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证券记者 江芬芬
2020年医保谈判箭在弦上,业内人士预计,12月中下旬谈判结果将落地,包括PD-1(一种免疫治疗药物)在内的明星产品价格争夺将是市场关注重点。据了解,过去四年医保谈判价格平均降幅在50%以上,降价大幕即将拉开,医药股再受扰动。
医保谈判落地在即
11月11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官网发布《关于2020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专家评审结果查询的公告》,提示专家评审阶段的工作结束。按照此前国家药监局公布的工作方案,医保目录调整全过程分为准备阶段、申报阶段、专家评审、谈判和竞价、公布结果等5个阶段。11月份应该是开始一对一具体医保谈判和竞价阶段,整个过程预计将持续1-2周,业内预计12月中下旬医保谈判结果将可以正式公布。
据了解,今年9月18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已经公布《2020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通过形式审查的申报药品名单》,共有751个药品通过形式审查,对应708个产品进入名单。
《金证券》记者接触的券商人士透露,在今年的申报中,外资企业可谓“诚意满满”,近年来获批上市的重磅产品大多在名单中寻得踪迹。此外,在本次国家医保目录的调整中,近年来获批上市的国产新药大多出现在目录中,尤其出现一批2020年新获批上市的国产新药。
经过梳理汇总,23家国内制药上市企业入围,共涉及38个品种。其中,恒瑞制药入围品种最多,达6个;其次是翰森制药和正大天晴(港股),分别入围4个品种;第三梯队包括人福药业、信立泰(002294,股吧)和科伦药业(002422,股吧),均入围2个品种;第四梯队的企业均入围1个品种,如健康元(600380,股吧)、海思科(002653,股吧)、智飞生物(300122,股吧)等。
价格厮杀难以避免
随着医保谈判结果落地愈近,近期相关上市公司股价低迷。《金证券》记者注意到,国开证券分析,医药行业继续调整,主要原因一方面行业全年涨幅较大,虽经过8月初以来的调整,但仍面临相对高估值及高仓位压力,临近年底,资金存在获利了结意愿;另一方面,短期行业受政策影响存在扰动,特别是国家医保谈判在即,或有波动风险,近期多地联盟集采结果公布,涉及药品及耗材,降价幅度不乐观。
中金医药进一步指出,自2016年首次国家医保谈判开始,创新药纳入提速的同时也伴随着价格的较大幅下降,过去四年谈判价格平均降幅超过50%,创新药纳入纳入医保以价换量已成为新常态。记者注意到,日前有券商甚至直接对该行业给出了“中性”评级。
备受关注的是,今年包括PD-1在内的热门品种也参与了医保谈判,包括百时美施贵宝的纳武利尤单抗注射液、默沙东的帕博利珠单抗注射液、君实生物的特瑞普利单抗注射液、百济神州的替雷利珠单抗注射液和恒瑞医药(600276,股吧)的注射用卡瑞利珠单抗。PD-L1包括罗氏的阿替利珠单抗注射液和阿斯利康的度伐利尤单抗注射液。
据了解,去年,仅有信达生物一家的PD-1抗体药物成功进入2019年医保目录,其信迪利单抗注射液(达伯舒)从7838元(10ml:100mg/瓶)降至2843元,降价幅度高达63.73%。随之而来的是其在终端渠道的上量猛增。据公司发布的2020年上半年财报显示,达伯舒6个月销售额达9.209亿元,同比增长177.7%。这一结果无疑将促使细分品种在本轮医保谈判的竞价更趋激烈。
逼使药企多样化布局
在近期机构与上市公司的交流中,“医保谈判”屡屡被提及。《金证券》记者获悉,一家手握专利药的上市公司直言,对于医保降价谈判,“公司也希望愿意降一点,可以多占领市场,并解决很多风险。但价格不会硬砍下来,毕竟我们是独家。”
另一家医药公司则表示,创新药价格下降,逼使公司多样化布局。今后几年研发公司投入肯定不会减少,现在正是转型升级把创新药全部铺开的时候,“现在做新药和以前不一样,面临几百家生物小公司的竞争,太晚的项目公司不会再去做,可以把小公司作为前期的研发,如果做得好可以引进到公司里。”
在业内人士看来,医保压力下行业很多参与者会比较难受,整体情绪较为悲观,但随着12月中下旬创新药谈判落地,医药板块有望迎来较好的配置机会。每年春季躁动医药板块都不会缺席,但建议立足产品竞争格局选择投资标的。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