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刘政宁 张文朗等中金宏观昨天
美国1月新增非农数据喜忧参半。表现较好的是失业率,较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至6.3%。表现偏弱的是新增非农就业,虽反弹至4.9万人,但从结构上看并不理想,另外前两个月的新增就业数据也被下修,使得过去3个月平均新增就业人数降至2.9万人。
对市场而言,这份非农数据的影响可能不会很大。一方面,部分服务业疲软已不是新鲜事,市场更关注的是疫苗和财政政策的走向。事实上,不理想的就业数据反而会坚定立法者推出财政刺激的决心。本周五,民主党领导下的国会两院都已通过2021年预算议案,虽然这还不是最终法案,但它开启了预期调解程序(budget reconciliation)的第一步,也使拜登和民主党人离1.9万亿的财政刺激目标更进了一步。而另一方面,失业率虽然已降至6.5%以下,但短期内也不大可能增加美联储货币政策收紧压力,因为相比于失业率,当下美联储更关注的是通胀的走势。
►新增就业方面,接触性服务业疲软,制造业和建筑业放缓,反映疫情的影响仍未消散。休闲旅游业(-6.1万)、交通运输业(-2.8万)、零售业(-3.8万)、医疗服务业(-4.1万)就业下滑较为明显,其中,休息旅游和交通运输业为连续两个月下滑。制造业就业下降1万人,建筑业就业下降3千人,反映商品生产部门的恢复有所放缓。不过,也有一些部门的就业表现抢眼,专业与商业服务就业增加9.7万人,连续两个月增加。另外政府部门就业也增加了4.3万人。
►居家办公继续发挥“稳就业”的作用。根据BLS的数据,1月有23.2%的受雇佣者采取了远程办公的模式。远程办公能使企业能在社交隔离的特殊情况下继续运作,进而降低裁员的必要性,起到保就业的作用。研究表明,平均来看,有37%的工作可以在家中完成,分行业看,教育业、专业和商业、金融业、信息业可居家办公的比例均可达到70%以上。我们也发现,那些居家办公比例更高的行业,其失业率也相对更低。总的来看,1月登记失业总人数为1013万人,仍显著高于疫情前水平,但暂时性失业人数已经去年高峰期大幅下降。
►工资增速维持高位,既有“技术性”原因,也反映部分行业劳动力供不应求。时薪增速最高的行业有零售业(8.7%)、金融业(7.4%)、教育和医疗业(5.1%)。从统计层面来看,那些工资水平低的行业,失业人数越多,反而会推高整体的平均时薪增速。这种情况可能会发生在教育、医疗和零售业。从供需来看,一些行业也可能存在劳动力供不应求。比如,仍然有许多人会因为担心被病毒感染而不愿出来工作,体现为劳动参与率较低,这会导致劳动力供给收缩,增加企业招工的难度。此外,过于慷慨的财政救助措施也会降低劳动者就业的积极性。如果后续1.9万亿的财政计划落地,我们还需密切关注其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