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十万亿的隐性债务风险如何化解正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近期在隐性债务的化解过程中,AMC(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也参与其中。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AMC主业为承接、处置不良资产,但金融机构对融资平台的贷款难以认定为不良。因此,其参与隐性债务化解的方式出现变通:一种模式是AMC发起成立债务化解周转金,采取“过桥方式”提供贷款,重点用于辖区内融资平台偿还到期债务资金的周转;另一种方式为折价收购城投公司的应收款,提供流动性支持,而这存在变相提供融资的嫌疑及一定的合规风险。
“AMC参与隐性债务处置进一步扩大了地方政府化债资金来源,但这不太可能出现大批量处置的情况。”某股份制银行信贷部人士称。
据记者了解,各地主要通过“统筹资金,偿还一批;债务置换,展期一批;项目运营,消化一批;引入资本,转换一批”等方式化解隐性债务风险。其中,隐性债务置换是重要的方式,参与方主要是银行,置换方式为贷款置换贷款以及贷款置换非标。
折价收购应收款
21世纪经济报道在2019年曾报道过,在隐性债务风险化解的过程中,监管部门已允许融资平台公司债权人将到期债务转让给AMC。相应地, AMC将继承原债务合同中的还款承诺、还款来源和还款方式等权益。按照监管要求,AMC需对融资平台公司债务进行实质性重组,但不得通过收购到期债务的方式变相提供融资。
目前AMC已形成了“5+N”的版图。
中央层面,已有华融、信达、东方、长城、银河等资产管理公司。地方层面,自2014年首批5家地方资产资产管理公司获批牌照至今,全国范围内的地方AMC已达50余家,有的省份甚至有两家地方AMC。其业务主要是收购不良资产,主要分为收购处置和收购重组两种模式。
对于收购、重组地方隐性债务来说,其难题在于隐性债务很难被认定为不良。虽然近年来融资平台非标债务违约持续增加,但从信用风险角度看,平台债务违约率仍偏低。在金融机构看来,融资平台债务违约是技术性违约,债务偿还只是时间问题,因此并不愿意将融资平台债务打折出售给AMC。
“我们可以收购,但是需要银行出不良确认函,否则AMC和银行的业务都面临合规风险。但是,银行一旦出了不良确认函,那么银行相关人士就可能面临绩效处罚,银行意愿不大。”某五大AMC一线业务人士直言。
记者了解到,在实践中,相关交易模式进行了变通。其模式为AMC折价收购融资平台对子公司、母公司等相关方的应收账款,然后指定城投公司用这笔资金偿还隐性债务,子公司等相关方在应收款到期时偿还该笔账款。在这一过程中,需引入当地另一城投公司对交易进行担保。
中部省份某区县融资平台融资部部长介绍,当地省级AMC采用该模式收购了该公司对子公司的一笔应收账款。“实际操作中,母公司需出具说明,证明子公司资金周转困难,该笔账款难以收回、可能会形成坏账,使交易看起来合规。但从本质看,AMC确实是变相向平台提供融资。”该人士坦言。
折价收购实际上体现为该笔业务的资金成本。如AMC以9.2亿的资金收购一笔10亿的应收账款(期限一年),意味着该笔融资的年利率为8%。这一融资成本已和信托、租赁等非标融资相当,因此一般是一些债务率较高、资金较紧张的平台使用该模式。
“AMC资金也是有成本的,要么向银行借要么发债,所以投出去的利率要高一点,AMC在其中挣个利差。其中也要把握风险,我们一般选债务压力大但没有明显违约的地方操作。”前述AMC一线业务人士称。
短期流动性周转支持
另一种模式为,AMC发起成立债务化解周转金,采取“过桥方式”提供贷款,重点用于辖区内融资平台偿还到期债务资金的周转。
记者了解到,其具体操作为AMC牵头,引入金融机构资金成立资管计划,对辖区内流动性紧张的融资平台提供短期资金支持。融资平台则用过桥贷款偿还到期债务,待流动性好转后,再向资管计划偿还过桥贷款。
相比而言,这类模式已是“流动性救急”,因此对风控更为严格:一是要求融资平台进行反担保,二是要求引入担保公司进行增信。
“考虑到AMC从市场上融入资金的成本并不低,引入的金融资本也需要收益,因此给到辖区融资平台的过桥贷款利率应该不低。如果平台到了动用债务化解周转金的时候,一般都是紧急求助,这其中过桥贷款年化资金成本达到10%也是可能的。”沪上某中型券商信评人士表示。
中信证券的一份研报称,调研访谈发现,已经操作的融资平台债务收购业务中,AMC公司通常扮演“省内救急”的角色,年化收益在10%-12%,同时附带明确还款来源、担保回购等条件。
对于AMC参与隐性债务的化解的方式,广发证券(000776,股吧)首席固收分析师刘郁表示,从债务形式上来看,非标及贷款类债务一般对应项目,有资产抵质押或担保增信,而且协商起来更灵活,可能是AMC主要收购标的。债券类债务属于资本市场公开债务,涉及投资者众多,影响巨大,不会轻易采用这种方式。
信达证券固定收益分析师胡佳妮称,无论是从可被处置的债务与AMC公司体量对比看,还是从AMC参与债务市场化处置的成本收益考虑,最终落地的债务处置规模有限,AMC成为“接盘侠”进而维持城投信仰的概率较低。
(作者:杨志锦 编辑:李伊琳)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