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英国疫情备受世界关注。英国已经开展了疫苗接种工作,英国将人群分了11批,所有接种免费,医务人员会按轮候批次通知相关人员。首批接种的是90岁以上老人和养老院的工作人员,约有100万人。最后的一批是50岁以下没有其他疾病的人员,约有4000万人。
疫苗接种能带来约翰逊首相等人所言的“改变游戏规则”的效应吗?恐怕不会。抗疫、脱欧、救经济依然是未来一年压在英国肩上的三座大山。
毫无疑问,疫苗让人们看到了抗疫胜利的曙光,但要发挥它的作用还取决于多个因素。按照第一周的接种速度,要6周时间才能完成首批人员接种。15日英国国家审计署的一份报告披露,英国2021年只能接种全英一半的人员,完成全部人口的75%的计划要到2022年。也就是说靠疫苗阻断病毒传播还得等上一年多。与此同时,耗资220亿英镑的英国病毒感染追踪系统效果不尽如人意,几经改进也只能追踪到60%左右的密切接触者。除了加快推出的被誉为“登月计划”大范围快速检测外,英国手里已经没有什么“王牌”可打。新发现的病毒变种传播率高出70%,英国已于19日宣布伦敦和东南部进入“四级”封锁,原来的圣诞期间的放松措施被迫取消。预计2021年英国还会在时封时松中煎熬一段日子。
疫情对民生经济的影响并不小,英国还面临1月1日脱欧的震荡。脱欧谈判反反复复,离正式脱欧期限还不到两周都未有结果。英国和欧盟公开了各自无协议脱欧后的应急计划。大型商超的老板已经公开提醒市民囤货,媒体在为老百姓(603883,股吧)盘点哪些物品会紧缺哪些会涨价。市场对脱欧谈判的期待从15日欧盟主席宣称“双方面前有一条达成协议的路”后英镑兑美元就涨至近两年的新高就可见一斑。尽管双方都说不怕硬脱欧,但英国在欧盟已有47年,双方的联系千丝万缕,在最后时刻达成谈判的可能性很大。只是即使谈判达成,在边境管控、市场公平竞争等方面仍存在许多变化,这都会给本已水深火热的英国带来震荡。
为救经济,从7月以来,唐宁街就陆续推出“减税费、搞建设、保民生、抢人才”的措施。
住宅房产的印花税起征点提高到50万英镑,食品、住宿和景点相关行业的增值税从20%降低至5%。仅是减免印花税就带来房产的购销两旺,房价也一直攀升。
约翰逊首相秀出 “建、建、建”的口号,推出了建房加速计划、区域改造提升计划、北部提升计划等多项雄心勃勃的建设计划。基础设施的长期支出总额将达到1000亿英镑,比去年增加了270亿英镑,是“40多年来最多的基础设施投资”。
今年英国应对疫情资金已超过2800亿镑,明年将再投入550亿镑在公共医疗上。其中免费新冠疫苗接种将花近180亿镑。政府也继续保护低收入人群,提高全国最低工资。
首相府将设立人才办公室,协调人才引进。从1月开始实施移民积分计划,博士毕业的留学生可以留英三年,硕士可以留英两年。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和实习生计划,也给年轻人提供更多的职业培训和实践。
值得注意的是,英国不少措施都围绕着提升国家研发能力和绿色经济。英国将设立创新专家小组,改善对研发的支持方式,到2027年,英国将把研发投入从GDP的1.7%提高到2.4%。此外,英国还将大力发展海上风力发电等绿色科技和产业,计划于2030年起禁售完全由汽油和柴油驱动的新车,目标是到2050年实现零排放。
但是经济的恢复要取决于疫情的发展。相关机构数据显示,英国人在2020年总共存了1970亿镑,储蓄额是去年的2倍,每户家庭在封锁期间平均省下了7100镑。第二次解封后的周末两天,1100万英国人总共消费了约45亿英镑,平均每位购物者花费227英镑。这说明需求还在。首次解封的第三季度,英国经济增长幅度为15.5%,为历史最高。可惜的是11月全国再次封锁四周,解封后疯狂“买买买”的伦敦等地近日又被迫封城。第四季度的经济增长再次蒙上一层阴影。
恢复经济毫无疑问是一场持久战。11月25日,英国财长里希·苏纳克表示,英国的经济紧急状态才刚刚开始,需要数年才能恢复。预计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将萎缩11.3%,英国经济可能要到2022年第四季度才能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5年后仍会比今年3月份经济规模小3%左右。
由于病毒的变种传播惊人,德国、法国、意大利,比利时,奥地利以及荷兰等国已经宣布禁止来自英国的航班。本月初疫苗带来的喜悦已经荡然无存,这个圣诞节和新年将是英国百年以来最难熬的节日。
未来的一年,英国抗疫、脱欧、救经济这三座大山依然存在。要破解这难题还得面对现实,尽快达成脱欧协议,减少震荡;让更多人接种疫苗,尽快控制疫情。这样保民生救经济才不会成为一枕黄粱。
(作者:牛言 编辑:洪晓文)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