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张淑贤
上海市政府昨日发布《上海市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实施方案》,提出通过三年试点,推动服务贸易高水平开放,推进产业贸易深度融合,鼓励市场主体自主创新,完善区域布局,培育发展新动能,加快提升“上海服务”品牌国际竞争力,促进上海加快形成国内大循环中心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的发展新格局。
“《实施方案》的印发,说明上海对服务贸易开放的重视。”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光谷自贸研究院院长陈波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我国正与其他国家进行更高层次的贸易谈判,服务贸易的开放进程将加快,在这一背景下,包括上海在内的全国多个地区都在发力服务贸易。”
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实施方案》从全面探索扩大对外开放、全面探索提升便利化水平和全面探索重点领域转型升级等八方面提出22条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任务。其中,在全面探索扩大对外开放,《实施方案》提出优先航空公司开辟至共建“一带一路”航权开放国家国际航线的经营许可审批;争取境外已上市抗肿瘤新药在上海市医疗机构先行定点使用;争取允许外国机构在上海市独立举办冠名“中国”“中华”“国家”等字样以外的涉外经济技术展;将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主体资格范围扩大至境内外机构在上海设立的投资管理机构(包括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等9条措施。
“‘争取境外已上市抗肿瘤新药在上海市医疗机构先行定点使用’,这一条具有很大的突破,意味着医疗领域的开放打开了一扇窗。”陈波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如果这一条实施,国外已上市的肿瘤新药,无需我国相关部门批准即可在上海医疗机构使用,电影《我不是药神》中反映的问题就可以部分缓解。”
在全面探索重点领域转型升级方面,《实施方案》指出,支持关键技术进口,探索引进国际先进的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民用航空、碳排放、环保检验检测技术。大力发展离岸服务外包,支持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推广技术服务和标准等。
“服务贸易包括四部分,分别为跨境交付、跨境消费、商业存在和自然人流动,商业存在是外商服务领域的投资,其余三项为跨境服务贸易。”上海财大自贸区研究院副院长孙元欣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我国服务贸易存在两个短板,一是外商服务领域投资的面不够宽,需要进一步吸引外资投资先进服务业;二是跨境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不够强,我国仍处于较大逆差状况。
在孙元欣看来,《实施方案》在积极贯彻国务院111号文、商务部165号文件精神同时,结合上海实际,推出八方面共22条试点任务,很务实且有可操作性。复旦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院长助理卢华也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了上海服务贸易对外开放的措施,明确了服务贸易各领域的改革重点,更整体性、更具体化。
据悉,《实施方案》自2020年11月6日起施行,在国家规定期限内完成试点任务。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