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益市场观点
元旦前后,市场在消费、新能源、军工等板块的带动下走势较为强劲,主要指数持续刷新阶段新高。春节前是A股市场传统的消息真空期,近期涨幅较大的市场抱团板块确实存在一定的估值压力,但短期看也缺乏基本面因素去打破这一格局。指数向上突破后,我们认为指数上下震荡的结构性行情仍会是“两会”前的主基调,决定之后市场走向的重点在于经济增长预期的反复和政策收紧的节奏和力度。
预计上述两方面因素的明朗可能需要等到春节之后。不同于市场上部分声音认为近期大涨后市场往后看缺乏机会,我们看好2021年依旧能够找到带来丰厚回报的板块。做出这一判断的主要原因在于企业盈利增速将随着经济复苏显著提升,但考虑到政策或将收紧,今年市场估值水平能够继续提升的空间已经非常有限,顺周期板块或将是2021年上半年的配置主线。
1
经济上行周期不必对股市悲观:尽管回看历史,经济上行周期股市难以出现普涨,但企业盈利的上行仍保证了每轮经济上行周期市场都有能够带来丰厚回报的板块,且经济上行周期中,周期股的表现从未缺席。
2
维持对顺周期板块的判断:在全球需求强复苏且供给增长相对受限的情况下,预计明年经济将呈现量价齐升的态势,顺周期板块行情或将持续。
3
市场短期仍呈现结构性机会:短期市场对于2021年经济形势的判断存在一定分歧,政策面如何收紧也有不确定;近期指数加速上行主要源自部分板块以及部分权重股的分化上涨,市场依旧呈现结构性的格局和结构性的机会,预计短期内较难被打破。
宏观经济形势预判
随着疫情的有效控制,预计明年国内经济将进一步复苏,再通胀趋势或将延续,财政政策料将继续积极,但相较今年会有所降温,货币政策趋于正常化,大概率不会出现方向性收紧或大幅收缩。
1
经济层面,由于2020年基数较低,明年我国GDP年度增速有望达到高位,从季度增速来看,预计将会呈现出前高后低的特点。此外,消费复苏的速度或滞后于投资,需求端滞后于生产端,制造业投资复滞后于房地产与基建。对于出口,2020年三季度我国出口份额已经较高点有所下降,但依旧非常强劲,从侧面反映出若海外的供应是渐进恢复,我国仍然能够分享到全球复苏的果实。另外,疫情原因我国企业打开了某些地区和领域的市场,因此疫情结束后,我国出口份额也有可能略高于疫情前水平,但出口额同比增速估计难以维持2020年三四季度的高位。
2
通胀层面,预计再通胀趋势延续依然是主线逻辑,推动2021年再通胀趋势的主要因素有三点。第一,疫后全球定价的商品可能会出现一轮斜率修复,进而带来不同经济体之间的通胀预期共振。第二,在PPI继续上升、需求继续好转的背景下,2021年制造业库存回补是大概率事件,补库存周期对于工业品价格将有一定带动。第三,消费及服务业“场景约束”将进一步打开,服务类价格回升斜率亦有望阶段性加速。从PPI及CPI来看,PPI整体分布与名义增长同周期,预计一季度转正后逐步上行至年内高点,三季度略有回落,下半年仍保持韧性;CPI整体分布大致呈V型反转,一季度大致回落后逐步回升,四季度对应于全年高点。2021年CPI走势预测高度依赖于猪肉价格趋势假设,不确定性偏大,对真实通胀的度量意义偏小。
3
政策层面,预计2021年的财政扩张空间较之2020年边际收缩,财政积极力度边际将有所放缓,但积极的财政政策仍将持续,相较今年有所降温只是一个常态回归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目标赤字率或将下调至正常水平,赤字规模较今年有所收缩。从货币供给看,2020年下半年货币供给已从上半年宽松逐渐趋于中性,2021年预计货币政策整体趋于正常化,料将不会出现方向性放紧或大幅收缩,银行间市场利率保持平稳。
风险提示:投资有风险,基金投资需谨慎。投资人购买基金时应详细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和《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具体情况。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职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管理人与股东之间实行业务隔离制度,股东并不直接参与基金财产的投资运作。以上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提前做好风险测评,并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购买与之相匹配的风险等级的基金产品。
扫二维码 领开户福利!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