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较高的国民生活水平和高端的工业制造一直是德国的标签。
德国,作为欧洲最大的经济体,是公认的欧洲经济的火车头。欧洲中央银行总部就设在德国的法兰克福,可见德国在整个欧洲的地位。
然而,2020年全球蔓延的新冠疫情,却将这一切都改变了。
01 疫情之困
10月28日,德国政府因新冠疫情反弹严重而宣布,将从11月2日起至11月底进行全国封城。宣布当天,德国疾控机构公布的单日新增确诊人数为14964,是德国暴发新冠疫情以来的最高值。
然而第二轮“封城”实施已近一个月,疫情却始终未得到明显缓解。
11月25日,德国疾病控制和预防机构罗伯特·科赫研究所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德国当天新增新冠肺炎相关死亡病例已达410例,刷新了疫情开始以来的单日最大增幅!
因此德国总理默克尔当天和16个联邦州州长达成协议,将原定于11月30日解除的全国性封锁措施至少延长至12月20日,此后还有可能再次延长至2021年1月。
11月26日柏林公布的单日新增确诊人数为302人,近七日平均每10万人新增确诊数则为218.4,已达到德国政府设定的警戒值“50”的4倍以上。截至26日晚,德国累计确诊已超过100万人。当天柏林宣布将在圣诞和新年假期继续执行目前的“封城”措施,不会放松防疫力度。
面对疫情的来势汹汹,虽然政府不断加大限制措施。但相关举措却遭到了大规模的反对。11月下旬以来,柏林、莱比锡、汉诺威等城市相继爆发了多场示威活动。活动的参与者数量庞大,但戴口罩者却寥寥无几。
11月18日,近万人聚集在柏林联邦政府区和国会大厦一带,抗议新颁布的《防疫法案》“威胁公民的权利与自由”。由于抗议者拒绝离开,警方动用了高压喷水车。最终混乱导致了300多名抗议者被逮捕,10名警察受伤。
11月21日,在德国莱比锡,游行者与警察发生冲突。当天有8场抗议集会在莱比锡市中心进行。11月22日,一名示威者在柏林被捕。
当下的德国民众仿佛已经忘记了年初疫情肆虐的恐怖景象,对于自由人权的呼声和经济下行的不满都在游行中激化爆发。
11月29日,德国首都柏林疫情再度告急,三项主要新冠疫情监测预警指标中亮起两盏“红灯”。
“过去7天平均每10万居民的新增病例数”和“新冠病人重症监护病床占用率”分别超过警戒值50和25%。这也是柏林引入新冠疫情监测预警系统以来“新冠病人重症监护病床占用率”指标首次亮红灯。
柏林政府此前曾决议,一旦新冠疫情监测预警指标中有两项亮起“红灯”,就必须采取手段进行干预。
而今面对不断激化的防疫矛盾,德国政府也只能尽量两全其美,每天在控制疫情与尊重人身自由间苦苦挣扎。
02 钢铁巨头濒临绝境
不仅防疫与人权的矛盾激化,德国的经济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
德国联邦银行指出,随着新冠疫情进一步发展,德国企业破产和信贷违约情况有可能会大幅增加,预计2021年初,德国破产企业数量可能增至6000多家,其中制造业企业的生存形势尤为严峻。
而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企业之一,是德国百年钢铁巨头—蒂森克虏伯当下面临的大幅裁员和被收购的绝境。
作为德国最大的钢铁企业,蒂森克虏伯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了。克虏伯的大炮曾经在19世纪享誉世界,在洋务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二战以后,克虏伯和德国老牌钢铁企业蒂森公司合并成为了蒂森克虏伯,成为了德国重工业支柱性的产业。
就是这样一个百年钢铁巨头,如今却正在面临破产危机。
2011年起蒂森克虏伯已开始资产和运营框架的转型升级,核心为“去钢铁化”以及资产的从“重”到“轻”。然而由于欧洲经济近年来增长乏力,公司的业绩始终不尽如人意。
2019年,蒂森克虏伯的经营数据已亏损严重,2018/2019财年前三季度税后亏损达1.7亿欧元。同时还有着70亿欧元的债务和90亿欧元的退休金债务的压力。同年10月,公司宣布了未来裁员6000人的计划。
