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琦
一个粉丝超千万的“萌娃”博主,睁着大大的眼睛对正在拍视频的妈妈说:“在这个家里,我姓刘,爸爸也姓刘,只有你姓李,谁才是垃圾桶里捡来的,你心里没点数吗?”别急着为这位母亲抱不平,从账号展现的信息来看,视频拍摄和运营都有这位母亲参与。萌娃类账号如今成为各视频平台上的大类,儿童博主的吸金能力超过成年人已经不是秘密。一些家长开始为流量“啃小”,有的靠娃月入15万元。
如果说“啃老族”吃的是老人积攒的血汗,那“啃小族”就是在一口口吃掉孩子快乐的童年和未知的未来。与“啃老族”相比,“啃小族”还远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有人点赞“孩子聪明厉害”,有人说“这也是对孩子的锻炼”,但是,对孩子来说,这无异是一堂糟糕的“家教课”。
人们对“萌萌哒”的幼态化,天生没有抵抗力,比如孩子、小动物等,这种对幼小生物天生更多的喜爱和同情本能。因此,可爱的孩子几句童言童语就能远比大人们歇斯底里的表演,更容易“吸粉”,当他们说着“大人话”与幼小本体的反差就更显得机灵可爱,这也是“萌娃”能迅速成为视频平台一个独特分类的原因。之前的“童模、童星”尚有一定技能门槛,也大多有平台、公司等监管,但随着网络的发展,短视频大大降低了“啃小”的门槛。打扮漂亮点、说点悄皮话、讨好下粉丝就能吸粉赚钱,靠娃就能月入15万,这怎不让人心动?但是,当童年的萌趣褪去,这些“网红童星”还能拿什么吸引你?
首先,如此简单喧嚣的“赚钱”方式,极易扭曲孩子的价值观,读书不如当网红的困惑,将直接影响着孩子们尚未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其次,网上的各种或捧杀或恶毒的言论、以讨好吸引粉丝为主要任务的模式、网红带来的过度关注、以后可能“不红”的失落等都将直接影响孩子的性格形成、人生选择。再者,有些家长以孩子为“摇钱树”,吃播、恐怖游戏、超时工作等不顾孩子的身体心理健康、影响学业的现象普遍存在。塑造小网红的“啃小族”,无异于竭泽而渔、杀鸡取卵。最后,网络世界复杂难辨,粉丝成分复杂,极易给孩子带来隐私安全等危害。
当然,面对未成年视频发布不应一刀切。笔者曾见过视频平台上孩子分享学习笔记方法、文具玩具测评等视频,这类视频往往是孩子个人兴趣或以互相学习成长为目的发布的,吸引者相应的粉丝人群,相对比较单纯。而这类视频中的孩子大多14岁以上,已具备基本正确的价值观和分辨能力,由自己想主题制作视频,这类视频才是真正体现孩子的意愿,锻炼了孩子的能力。
对此,首先家长们应摆正心态,若只是一时意外走红则应给孩子合理引导,莫被一时金钱流量所迷,只顾眼前捞金而让孩子的教育受伤。需知将孩子培养的更优秀才是长期投资。其次,相关部门应尽快对未成年主播等现象建全法律法规,应对年龄、内容、时长等划出界限、细化规定,避免孩子的童年被金钱和网络腐蚀。再者,社会民众应提高对“啃小族”的警惕。让“啃小族”和“啃老族”一样成为社会鄙视现象,没有流量,“啃小族”势必越来越少。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