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坚持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在区域协调发展向更高层次和水平迈进的过程中,银行业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银保监会一直以来都在积极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重大区域战略的支持力度,努力推动形成新发展格局。
就大型银行而言,其具有资产规模大、网络覆盖广、综合实力强等方面的优势,是服务区域发展和国家重大战略当之无愧的主力军。以交通银行为例,作为唯一总部在沪的大型国有商业银行,该行积极对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2020年在长三角区域的利润总额为379.36亿元,利润贡献占比43.89%,同比提升4.93个百分点;截至2020年末,长三角区域新增客户贷款1421.85亿元,占新增贷款的26.13%,其中区域内7家省直分行客户贷款增幅12.73%,高于客户贷款平均增速2.47个百分点。这种持续提高的营业贡献度无疑是大型银行助力区域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体现。
随着信贷投入的不断增加,区域产业结构得到调整,区域经济运行效率也得以提升。而通过各种要素资源的聚集,区域经济同样可以实现更好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除了增加信贷投放力度外,银行业服务区域重大战略发展还有多种可能。
首先,为了有效提升对核心区域和优质客群的服务覆盖能力,银行业金融机构可以继续优化和调整自身的网点布局,依托更加高效的渠道建设,扎实做好区域经济的金融服务工作。《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注意到,过去一年,工商银行就在京津冀、长三角等重点区域优化调整420余家网点。
其次,对于上海临港(600848,股吧)新片区、粤港澳大湾区、海南自贸港等重点区域的跨境人民币业务,银行业金融机构同样大有可为。厦门国际银行在接受《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监管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该行正同旗下的澳门国际银行、香港集友银行开展跨境理财通制定、系统开发和产品研发,力争为打造粤港澳优质生活圈、促进大湾区居民个人跨境投资便利化发挥积极作用。大型银行方面,据工商银行介绍,在上述与境外互联互通较多的区域,该行下一步将推动跨境人民币产品体系建设及跨境人民币多场景服务,丰富离岸市场人民币金融产品,积极支持大宗商品和对外承包工程项目人民币结算、计价、融资。
实际上,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成渝等国家重大区域战略的实施,反过来也会为银行业带来更大的业务发展空间。农业银行方面认为,银行业金融机构在科技创新、新型基建、民生改善和绿色金融等重点领域都将迎来客户拓展和信贷结构优化机遇。以其中的绿色金融为例,在厦门国际银行看来,这将是引导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就积极践行ESG(环境、社会、公司治理)理念而言,该行优先将业务资源向节能环保、新能源等领域倾斜,另外主动压降“两高一剩”行业贷款,截至2020年末,绿色信贷余额较年初增幅达175%。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