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大飞
苏文电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4月,是一家以电力咨询设计业务为主导,涵盖电力咨询设计(E)、电力设备供应(P)、电力工程建设(C)、和智能用电服务业务(O)为一体的一站式(EPCO)供用电品牌服务商。近期公司将登陆深交所创业板。
公司在电力咨询设计、电力工程建设两大主业稳固发展的同时,在电力设备制造和智能用电服务领域,业务规模也持续提升。公司通过“+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将公司自行生产的智能高低压开关柜和智能仪表等终端设备用于变电站的安装或改造,并将终端设备的电能数据上传至“苏管家”企业端供用电信息化运营服务平台,可以根据企业个性化需求,为客户提供在线监测、节能改造、线下运维等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供用电系统综合运营服务。
提供一体化综合服务业绩高速增长
相较于其他竞争对手服务内容多为单一设计、单一施工或设计+施工的业务模式,苏文电能具备为客户提供项目前期咨询、设计,项目实施阶段的项目管理、设备供应、安装建设以及工程建成运行后的智能化、信息化改造和运营维护全流程的一体化综合服务能力,竞争优势显著。
自成立以来公司发展态势良好,业绩高速增长。2017年~2020年,公司营业收入从4.71亿元增长至13.6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42.66%。归母净利润从0.49亿元增长至2.3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69.86%。归母净利润增速超过营收复合增速,反映出公司较好的盈利水平。
表1苏文电能2017~2020年营业收入和规模净利润
数据来源:公司招股说明书
公司深耕行业多年,资质齐全,积累了丰富的项目经验。在项目安全质量和后期服务响应方面赢得了客户广泛认可。随着“苏文电能”的品牌得到更多客户认可,公司业务获取能力也在不断提升。
根据最新业绩预报,2021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预计为 2.49亿元至 3.56亿元,同比增长39.94%至100.22%;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为0.33亿元至0.58亿元,同比增长 28.60%至 123.22%。公司在手订单充足,对业绩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区域壁垒正逐步破除市场潜力巨大
用电量是经济运行的“晴雨表”。公司核心市场区域江苏省地处长三角腹地,2019 年江苏省全社会用电量达到 6,264.4 亿千瓦时,排名全国第二,已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江苏省经济持续发展,带动了用电需求的持续增长,电网工程建设投入也持续高位运行,2014年-2018年均投资规模达 376.25 亿元,占同期全国电网工程投资的比重均在 7%以上。
近年来,国家层面区域战略发展规划频繁出台,有关部门相继出台了《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 年)》等多项区域经济发展规划。随着相关区域发展规划的推进和实施、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进程加快以及配电网改造升级、新能源电力工程建设持续推进,江苏省电力工程施工与设计服务市场潜力依然巨大。
而随着国家电力体制改革的推进,电力行业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电力咨询设计、电力工程总承包业务中民营企业逐渐显现出一定的竞争力,特别是在 220kV 及以下电压等级的输变电业务上市场份额持续增加。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持续深入,电力行业垄断局面正逐步被打破,区域性特征逐渐弱化。具备技术优势、人才优势和丰富项目管理经验的行业内优势民营企业逐步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截至目前,苏文电能业务已成功拓展至上海、安徽、浙江、山东、湖南等全国多个省市。公司表示未来将在继续深耕江苏区域市场的同时,大力实施以电力咨询设计带动一站式(EPCO)业务的“走出去”战略,加大省外市场开拓力度。未来随着区域壁垒的进一步破除,公司将进一步扩张业务版图。
助力碳中和募投项目强化竞争实力
苏文电能本次IPO募投资金将分别投向设计服务网络建设项目、“苏管家”企业端供用电信息化运营服务平台建设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和补充电力工程建设业务营运资金项目。募投项目实施后,公司竞争实力将得到进一步强化,盈利能力将显著提升。
2020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作为2021年要抓好的重点任务。刚刚结束的两会中,“碳达峰”和“碳中和”也成为重要议题。我国将持续推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加快构建以电为中心的能源生产消费模式,将继续推进和强化电力能源建设、提高电网利用效率和配置能力,在此背景下,配网改造与智能电网建设将进一步加强。作为综合服务能力突出,竞争优势显著的优秀民营一站式(EPCO)供用电品牌服务商。公司有望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实现业绩持续增长,其价值也有望得到更多投资者认可。
(文中提及内容均来源于公开信息,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证券市场红周刊广告-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镜像
如需转载请向本公众号申请并获得授权
觉得文章对您的投资有帮助,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