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栏目自选股数据中心行情中心资金流向模拟交易
客户端
主要结论
今年一季度原油价格大幅上涨后冲高回落。1-2月份在全球疫苗逐步开始接种、全球疫情进入拐点的时候,市场预计全球原油需求有望增长速度快于预期。美国在9000亿美元财政刺激计划之后,拜登政府执政之后再次推出了1.9万亿美元财政刺激计划,也是推动大宗商品包括原油价格的重要原因。在OPEC+维持延长减产政策、美国通过1.9万亿美元财政刺激计划,沙特石油设施遭到袭击等各种利好消息公布后,3月8日国际油价上涨创出新高,美国WTI原油主力合约最高达到67.98美元/桶。利好出尽变成利空,随后油价高位震荡回调。
目前市场在关注4月份欧佩克及其减产同盟国通过视频举行的市场监测委员会会议,普遍认为欧佩克及其减产同盟国会在第二季度放缓减产力度。随着气温回升,二季度将进入油品消费的淡季,油价存在回调风险。但由于中长期来看,商品层面供应偏紧,需求逐渐好转以及美国推出大规模基建计划的利好仍在,预计即使油价回调,回调幅度较为有限。
技术面,美国WTI原油期货价格一季度冲高回落,3月中下旬持续下跌回调整理为主。短期关注57美元附近支撑情况。中长期看,今年WTI原油期货价格或仍然有望向上突破上涨达到75-80美元/桶区间。
后市需要关注:(1)全球疫情控制情况;(2)美国大基建计划推进及执行情况;(3)中东地缘局势变化;(4)中国与欧美经济贸易发展情况;(5)OPEC+减产政策变化。
一、行情回顾
今年一季度原油价格大幅上涨,其中1月份、2月份连续上涨,3月份油价冲高回落。1-2月份在全球疫苗逐步开始接种、全球疫情进入拐点的时候,市场预计全球原油需求有望增长速度快于预期。美国在9000亿美元财政刺激计划之后,拜登政府执政之后再次推出了1.9万亿美元财政刺激计划,也是推动大宗商品包括原油价格的重要原因。在OPEC+维持延长减产政策、美国通过1.9万亿美元财政刺激计划,沙特石油设施遭到袭击等各种利好消息公布后,3月8日国际油价上涨创出新高,美国WTI原油主力合约最高达到67.98美元/桶。利好出尽变成利空,随后油价高位震荡,并在3月19日出现大幅下挫。欧洲暂停阿斯利康疫苗接种,美国就业数据不及预期,市场担心欧美经济复苏没有预期那么乐观,加上美国原油库存连续4周持续增加,美俄关系紧张,市场担忧俄罗斯增产原油打压美国页岩油产业,多重利空压力下,油价持续回落调整。尽管有台湾轮船搁浅苏伊士运河等消息刺激,但并没有对油价产生持续提振效果。油价一季度经历冲高回落之后,近期进入震荡调整并向下寻找支撑的过程中。美国拜登政府计划推出3万亿美元大基建计划对以原油为代表大宗商品或带来新一轮上涨推力。
图:原油主力合约走势
数据来源:博易大师 国信期货
二、原油供需情况分析
1、全球原油供需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复苏速度超过欧佩克及其减产同盟国限制产量速度、页岩油产量受限以及伊朗因素的影响,高盛一季度预测油价的反弹之势将会比此前预期来得更早且幅度更大。预测2021年第二季度布伦特原油价格将达到每桶70美元,第三季度将达到每桶75美元。高盛银行对油价的这一预测比上次预测上调了10美元。摩根大通预测,2021年12月石油需求将达到2019年水平,但预计航煤需求将在2022年5月前才能完全恢复。摩根大通认为,在两大因素推动下,国际油价仍有5-10美元小幅上涨的空间。首先,随着全球经济从新冠疫情的打击中复苏,石油需求将逐步回升。其次,预计欧佩克及其减产同盟国仍将保持相对有限的供应。标准普尔全球分析公司数据显示,去年石油需求日均9310万桶,比前年下降近9%。普氏分析师预计,到今年第四季度,全球石油日均需求将达到每天1.026亿桶,为2019年第四季度以来的最高水平,当时日均需求为1.039亿桶。
欧洲、南美和印度疫情恶化打压了石油市场气氛,多国新一轮封锁抑制了需求增长。欧洲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24日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第10周,欧洲经济区累计报告新冠确诊病例2400多万例,死亡病例超过57.7万例。亚洲石油消费大国之一印度疫情恶化将对亚洲市场需求产生影响。今年1月和2月,印度日增确诊病例数曾降至1万例以下,但随着经济活动逐步重启,民众防疫松懈,近期疫情出现反弹,确诊病例数快速增加,印度卫生部25日发布的新冠疫情数据显示,印度24小时内新增确诊病例53476例,创5个月以来新高;累计确诊超过1178万例,累计死亡超过16万例。此外,南美洲石油消费大国巴西疫情一直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巴西卫生部24日通报,该国累计新冠死亡病例突破30万例。
图:全球石油供需
数据来源:卓创资讯 美国能源信息署 国信期货
图:OPEC原油产量(千桶/日)
数据来源:卓创资讯 国信期货
沙特官方数据显示,1月份沙特阿拉伯原油出口量每日658.2万桶,比去年12月份日出口量增加8.7万桶,这是沙特阿拉伯连续7个月增加原油出口量,达到2020年4月份以来最高。1月份沙特阿拉伯原油日产量910.3万桶,比去年12月份日均增加12.3万桶。
