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公众号:“真叫卢俊”
最近住建部很忙,地方城市也很忙。
很多政策热点我们都没有去解读,因为没必要,房住不炒的主基调并不会变,楼市调控的一松一紧就是历史的不断重复和循环。
但今年的风向很不一样,先是“带头大哥”吹起总号角,然后下面的小弟纷纷跟进,不老实的还要敲打敲打。
调控的落位点也开始越来越细化,不再是过去简单粗暴的搬出限购、限售、限贷三板斧,如今都是细致到近乎「量身定做」的程度—限摇、限离婚、倾斜无房户。
一城一策的调控方式,开始有意转化为“因人施策”。
起码今年的楼市调控,不仅仅是密集那么简单了。
昨天,杭州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继之前的楼市调控又打了深度补丁。
新政可概括为6个重点,也可以简称为“杭六条”:
首先是土地端,杭州会加大住宅用地供应,继续推行“限房价、竞地价”出让方式,意在解决供需不平衡的矛盾,过去在楼市调控中,一味只堵不疏带来的衍生问题,越来越被重视了。
接着是贷款端也动了刀,加强住房贷款审慎管理。和前段时间的房企融资“三道红线”不同,这次是严格审查个人的购房资金来源,说白了就是严查经营贷等各种非常规方式。
还有契税制度调整,在办理房屋不动产证时方可缴纳契税。
此举是为了堵住投资客“抄小路”的方式,过去可提前缴纳契税,等产证下来就可以认定满两年免增值税。现在直接把投机的时间成本直接拉长。
说真的,楼市调控细致化到这种程度,还是挺让人意外的。
最有意思的还是下面两条:限老人、限单身。
限老人——父母投靠子女落户杭州的,须满3年方可取得购房资格,过去的确存在想快速拿老人落户的房票来完成对冲限购,但现在漏洞不存在了。
限单身——30周岁以上未婚单身、离异单身满3年可认定为无房家庭。
这一条虽然是福利,但最扎心。30岁的无房单身,在杭州购房是会受到重点保护的。
满足这一条件的朋友,不知是什么感受。
最后摇号政策又做了升级——热点商品房对无房家庭倾斜比例达到80%,但限售5年。
意味很明显,保障无房刚需,但禁止炒作。
杭州这一波调控觉悟很高,决心先亮出来,再把细节夯实。从堵漏洞到梳供需,都做的堪称完美。
赶在国庆节前调控,态度也很明确,希望大家好好过节,放假8天不要去炒房。
再来看看现在城市落实调控政策,如今都细化到什么夸张程度?
去年底开始启动的深圳行情大家都知道了,用一个词形容最为形象:一骑绝尘。
西部新房二手房齐看涨,热点片区和小区跳涨了15%还不止。
有意思的是,赶在特区40周年生日前夕,深圳组团去长沙学习,回来之后就打开了天灵盖,出台了715史上最严调控。
调控的落位点都很细:落户+社保同时满足、不同条件对应不同比例的首付、二手房税收调整、普宅标准细化。
还有一条比较有意思,深圳学习长沙,将夫妻离异购房,设置了追溯三年的门槛。
大家感受下这里面的一条条细则,过去的城市调控都是粗旷式打击,但现在已经延伸到精准化切割的阶段。
切割购房人群、切割二手房条件门槛、切割钻口子投机。
就在深圳收紧调控后,南京先是在723跟进“宁九条”,接着在818又调整了土拍政策。
对购房者的细则——
加大住宅用地供应,优先刚需供应
新房开盘30%比例倾斜无房户
打击假离婚违规获取购房资格
对房企拿地的细则——
土拍触顶改摇号
提高竞买资质要求
限制竞买地块数量
无锡也很有意思,828住建部约谈了几个代表城市,被约谈的城市还没来得及行动,角落里察觉到风向的无锡倒是先哆嗦着出手了。
830新政也比较有代表性——
增加住宅用地供应
离婚追溯2年
增值税免征年限由2年调整到5年
其实最近调控的城市很多,这三个非常有代表性,把调控做的更加精准。
很多时候我们都知道,城市需要GDP增速,需要保六稳,需要卖地来提高财政收入,把调控做的这么细一定会很受伤。
为什么今年要下这么大的决心?