然而始料未及的疫情再次加重了公司的亏损,面对巨大债务和财务压力,今年2月蒂森克虏伯出手了其最赚钱的电梯业务,以172亿欧元的价格售予Advent、Cinven和德国RAG基金组成的一个私募财团。
但是,亏损并未就此止住。2019/2020财政年前三季度财报中显示,公司前三季度营收275亿欧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2%。而前三季度净利润亏损近20亿欧元,较去年同期亏损扩大了近10倍。
11月20日,德国蒂森克虏伯再次公告称,将在三年内裁员至10000人。而就在10月,印度裔英国商人Sanjeev Gupta旗下的自由钢铁(Liberty Steel)已发出了收购要约,要求并购其钢铁业务,也将是欧洲钢铁业有史以来最大的并购交易。
对此,德国政府已明确表示反对。但其实当前政府面对疫情已是自顾不暇,如何拯救这个百年钢铁企业的危机政府也是有心无力。
11月10日蒂森克虏伯已为近50亿欧元的援助计划与德国政府谈判,此举将也将成为该公司生存发展的关键举措,但目前援助方案仍在讨论,后续蒂森克虏伯究竟命运如何仍是未知。
03 经济危机的伏笔?
身为抗疫“模范生”的德国,此前在年初疫情蔓延时被报道控制得当,确诊患者死亡率仅为0.2%,几乎是全球最低,然而为何二轮疫情下如此狼狈?
当前数据显示,德国经济整体都在面临严重的下行危机。
据德国联邦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20年二季度德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环比下滑10.1%,同比下降11.7%,创下近50年来最大的环比降幅。不仅外贸出口出现大幅下滑造成其制造业的萎靡,家庭消费和投资的下滑也是拖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此外,当前德国IFO商业景气指数已是十几年来的最低值,下滑幅度甚至远超2008年的金融危机。
虽然今年夏季月份德国的经济数据恢复表现较为亮眼,但10月以来却已呈现明显下跌的态势,11月已由10月的92.5跌至90.7。
其中,贸易和服务业的指数下降最为严重,分别下降了4和3.1。制造业指数虽逆势上扬,订单数上涨,但企业对于未来数月的前景仍较为悲观。
此外,德国今年以来失业总人数一直居高不下,贫困率风险也持续上升。据最新出炉的德国贫困报告,有15.9%的德国人(大约有1320万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收入不到中位收入的三分之二),达到了两德统一以来的最高水平。在成年人中,三分之一的成年人都属于贫困人群,其中雇员的比例高达33%,退休人群将近30%。
而据德意志银行研究显示,当前德国边缘就业者和年轻人的平均月收入已减少了400欧元,51%的低工资收入者认为自己在经济上仅“处于勉强能生存的水平”。
面对不断下滑的经济态势,德国政府宣布2021年计划新增债务1798.2亿欧元,比此前德国财长肖尔茨(Olaf Scholz)预计的960亿欧元增加了至少640亿欧元,几乎是最初预想金额的2倍,是德国战后历史上第二大年内净贷款金额。
此前,德国央行也发出警告,在破产企业突然大幅增加的情况下,银行将承受巨大压力。银行为满足监管部门对资本充足率的要求很可能会惜贷,从而抑制经济复苏,甚至会加剧衰退。此前,德国联邦经济和能源部曾发布预测数据,受疫情影响,今年德国经济预计萎缩6.3%。
可见,当前德国政府面对的经济危机已超出想象。二轮疫情反弹下,政府如何稳定民众情绪,分配好政府资金的去向和比例,确保社会经济和就业的稳定成为了政府当下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目前全球各国都在为生存而战,德国能否快速当前经济颓势,走出金融危机笼罩的阴影呢?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