机经济学思想史和提炼对今天可能出现的危机有启示和借鉴意义的思想和方法,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现代经济学就是大危机催生的结果。第三章分析第一大国美国的政治和经济困境,尤其是次贷危机以来后危机时代的政策和政治困境。美国的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体系固然理想,但仍然摆脱不了周期性危机的宿命——贫富差距和政治极化已经达到百年新高。第四章我们聚焦中国经济,分析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根本原因,所隐藏的系统性风险以及中国近半个世纪无危机增长的秘密。过去的“无危机增长”并不意味着将来一定不会发生系统性风险,但是如果我们一直怀有危机意识,提前做好准备,危机可以避免,即使不可避免,但是以一种可控的形式出清。而且可控的中小型危机并不完全是坏事,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新陈代谢——只有过去积累的矛盾释放了,无效和低效资产被淘汰了,新的经济业态才会出现,新旧动能转换和高质量增长才可能成为现实。第五章是对策篇,将讨论在危机发生时如何应对,这包括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的管理,过度减记资产的估值管理,不良资产和有毒资产的处置与重组等。当然,我们还要重点讨论,组织和个人在危机期间的防御性生存法则,这里面会有很多心智结构和知识更新体系的优化和布局。
END
(封面图源:desktopgraph)
【西泽研究院原创,欢迎转发转载。烦请注明来源,谢谢!】
往期推荐
赵建:大危机塑造的经济学世界与货币政策的未来赵建:大疫情改写的金融史——美联储的子弹、散户的暴动与华尔街的黄昏?赵建:新冠疫情何以成为“历史分水岭”赵建:诸神的黄昏——防风险攻坚战与债务型资本的末路
赵建:货币大放水是如何毁灭一个国家的——读张嘉璈先生的《通胀螺旋》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西泽研究院。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