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讲两个故事,但是内容可以当做是杜撰的,因为我不想负什么责任。
(一)“500万”制度的魔力
最近热门的债券违约,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后一次,是债券就会有违约的,但是讨债的形式不一样了。
在好多年前,投资交易所的债券是没有门槛的,如果十张算一手,每张100块钱,一手债券就是1000块钱。违约的债券通常会从100块钱跌到70-80块钱,然后随着机构的抛售会进一步跌倒20-30块钱。
那时候有很多个人“秃鹫”投资者,专门买几十块钱的垃圾债,然后可以假装坐着轮椅去讨债,但凡有债券违约了就会有债闹登场。例如,某省国企违约了,那么在这个省召开各种招商引资大会的时候,会场门口都会有拉横幅的,这样一来二去政府就开始解决问题。
在解决企业债券违约的时候,还会有个人赔付标准与机构赔付标准两个完全不同的标准,个人版的基本是全额还本付息,机构版通常是打折还本付息。接着就有人赚钱了,因为几十块钱的买的债券可以按本息兑付,简单计算一下回报率就有1-2倍。
后来交易所出了一个制度,就是+Q的债券需要合格投资者才能购买,什么是合格投资者呢?起点就是有500万资产,然后买垃圾债券的个人投资者就少了,接着债闹就消失了,人少了就闹不起来了。
如果没有“500万”制度,一个人拉着横幅“血汗钱”讨债,估计大家都会同情他;有了“500万”制度,一个人拉着横幅“血汗钱”讨债,估计大家就不会同情他了,因为这是个有钱人啊!
(二)内卷
一个企业有1亿的原煤储量,当煤炭价格是100块钱的时候,这个资产就价值100亿,然后发一个10亿债券不是问题;
如果10亿债券到期了,没钱还咋办呢?
大不了再发11亿的债券,把之前借的钱连本带利息一起换了;
如果11亿债券到期了,没钱还咋办呢?
大不了再发12亿的债券,把之前借的钱连本带利息一起换了;
然后,这个企业就累计借了200亿……这个时候大家一看负债率太高了,而且同时经济结构转型,企业借不到钱了,就没法还债了。
传统行业的企业不容易,尤其是员工数量还多;例如20万工人,一年每人工资5万块钱,单人力资本一年开支就是100亿,企业效益不行了,我们还不能学习美国企业直接裁员…… 负担也越来越重。
(三)债券基金
投资者在不能直接买债券了,只能买债券基金了。如果基金投资者持仓的债券基金踩雷了,由于基金的分散原则(单个债券最多投资10%),所以最近一个月跌的最多的债券基金跌了10%。
大家也不会因为跌这个10%跟基金公司说道说道,更不会直接跑到违约企业去讨债。相对之前的债闹的讨债模式。现在大家也就在网上发发牢骚,期望事情能圆满解决了。
其实很多违约企业,已经都是长期被救助的企业了,如果说Ta是一个病人的话已经长期占用医疗资源了,但凡续命都需要更多的资源。但是谁也不想Ta的债烂在自己手里面。
债券基金未来还会继续发展,但是债券基金的管理人,大家要好好挑选了,因为在债券投资上面,信用评级与风险控制越来越重要了,否则债券基金跌的比股票基还快。
其实从近万只基金中选择好基金对于投资者已经很难了,现在还有考虑管理人的债券投资的信用评级与风险控制能力,估计未来选基金更难了。其实,大基金公司的债券优势也会越发明显,接着加剧基金行业强者恒强的头部化了,这个算不算基金行业的内卷呢?
欧耶,今天就聊到这里!
大家别忘了点赞与转发!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