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巴蜀养基场
目前正处于各个银行开门红期间,各项指标的任务都很重,稍微有点难度的产品,如基金、如期缴保险,卖起来就非常困难。很多朋友期待我们能给出一些话术,能一句话就搞定客户,一句话就能让客户下单。但是,在跟很多机构的理财经理进行接触后,我发现更需要的不是话术,而是思维的改变。
没客户
有人觉得,产品卖不动,那是因为手中的客户太少。一开始销售基金,就说手上没有几个基金客户。但是我又跟一些基金卖的好的交流,他们给我答案都是,因为之前卖的产品让客户赚到了钱,目前销售进入了正向循环。
发现没有?前者总是觉得先有客户才能卖产品;后者觉得产品正是吸引客户的好工具。这两年公募基金赚钱的效用非常明显,我们应该大胆的通过绩优的产品去吸引客户,勇敢的迈出第一步,后面就比较顺畅了。
亏了怎么办?
当然,说到这个地方又有朋友问:“万一亏了呢?”
有一些不卖的朋友就开始幸灾乐祸,在一旁附和道:是啊!我让客户2008年买的什么基金,现在还没解套呢!2015年6月卖的XX基金,现在还亏了30%呢!
当然,这个问题我也问过一些卖得好的朋友。她们跟我说,在卖之前,我就跟客户说清楚了,投资本来是一件博概率的事情,我不能保证您次次赚钱,但是能提高您赚钱的概率。如果万一这次亏了,那就继续再买呗。另外,她们还告诉我,如果客户先亏后赚,往往忠诚度更高哦。
发现没有?前者总是不停给自己找理由;后者总是不停的出现问题再解决问题。
卖了没好处
写到这里,还有一些理财经理一脸“你不懂的”表情看着我,悄悄的跟我说:这是我们行里的考核决定的,卖了没好处的。什么是好处呢?是短期利益还是长期利益呢?我们做投资,都是因为现在有富余,担心未来不够用,所以才去投资。
我们工作也是啊,在银行,有精力、有平台、有客户资源,现在不去营销,难道真的等到离开银行了再去营销这些客户?我们发现往往是一些在行里很努力的同志们,跳槽出去很容易开辟一片新的天地。往往是在行里挑三炼四,关注眼前好处的,出去之后总是后悔当初在行里为什么脸皮不厚点,不多营销几个客户呢?
请记住: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是因为我们不知道未来会怎么样。但是,我们知道人得保持一颗“好奇,想赢”的心,在未来我们才更具备反脆弱的能力。
指标多,核心是拉存款
是的,还会有人告诉我,年底我们行最核心的是抓存款。您知道的,现在都是全量资产考核,我每天就是到处找人拉存款。前几天,恰好我与一家基金卖的特别好的网点行长交流,我问他营销基金的动力在哪里?他跟我说,只有卖基金,全量金融资产才增长的快!您看3000万的基金,净值翻一倍就是6000万了,比我拉存款快多了。
当时,我听了之后,眼睛一亮!是啊,这一点我怎么没有想到呢?
基金不仅没有消耗存款,而是撬动其他业务一个非常关键的“支点”。你让客户赚到了钱,全量金融资产提升了,再让客户用赚来的钱给家里人买点保险,买点贵金属,图个喜庆都是自然而然的事了,高手!
这段时间,我还在给另外一家基金公司写关于财商训练方面的课件,越写越觉得我们都挺缺乏这方面的知识的。我们做理财经理的职责,核心是帮客户梳理清楚他们的财务状况,通过金融产品来协助客户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我们需要帮助他们把手中资产进行分类、区隔,每笔钱的作用和要求收益率是不一样的。
四笔钱
比如目前常见的就是“4笔钱”。
活钱、稳健的钱、长期投资的钱和保障的钱。“活钱”的目的是日常生活所需,关注流动性;“稳健的钱”是家庭资产基石,关注安全性;“长期投资的钱”是可以承受一些风险和波动的;“退休的钱”是最后一道防水墙,不到迫不得已一定不要轻易用。
很多时候,我们害怕客户亏或者是客户害怕亏,不过是没有把钱进行合理分类和摆放罢了。你让客户用活钱去买权益类,客户当然忍受不了波动;你让客户拿长期不用的钱去买货币基金,客户当然觉得收益太低。这一块内容,我后面再详细展开写一写。
人生犹如一个“迷宫”,每个人都在其中寻找自己喜爱的“奶酪”。在享受它的同时,也要提防“奶酪”的消失,并要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世界已经变了,旧时光一去不返,我们也需要升级我们的思维了!
扫二维码 领开户福利!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