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一季度净值型理财产品发行量同比大增66.46%,达到6620只。其中,3月份发行量创下新高,达到2588只,环比增长41.89%,同比增长72.88%。总体来说,净值型理财产品发行数量一直保...
资管新规过渡期结束渐行渐近,理财产品全面净值化转型已是大势所趋。
日前,融360大数据研究院发布报告显示,2021年一季度净值型理财产品发行量同比大增66.46%,达到6620只。其中,3月份发行量创下新高,达到2588只,环比增长41.89%,同比增长72.88%。总体来说,净值型理财产品发行数量一直保持增长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融360大数据研究院监测,理财子公司发行的净值型理财产品,起购金额为1元的产品占比达58.95%;传统银行发行的净值型理财产品,起购金额为1万元的产品占比达87.47%。
理财子公司净值型产品整体风险偏高
近日,普益标准监测数据显示,一季度银行理财子公司共发行了1665款理财产品,环比增加235款。
另外,根据融360大数据研究院统计,2021年一季度理财子公司发行的净值型理财产品平均业绩基准为4.3%,环比上涨11BP。而传统银行发行的净值型理财产品平均业绩比较基准为4.12%,相比理财子公司低18BP。但是,平均业绩比较基准并非实际的收益率。
融360大数据研究院对理财子公司存续理财产品的净值监测数据显示,2021年一季度末、2020年四季度末均能监测到有效净值的产品515只,期间平均年化收益率为4.18%。
“实际上,投资者到手的收益率要略低一点。”融360大数据研究院分析师刘银平指出,上述期间年化收益率指的是未扣除浮动管理费的收益率。
根据融360大数据研究院统计,2021年一季度理财子公司发行的净值型理财产品,85%收取浮动管理费,在收取浮动管理费的产品中,平均浮动管理费率为49%。
刘银平还表示,理财子公司发行的净值型理财产品整体风险偏高,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较高,期限更长,产品业绩比较基准要高于传统银行,但是实际收益波动也更大。
数据显示,在2021年一季度发行的净值型理财产品中,PR2级产品5670只,占比最高,为85.65%。而理财子公司发行的净值型理财产品中,占比最高也是PR2级产品,共635只,占比57.99%;其次是PR3级产品,共441只,占比40.27%。相对而言,理财子公司发行的净值型理财产品风险更高。
上市城商行、股份行或率先完成转型任务
在监管的要求和引导下,银行理财业务规范发展稳步推进,净值型产品逐步成为主流。
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净值型理财产品存续规模17.4万元,同比增长59.07%;净值型产品占非保本理财产品存续余额的67.28%,上升22.06个百分点。
从各家银行的最新年报可以看出,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净值型理财产品规模占比在2020年大幅提升。但刘银平指出,由于大中型银行存量老资产规模过大,产品转型存在难度,净值型理财规模占比相对来说并不高。
具体来看,在国有大行中,建行、交行、邮储净值型理财产品规模占比分别为45.71%、52.36%、55.31%,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而股份行净值型产品规模占比均在60%以上,整体在行业平均水平附近。其中兴业银行(601166,股吧)占比为76.36%,在披露该数据的国有行、股份行中最高。
此外,从银行年报披露的数据来看,上市城商行的净值型理财产品规模占比较高,截至2019年末,北京银行(601169,股吧)、杭州银行、青岛银行(002948,股吧)、贵阳银行(601997,股吧)的净值型理财产品规模占比均已超过70%。2020年末净值型理财规模占比会更高,整体占比将超过70%。
“今年是资管新规过渡期最后一年,监管要求银行年末要完成全部理财产品转型任务,预计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进展将进一步加快。”刘银平表示,部分上市城商行和股份制银行有望率先完成转型任务;国有银行因为存量资产整改难度较高,地方性中小银行因为理财转型起步晚、进展缓慢,年末可能会有少量资产难以整改到位,届时将进行个案处理。
(作者:谭咏 编辑:马春园)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