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翔狱中“躺赢”5000万,私募举牌10家上市公司多数赔了
宋婕 陈锋
私募历来是“闷声发大财”,但截至4月21日,据《华夏时报》记者不完全统计,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已经举牌10家上市公司,其中两家进而获取了公司的控股权,进行更大的资本运作。
无论是财务投资还是谋求控股权,都是为了获得更多的收益回报,但10家私募机构大多并未如愿。不过,徐翔的泽熙举牌的康强电子,却在5年来“躺赢”5000万元。
偏好市值小、股权分散公司
最近一次是4月13日晚间,上海钢联(300226.SZ)公告称,公司被私募机构微明恒远投资增持0.01%股份,从而达到举牌标准。
微明恒远的名字并未出现在上海钢联2020年年报的股东名单中。公告详细披露了微明恒远投资自去年10月陆续买入公司股份,直至4月12日占5%的股份,一举成为公司第二大股东。
与此同时,摩恩电气(002451.SZ)也在4月11日晚公告称,老牌量化私募艾方资产的艾方金科1号从2月开始买入公司股份,目前持有5.05%的股份。
《华夏时报》记者梳理发现,在此之前,已经有8家私募举牌上市公司,且持有至今。
这10家公司除上海钢联外,其他9家市值均不超过百亿。10家举牌的私募机构管理规模也都不大,除量化私募艾方资产外,其他都在20亿元以下。
一位证券私募基金人士告诉记者,在举牌时,私募偏好市值相对较小、股权较为分散的上市公司。而大私募一般对举牌线有更严格的风控限制,持股比例较少超过5%。
举牌上市公司,意味着以灵活见长,可以进退自如的私募主动为自己套上6个月锁定期的枷锁,原因何在呢?
记者梳理10家公司公告发现,私募关于举牌的原因,多是表示看好上市公司未来的发展及对其长期价值投资的认可。上海钢联还公开回应,公司董事会办公室已与微明恒远沟通过,对方没有财务投资外的其他意图。
上述私募人士向记者分析称,私募基金在举牌时,一般是出于追求资本利得或谋求控股权的目的,通过举牌获得一定的话语权,借助上市公司平台可以进行更大的资本运作,获得较高的回报。
两家拿走控股权
10家公司中,有两家私募通过举牌拿走了公司的控股权。
鲁民投基金在2018年11月22日以5%的持股举牌日科化学(300214.SZ),之后陆续买入,去年底时持股比例达到9%。当时鲁民投就表示,看好日科化学在精细化工行业的发展前景,不排除未来增持的可能。
2019年1月7日早间,日科化学公告称,公司实际控制人拟将其所持5.93%股份转让给济南鲁民投金湖投资合伙企业(下称“金湖投资”)。转让完成后,鲁民投基金和金湖投资作为一致行动人持股数量超过实际控制人,金湖投资成为新的控股股东。
一季报显示,基石资本旗下的四家公司领驰基石、领汇基石、领泰基石及弘唯基石合计持有聚隆科技(300475.SZ)35.54%的股份,其中私募基金弘唯基石持有5.18%的股份,达到举牌线。这与2019年5月16日聚隆科技原实控人签订的股权转让协议有关,基石系背后的操盘者张维用11亿元成为聚隆科技新的实际控制人。目前张维还在董事会中担任董事,参与公司的经营。
值得一提的是,弘唯基石旗下举牌的基金是“弘唯基石华盈”,成立于2017年11月,3年多来收益率为116.15%,即便在今年震荡的行情下依然保持了44.87%的收益率。
多数未获得投资收益
其余8家并未有更多的资本运作,更像是单纯的财务投资。不过,8家公司并未获得预期的投资收益。
辰安科技(300523.SZ)是其中股价跌幅最大的,谦璞投资从2019年四季度举牌,至今一年半的时间被套30%,亏了400万元。
信三威投资在2016年5月就举牌押注了上述10家公司中唯一一家ST股——ST生物(000504.SZ),也是10家公司中举牌最久的。信三威投资5年来不断增持,截至去年年底,持股比例已经提高至9.64%,是公司的第三大股东。
这5年来,从赛迪传媒到*ST传媒,再从改名后的南华生物到ST生物,公司ST的帽子带了摘、摘了带,但信三威几乎未有收益。
根据天眼查,信三威成立于2014年4月30日,注册资本只有2万元。成立仅7天后,他们就拿出1.7亿元参与认购威海广泰的定增,一时引起市场哗然。
私募排排网显示,目前信三威投资管理着十几个亿的资金,旗下有9只基金在运行。信三威投资似乎很钟情于投资ST股。截至去年三季度末,信三威是ST步森的第五大流通股股东。不过ST步森的股价近来接连下探,自去年10月份以来,已经累计跌超50%,股价腰斩。
值得一提的是,徐翔的泽熙旗下的6期单一资金信托计划自2014年10月举牌,目前仍是康强电子(002119.SZ)的第三大股东,持有5%的股份。这一基金是华润深国投的单一股东信托,私募排排网显示,目前基金处于清算状态。但《华夏时报》记者联系到康强电子董秘办,对方称没有接到相关通知,但泽熙也从未参与过股东大会等事宜。泽熙当年举牌称是为了二级市场投资,5年半下来,粗略估计,“躺赢”5000万元。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