沙特阿拉伯能源部19日发表声明说,该国首都利雅得的一处炼油厂当天遭无人机袭击,袭击引起小范围火灾,但未造成人员伤亡。声明说,袭击发生在当地时间6时05分前后,火势随后得到控制。袭击事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也没有影响该设施的石油供应。这是3月份以来,沙特石油设施第二次遭受无人机袭击,尽管没有影响石油供应,但是中东地区任何形势紧张的迹象都会造成国际石油市场紧张。
图:沙特原油产量(千桶/日)
数据来源:WIND 国信期货
图:伊朗和委内瑞拉原油产量(千桶/日)
数据来源:卓创资讯 国信期货
美国在线钻探油井数量继续增加。通用电气公司的油田服务机构贝克休斯公布的数据显示,截止3月19日的一周,美国在线钻探油井数量318座,比前周增加9座,为1月份以来最大的增幅;比去年同期减少346座。
截至3月19日当周,美国原油日均产量1100万桶,比前周日均产量增加10万桶,比去年同期日均产量减少200万桶;截止3月19日的四周,美国原油日均产量1070万桶,比去年同期低18.0%。
图:美国原油产量(千桶/日)
数据来源:WIND 国信期货
图:美国新增钻井数
数据来源:WIND 国信期货
美国原油库存继续增加,同期美国汽油库存和馏分油库存也增加。美国能源信息署数据显示,截至3月19日当周,美国原油库存量5.02711亿桶,比前一周增长191万桶;美国汽油库存总量2.32279亿桶,比前一周增长20万桶;馏分油库存量为1.41553亿桶,比前一周增长381万桶。原油库存比去年同期高10.4%;比过去五年同期高6%;汽油库存比去年同期低2.9%;比过去五年同期低3%;馏分油库存比去年同期高13.75%,比过去五年同期高1%。美国商业石油库存总量增长479万桶。美国炼厂加工总量平均每天1438.9万桶,比前一周增加95.7万桶;炼油厂开工率81.6%,比前一周增长5.5个百分点。上周美国原油进口量平均每天562.2万桶,比前一周增长29.9万桶,成品油日均进口量282.6桶,比前一周减少6.5万桶。备受关注的美国俄克拉荷马州库欣地区原油库存4627.5万桶,减少193.5万桶。过去的一周,美国石油战略储备6.37773亿桶。
图:美国原油总库存(千桶/日)
数据来源:WIND 国信期货
图:美国能源信息署公布的美国原油库存每周增减数据
数据来源:WIND 国信期货
2、我国原油供需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进口国,中国经济强劲复苏意味着对能源需求将增加。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国民经济稳定恢复,主要目标完成好于预期。其中在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消费领域,市场销售较快恢复,消费升级类商品销售增速加快。2020年12月份我国原油产量达到1626.8万吨,同比增长0.9%;2020年1-12月原油累计产量达到19492万吨,累计同比增长0.6%。
图:中国原油累计月度产量(万吨)
数据来源:WIND 国信期货
我国原油消费量有近70%需要通过国际市场进口,我国2020年12月份进口原油3847万吨,1-12月份累计进口原油54239万吨,累计同比增长7.3%。
图:中国原油月度进口量(万吨)
数据来源:WIND 国信期货
图:中国原油累计进口量(万吨)
数据来源:WIND 国信期货
2020年四季度以来,随着我国原油月度进口量环比下降,交易所原油库存同步出现减少。截至2021年3月26日交易所原油库存下降至21572000桶。
图:INE原油注册仓单
数据来源:INE 国信期货
三、美国原油开采成本及中东主要产油国财政盈亏平衡点
目前美国页岩油各产区原油开采成本基本保持在40-50美元/桶区间,平均开采成本大概在42美元/桶左右。当WTI原油加工处于40美元/桶以下时,大部分页岩油企业可能已经处于亏损状态,当WTI原油价格处于30美元/桶以下,有些页岩油企业无法承受严重亏损而被迫减产甚至破产。
图:美国各主要页岩油产区开采成本
数据来源:BLOOMBERG 国信期货
中东主要产油国原油开采成本很低,基本保持在大约10美元/桶,但是这些国家经济结构单一,严重依赖原油出口创汇来维持国内的财政收支平衡。为了实现2020年财政收支平衡,预计沙特原油出口价格需要达到78美元/桶,科威特、卡塔尔则需要原油出口达到大概50美元/桶。故当国际原油价格低于30美元/桶,这些原油主产国有很强的动力进行联合减产,通过统一行动达到减产保价的目的。
图:海湾国家财政平衡点原油价格
数据来源:BLOOMBERG 国信期货
四、技术分析
技术面,美国WTI原油期货价格一季度冲高回落,3月中下旬持续下跌回调整理为主。短期关注57美元附近支撑情况。中长期看,今年WTI原油期货价格或仍然有望向上突破上涨达到75-80美元/桶区间。
图:美国WTI原油期货连续合约周线图
数据来源:博易大师 国信期货
国信期货 范春华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宋鹏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