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与优秀“投资家”共行 主动式FOF方兴未艾 ——访明晟东诚团队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 FOF类产品正在迎来属于自己的“风口”。在明晟东诚徐刚看来,今年是主动式FOF的发展元年。为此,徐刚离开工作多年的中信集团,开启新创业旅程。经历3个月的筹备,如今其团队即将发行新产品,迎来市场的第一次检验。
徐刚表示,经历资本市场的洗礼后,持有人特别是高净值客户,越来越倾向寻找财富稳定增值的产品,资管行业将进入资产配置时代。但就目前发展来看,主动式FOF的有效供给十分有限,明晟东诚希望发挥自己的主动管理优势,与优秀“投资家”同行,为客户提供满意的投资解决方案。
“好生意”需要具体机构推动
徐刚是多年的券业老兵,1998年加入中信集团,历任中信证券执委会委员、中信建投证券董事、华夏基金董事、中信期货董事、中信集团首席研究员等职务。2020年下半年,徐刚离开中信集团,创办明晟东诚,开启私募生涯。
多年资管行业的工作经验,让徐刚及其团队嗅到FOF潜在的巨大需求。
明晟东诚投资总监奚伟天表示,一是超高净值和高净值投资者这两年快速涌现,资产配置需求增长迅速,如果没有主动式FOF产品,较难满足他们多资产配置和分散风险的需求。二是单一资产或单一策略的投资都很难为投资者提供长期稳定收益,而主动式FOF具备多资产多策略的配置属性,偏向绝对收益。等到今年年末资管新规过渡期结束,大量实际投资于非标债权的资金将面临再配置的问题,此时需要有偏绝对收益的产品成为该类投资策略的替代品。
在徐刚看来,历史上资管行业的每个细分品类,都是由具体的人和机构推动的。“FOF也一样,如果没有人去推动,它只是逻辑,虽然重要但不会变成现实。”
比如公募行业的开放式基金诞生于2003年,由华安基金最早发起设立,此后开启公募开放式基金的投资与发展模式。私募基金则是“赤子之心”,通过发行证券投资类信托计划在银行发行私募产品,其银行代销证券投资类信托计划模式一直延续到今。货币基金则是在天弘基金余额宝产品的推动之下大规模普及的。
徐刚表示,FOF也是门“好生意”,且目前正处于从0到1的阶段。其他诸如股票基金、债券基金、货币基金的竞争已是红海,头部机构已然形成。但现在行业内缺乏专注于FOF的独立资管机构,“做生意当然要去相对冷门的地方布局。”
徐刚还力邀了7位头部私募精英成为企业的合伙人,他们以个人财务投资的形式加入明晟东诚。他们分别是正心谷资本林利军、淡水泉投资赵军、千合资本王亚伟、 煜德投资靳天珍、 拾贝投资胡建平、 源乐晟资产曾晓洁和睿泉毅信投资吕一凡。
“七位合伙人以个人身份加入明晟东诚,也是因为他们支持我们做这件事情,希望能够推动FOF赛道在中国的发展。”徐刚表示。
好产品需要优秀团队支持
据介绍,明晟东诚已初步组建好极具竞争力的FOF投资团队,其核心成员主要来自中信证券金融产品部和国内外知名大型机构,平均从业年限超过15年。其中,来自中信证券的核心成员组建了行业内最早做管理人研究和评估的团队,并具有市场上管理主动型FOF产品的经验。
在奚伟天看来,资产管理行业的未来也存在分工化发展的趋势,主动式FOF的产品形态其实是一种分工整合的终极形态,本质上是一种细分“零部件”的“外包”。特别对主动管理的FOF来讲,并非简单把基金拼接,而是基于基金评价筛选结果的基础上,围绕着对市场的判断和认知,构建明晟东诚主动式FOF投资组合,从而将底层投资的各类策略产品作为实现明晟东诚投资组合策略的载体。
