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许维鸿:比特币被滥炒,但数字金融方兴未艾
刚刚过去的圣诞节周末,全球金融市场上演惊心动魄的一幕,那就是比特币交易价格的剧烈震荡:先是迅速突破27000、28000美元的整数关口,而后又大幅度跳水,让很多参与其中的投机客“爆仓”。联想到过去一个月来,比特币价格持续上涨幅度超过60%,国内所谓“币圈”的人欢呼雀跃,普通百姓被营销,是不是可以参与比特币交易?“币圈”精英吹嘘的数字货币时代真的来了?各国央行推出的数字货币服务,又与之有什么关系?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比特币是数字货币,但仅仅是众多数字货币中的一个;比特币被一些资金追捧,并不代表着所有的数字货币都会被追捧。在我看来,恰恰是因为数字货币概念被“滥用”、市场机构发行了太多种类的数字货币,全球数字货币早就被“滥发”,其中真正有实际价值的数字货币并不多。因此,普通中国老百姓最好不要参与比特币等数字货币的交易,更不要参与新数字货币的发行。坦率讲,百姓能接触到的数字货币发行,基本上都是庞氏骗局,打着享受“铸币税”的旗号,却无法复制比特币的财富故事。
其次,比特币价格一路走高的根本原因,还是美欧日发达经济体央行过于宽松的货币政策。说白了,次贷危机以后,发达经济体一直在透支自己的国家法定货币信用,试图通过发行更多的货币刺激消费和投资、拯救疫情冲击下的经济。在金融市场,由于美欧日三大央行集体印钞票,德国、法国等发达经济体的国债早就是负利率了——银行可以说是哭着喊着求政府借钱啊。既然收益率这么低、股市泡沫风险又很大,全球投资机构无法聚焦欧美的金融资产,普遍面临“资产荒”。
这种发达经济体的“资产荒”,让全球的金融投资者很头疼。于是乎,比特币虽然不是真正的货币,也不可能取代法定货币,但是它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很多有钱人都想“收藏”一个,致使比特币成为一个值得“长期炒作”的资产,因而近期受到市场热捧。举个未必恰当的例子,现在购买比特币的投资者,有点类似于在购买一个当代著名画家的作品、并作为“收藏品”可以四处炫耀。虽然这个画家还在创作,就像比特币还在不断增加,但是画家的知名度很高,未来能提供给市场的收藏品数量相对可控。在这个意义上如果用专业术语表述,比特币已经不具备货币属性,而是拥有资产属性,具有类似于纸黄金、艺术品的收藏价值,是加密数字虚拟收藏品。
既然是资产属性的“数字收藏品”,比特币的交易价格必然无法与实体经济相联系,从而十分便于投机客进行炒作。说白了,经济周期、市场周期、库存周期、突发疫情等等这些实体经济的情况,跟比特币的交易价格没多大关系,最多也就是跟市场上的钱多钱少有关系——这也就是为什么围绕着比特币的市场传言特别多,普通老百姓经常被各种“币圈”的暴富故事所营销,很多人幻想着靠比特币一夜暴富,结果财富却被蒸发。
那么,加密的数字货币真的没有未来吗?当然不是。中国央行就已经正式发行我国的数字货币,以应对即将到来的数字金融时代。世界上也已经有很多加密数字货币每天都在直接服务跨境结算、清算,进而提升了跨境贸易的效率、降低了交易成本,特别是对中小贸易商有利,中国在这一点上是直接受益者。正是看到这一点,包括我国在内的很多国家,例如瑞士、新加坡等,都在积极研究金融监管如何规范数字货币的发行与交易。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比特币的财富故事已经进入虚拟炒作阶段,数字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时代才刚刚来临。我国中小贸易商数量多、跨境金融结算服务需求大,未来跨境产能和资本布局需要的金融服务潜力更大。因此,充分利用加密数字货币的技术公信力,制衡现有被美元垄断的世界金融货币格局,符合我们的利益。从政策推进角度讲,应鼓励东南沿海,特别是浙江宁波、福建泉州等中小外贸企业集聚、民间金融活跃的城市,允许民营机构发行加密数字货币,由监管机构颁发正式牌照,规范服务内容,配合央行的数字货币,参与全球数字货币竞争,共同推进中国特色的数字金融发展,让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作者是甬兴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