来看几个大面上的信号,这些代表着态度和决心。
年后赶在政策宽松的窗口,广州、青岛、驻马店、海宁等城市想在楼市做一些试探性放松,结果政策文件还没琢磨好,就被省里或部委泼了盆冷水。
这几波很关键,即便是经济复苏最难的时候,底线也不能破。
724正国级组织房地产座谈会,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杭州、沈阳、成都、宁波、长沙参会,调控模范生和调皮捣蛋的学生同坐一桌。
以前都是班主任“部委”组织房地产工作会,这次直接校领导出面,三令五申态度坚决:重视内循环,抓好“房住不炒”。
730中央政治局会议,再度重申内循环和房住不炒。
820央行联合住建部召集房地产公司面谈,重点关注房企融资的“三道红线”,从金融端要求房企降杠杆,收紧融资环境,防止资金从供给端流入房地产。
一边是老大忙着吹响房住不炒的总号角,一个是小弟忙着在问责前落实精准有效的调控政策。
所以未来的一整年都会是这种贯穿节奏:保护刚需、打击短炒投机、堵漏洞梳供应。
为什么今年这么坚决?调控为什么又做的这么绝对、精准?
因为内外部环境仍然存在挑战。
今年太特殊了,国内疫情虽然控制住了,经济复苏明显,但外部又面临严峻挑战,大国关系风雨飘摇。
这时候外循环难重建,所以需要不断强调内循环。
而内循环时代,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消费、投资、进出口”,相当于进出口是瘸着腿的。
此时真正的着力点,是消费和投资。
投资还能不能大幅拉升?很难。
制造业投资、基建投资、房地产投资,是投资中三个最重要的部分。
进出口受限,对于代加工大国来说,制造业投资是非常受伤的。
而城镇化速度放缓,传统基建已经没有太多发力点,简单来说就是大城市没空间,小城市会亏本。
制造业投资和基建投资慢慢乏力,于是,只能靠房地产投资和消费拉动经济了。
但大家有没有想过,房地产和消费是两个相辅相成但又矛盾的存在,房地产容纳了巨量的资金(相当于消费),但会拉高居民杠杆率,减弱居民可支配收入。
越是这种需要“内循环“发力的时候,房地产作为支柱产业就越是要稳定。
热,有房地产金融风险;冷,有“六稳”难保风险。
还有一点,是我们可以看到的共识:整个上半年的土拍,很热。
连一向稳重的上海,7月的土拍平均溢价都破了30%,而一些热点城市的溢价率更猛。
土拍热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新房限价会松,限价松则二手房跟涨,这是一个连锁反应。
所以为什么要收紧房企融资,领导们一看这种蔓延的风向不像话,和主基调不符。
所以不管是4个月不降息的货币收紧信号,还是未来房企融资的三道红线,抑或是城市调控的“因人施策“,都在告诉我们一个事实:
今年不要妄想短炒投机,保护刚需自住是主流,房产投资要长持。
对于买房人来说,面对这种调控风向的转变,应该怎么做?
不光要盯住“紧”,也要看准“松”。
松的几个方面:
1、加大住宅用地供应的同时监管溢价,纾缓供需矛盾
2、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保护无房刚需,直接倾斜优先供应
3、落户政策的宽松,一些强二线甚至把大专落户的年龄调高到了45岁
根据这种松紧节奏我们可以把握以下几个趋势
1、接下来会是刚需元年。对于强一二线城市的刚需来说,在调控收紧前尽快上车,避免睡一觉失去购房资格的风险。
已经收紧的城市先不要着急,接下来房企融资收紧、大环境严峻,会有折扣出货的概率。
2、六土老师有几个总结在当下非常适用,以下城市的投资需要警惕:
一是二手房挂牌量非常高的城市;
二是涨的时间已经比较长且涨幅比较高,但从没有经过调整的城市;
三是短周期内大涨的城市;
四是没有基本面的支撑,只是单纯补涨的城市。
3、经历过调整周期且调控健康有决心的城市依旧有价值。
比如说当下的上海,未来的合肥、成都、苏州、杭州。
4、房产投资不是没有机会,但开始进入长持阶段。所有的短炒投机都会被打击,所谓的低价博暴击,最后都拼不过优质资产穿越周期的能力。
最后多说一句,大环境没有选择的机会,但我们有。
以上为正文,来自肖申克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