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机关既是经济安全的守护者,也是群众利益的捍卫者。青岛市审计局探索创新“大数据+非现场”审计模式,部署应用一体化审计平台,围绕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打好全市15个攻势等重大部署、重点政策,充分发挥审计常态化“经济体检”作用,预算执行审计覆盖面历年最大,各类审计项目统筹融合程度最高,促进有关部门单位完善制度办法76项,为全市高质量发展贡献审计力量。
建立审计对象“一张清单”
今年以来,市审计局摸清全市761个一级预算单位及所属1622个二、三级单位基本信息、隶属关系、预算级次和财务软件信息等,掌握系统数据结构和相关技术文档,形成全市预算单位信息“一张清单”,全面掌握审计对象情况。通过联网系统采集、财政部门集中采集、非集中核算单位函告备份采集等方式,全市具备采集条件的2299个预算单位全部完成2019年度财务数据以及预算编审、绩效管理、指标管理、国库执行等财政数据的采集,首次实现全市预算单位数据采集全覆盖。
创建“一体化”审计平台
市审计局以“一体化”审计平台为支撑,“全景式”查看审计对象信息,按照行政区划、隶属关系展示被审计单位信息,全面了解和掌握审计对象情况;“一站式”数据采集、转换和分析,利用系统中各类财务数据采集模板,一键采集转换为标准统一的财务账套,利用系统提供的分析工具自主灵活开展数据分析;开展“智能式”审计,归纳和总结被审计单位新出现的普遍性、倾向性异常问题,利用大数据技术,形成可移植、“傻瓜型”审计模板,破解时间、人力等资源制约,有效提高审计效率,扩大审计覆盖面。围绕服务保障15个攻势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在一体化平台中创建各类审计模型,对大数据进行深度分析挖掘。在区市长经责审计中,打破以单独一个区市为数据分析对象的传统审计思路,将被审计的7个区市作为一个审计对象,横向对比其经济总量、财政收入、市场主体、民生投入等指标,发现各个区市之间存在的长短板,快速锁定审计重点、筛查审计疑点。
创新实施流程再造
市审计局围绕全市15个攻势、上合示范区和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建设等重要部署,探索审计流程再造,采取专班工作法跟进服务,逐条、逐项分析对应的审计项目,作为刚性任务列出时间表、路线图,确保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以最快时间落地落实。以区市长经济责任审计为平台,一次性统筹开展区市自然资源资产、高质量发展、功能区改革等项目,整合全市审计机关业务骨干组成审计组,统一工作方案、统一数据分析、统一定性定责、统一法规审理等,减少层级和环节,提升决策水平和落实效率。对1个被审计区市只派出1个审计组,融合开展3至5项审计内容,实现“一审多项”“一审多果”“一果多用”,既减轻被审计单位负担,又提升审计质效。
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市审计局更加注重从体制机制层面剖析原因,相关部门及区市政府落实审计意见建议整改问题金额达33.06亿元,完善制度办法76项。
青岛财经日报/青岛财经网(博客,微博)记者 李菁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