也即,基金评价研究形成了底层标的池,包含各类策略、各类资产、各类品种。而明晟东诚的能力则是:能源源不断挖掘提供各类资产与策略的优秀基金管理人团队、持续更新标的池,并结合当下市场配置环境,制定各类资产和策略配置权重方案,并将对应资产与策略的具体实施工作,投资“外包”给这些优秀的各类管理人来做。
因此,在团队配置上,明晟东诚形成了以“行业基本面研究+基金评价研究”双轮驱动的FOF投资研究体系。奚伟天表示,明晟东诚作为一家资产管理机构,投资研究将是其核心驱动力。目前团队的首要目标是进一步将既往的投研体系,结合市场变化不断优化和迭代,使得企业投研实力更具有竞争力、更能适合国内市场的发展需要。
深耕FOF研究多年,徐刚极其清楚人才的重要性,特别是在私募这种轻资产行业里,人才决定了企业成长的高度。从设立之初,明晟东诚团队的成员,基本上都来自清北复交或海外常春藤等名校,在其专业领域都有深厚研究经验。同时,明晟东诚也初步建立起了以合伙制为核心的现代资管公司治理结构,以支撑企业长期高效发展。
奚伟天表示,目前整个架构都是围绕优秀人才来设置。“我们希望这些人才在明晟东诚的平台上,能够发挥自身智力特长,围绕自己负责的领域,将策略深入研究下去,产出成果。”
好“投资家”需要精心配置
据悉,明晟东诚的团队曾调研过1000多家管理人,形成了详实的研究样本和方法论,就像星探挖掘球星一样,明晟东诚也在不断精进自己的“挖掘”能力,寻找优秀“投资家”,做好持有人的资产配置。
据奚伟天介绍,就像挖掘球员新秀一样,选管理人也有一套系统化体系,是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综合评估框架。学术理论上有很多定量分析模型,团队也都曾实操过,但仅凭统计学上定量分析的结果,不足以用来判断未来。定性研究的部分,比如基于公司基本面的管理情况、团队风格、人员特点、策略模式,对未来市场看法以及公司定位,这些维度远远比历史业绩评估更重要,“就像剥洋葱,从外到内一层层全剥开看。”
“我们和所有管理人都必须深入交流,真实感受管理人的风格和特点,通过将其标签或因子化,完成对其特征的细化定位。”奚伟天表示,“此外还需要长期跟踪观察,持续更新,也并不局限于市场上已经成名的管理人,有些人之前名声不显著,但并等于其不具备有特点的投资能力。”
比如对规模的考量,奚伟天表示,规模不是恒定值,不同管理人能力、策略、风格的差异,对应值也是不同的。有些管理人的管理半径是动态的,随着规模扩张,管理能力也在扩张。但有些管理人的策略框架相对受限,只能管理小规模,而有些人则是管理规模到一定程度后,才能显现出他的管理优势,这都需要分门别类进行拆解细究。
徐刚表示,做主动式FOF投资,就是寻找资管行业优秀的“投资家”。就今年的市场环境来看,“老法师”可能表现更好。毕竟“老法师”风控意识相对更强,配置相对均衡,且历经牛熊转换,对市场的判断、选股能力和转换能力都比较强。
从操作和策略来看,奚伟天表示,会做好安全垫,控制权益波动敞口。在今年高波动的市场环境下,控制回撤、提高客户体验非常重要。“对投资者来说,赔钱的痛苦,远远大于上涨带来的幸福。”
在构建组合时,奚伟天表示,在当前时点的策略首先是以非权益类资产为主,超配比如像期权波动套利策略、高频CTA策略,以做大安全边际。其次在权益类资产方面,一是基于市场高波动逻辑,配置交易择时能力强的策略产品;二是基于市场估值均衡化回归和经济复苏逻辑,能够挖掘出中小市值公司中既有盈利增速超预期表现,又有估值修复的个股标的,采用自下而上选股策略的管理人;三是港股投资能力较强的管理人,也值得关注。(梁银妍)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