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速发展健康养老产业的战略大背景下,保险行业近年也是大动作频出:
进入2021年,先是包含10年期重疾在内的城市专属重疾险出现,实现城市版健康险由医疗险向包括长期在内的重疾险的升级。
春节过后,有媒体报道,《关于开展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稿》)正在业内征求意见,将于不久后在我国部分地区开展试点。
如今,我国的人口老龄化在不断加剧,社会养老保险的压力不断增加,这也无疑加重了人们对退休后生活的焦虑。
如何将商业养老保险更好地纳入我国的养老保障体系,有效发挥金融保险的长期保障效能,真正履行养老保险“第三支柱”的责任,也被国内保险业视为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早在2015年,监管部门就拟定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商业养老保险的若干意见》,并在征求意见后,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在2017年正式发布。并在此后也开展了各类的试点与尝试。
此次即将出台的专属养老险为投保人提供风险偏好不同的一个以上的投资组合,并且可由单位与个人共同交费。
种种设计理念不禁让业内人士联想到如今美国最主要的养老计划——“401k”。那这个专属养老保险,是否能在未来成为真正的“401k”汉化版呢?
1
-Insurance Today-
专属养老保险面世:大养老市场再引政策支持
银保监会拟自3月1日起,在北京和浙江启动灵活就业人员专属商业养老险启动试点,第一批有中国人寿等六家保险公司获得试点资格,试点期为一年。
什么是专属商业养老保险?
是指以养老保障为目的,领取年龄在60岁及以上的养老年金保险产品。
该养老险产品采取灵活交费模式,分为积累期和领取期,保险公司在扣除初始费用后,在积累期采取保证浮动收益模式。
产品命名格式为:保险公司名称+说明性文字+“专属商业养老保险”。
这次《意见稿》提出:
针对新产业新业态从业人员和各种灵活就业人员,允许相关企事业单位以适当方式,依法合规的为上述从业人员投保专属商业养老保险提供交费支持,单位交费在扣除初始费用后全部进入相关个人账户,权益全部归属个人。
事实上,推出该产品早有苗头。
在2020年1月2日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时任银保监会副主席黄洪透露:
开展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适当扩展保障责任,提供更加灵活的养老金积累和领取服务,支持保险机构立足消费者需求,创新发展提供具备长期直至终身领取功能的养老年金保险,特别是能够与其他养老金融产品所积累的养老资金有效对接的即期年金产品。
鼓励保险机构面向创新创业就业群体的保障需求,开发有针对性的养老产品。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该产品为长期保险形式。
在积累期,前5个保单年度内退保,退保现金价值不得高于账户价值的90%;
第6-10个保单年度内退保,退保现金价值不得高于账户价值的95%;
第10个保单年度后退保,退保现金价值不得高于账户价值的98%。在领取期,退保现金价值为0。
与万能型年金险类似,该产品的保险责任包括身故责任、年金领取责任,保险公司可以收取初始费用。
2
-Insurance Today-
离中国版401K还有多远:亟待税收优惠护航
没有人会否认中国商业养老保险的巨大市场。
君不见中国加速到来的老龄化社会、2.5亿的老年人,再看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的《中国养老金第三支柱研究报告》给出的数字:未来5-10年,中国预计会有8-10万亿的养老金缺口。
还有,2020年底那次国务院总理点题保险的国常会。那一次,人身保险成主角。会议要求扩面提质,明确提出商业养老保险部署:
按照统一规范要求,将商业养老保险纳入养老保障第三支柱加快建设;
强化商业养老保险保障功能,支持开发投保简便、交费灵活、收益稳健的养老保险,积极发展年金化领取的保险产品;
针对新产业新业态从业人员和各种灵活就业人员需要,开发合适的补充养老保险产品;
鼓励保险公司提供老龄照护、养老社区等服务。鼓励保险业参与长期护理保险试点。
政策叠加未来空间的预测,是不是看到了一个万亿级、十万亿级、甚至百万亿级的大市场奔跑而来。
遗憾的是,商业养老保险于此道,似乎一直无解。
再看另一组数据:2020年前三季度,中国养老年金保险原保费收入仅为551亿元,在人身保险原保费收入仅占2.1%。
反观饮誉全球的美国401K最大的成功因素在于税收优惠(缴费免税、投资收益免税、领取缴税)的刺激,亦是补充养老保险计划建立的巨大动力。
招商证券(600999,股吧)在一份《美国401K计划的前世今生》的研报中指出:
美国“401K”计划最大的吸引力就在于优惠税收政策,作为养老金进行储备的工资额度,存入401k计划,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享受税收减免,也就是工资延迟收到,但是可以少缴部分税款,这对于低收入人群而言是一项重大福利。
除此之外,投资收益还可以享受延迟纳税。
这次专属养老保险产品并未涉及税收优惠。众所周知,税收优惠涉及财政部、国家税务局等多部门协调,税收优惠计算也涉及比较复杂的计算,操作上还比较复杂。
事实上,这一次的征求意见也是上述养老政策的延续。
3
-Insurance Today-
养老战场的王道:考验的是机构的投资能力
保险行业最引以为傲的是什么?养老金融之战中,什么最重要?
保险尤其是寿险最强的地方在于销售能力,而养老金融之战最重要是投资能力。作为老百姓(603883,股吧)的养老钱,投资能力是衡量消费者选择与否的关键。
联想过去多年行业热销的3-5年期的期缴产品,甚至更短期限的产品,可知这一次即便401K真的到来,对保险行业而言考验亦是严峻的。
观察国际人身险巨头,最大的优势不在于销售渠道,而是长期投资能力,这与国内恰好相反。
理论上,一家成熟的寿险公司当拥有大量10年期以上的长期保费。这令之在长期投资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稳定、长期的资本收益方才是养老金最本质的诉求。
不提证券公募基金追求相对收益的投资能力,仅对比大部分银行理财子公司发售五年养老产品4.5—6.5%之间的年化投资收益,和保险资金5个百分点左右的投资收益,可知期间差距。
在比拼投资能力的基本面上反推,以银行、证券业的体量和在金融市场的技术经验,形成真正具有养老功能的产品体系,承担起绝大部门养老保障的职能与市场,并非不可能。
对于保险行业而言,如果想在未来占有养老市场一席之地,除具备可对标的长期投资能力外,还可加入“保险+养老服务”,以养老服务的理念,将一系列的增值服务与保险融合。如养老、护理、医疗、康复在内的一揽子养老保障资源调动能力,方才是之杀手锏。
这一次的征求意见中也明确可附加健康、护理等险种和服务。
至此,是否明白当如何赢得养老金融之战。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今日保。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