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杜蔚 每经编辑 董兴生
创意设计与生活息息相关,亦能为城市发展注入新动能。11月6日,第七届成都创意设计周正式拉开帷幕,活动持续至今日(11月9日)。
《每日经济新闻(博客,微博)》记者从活动主办方处获悉,本届设计周共吸引26个国家及地区的600余家机构齐聚蓉城,带来1.4万余件展品,总展览面积达3.6万平方米。在现场观展中,记者看到精美的手工艺品,也有来自敦煌研究院、三星堆、金沙博物馆等文博IP衍生品,还有科技范十足的汽车、医疗等领域的新锐设计。
经过数年的打磨与沉淀,成都创意设计周发生了什么变化?这里蕴藏着哪些有趣的设计元素?活动间隙,设计周参展方之一、iF国际论坛设计有限公司亚洲子公司总经理李建国接受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畅聊成都如何更好地搭建创意设计生态体系,通过创意与全球文创机构实现内通外联。
成都创意设计周需在不断迭代中成长
今年7岁的成都创意设计周,致力于打造成国际化大平台,推动文化创意转化、时尚转化、产业转化、场景转化,有效提升成都文创产业在行业的影响力及引领力。本届设计周的重要活动之一“iF成都创意设计论坛”已是第四次在成都举行,邀请了全球设计领域的知名策展机构、专家学者等共同探讨未来设计趋势及城市和产业所面临的各项挑战。
值得一提的是,“iF成都创意设计论坛”是德国iF设计奖首次在中国举办的大型国际性论坛,成都则拥有iF在海外的第一座设计中心。据悉,创立于1953年iF设计奖,是当今设计界最有知名度和含金量的奖项之一,被誉为“产品设计界的奥斯卡”。
谈及成都创意设计周这些年的变化,李建国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笑言:“已有很多、很好的内容不断呈现出来,但同时,我发现这当中还有很多有待调整的东西,当我们总结出哪些是好的或哪些是需要专注来做时,就能将活动持续、长久地办下去。”
和举办了60多年的iF设计奖相比,李建国认为,成都创意设计周还非常年轻,正在积极地做着一些不同的尝试和变化。“就如同设计方法需要发散、聚焦的过程一样,举办活动短短几年产生不了太大的效益,还需要在时间的积累中进行各种不同的尝试,逐渐找出自己的方向,并有别于其他的设计活动,形成鲜明特色。”
“成都创意产业有很大潜力,希望成都创意设计周可以在不断迭代中,寻找到自身的品牌定位,提高知名度和价值,成为创意产业和设计爱好者的聚集地。”李建国认为,设计周的一大目的就是要让创意设计产业相关的产业有机会在这里相互交流,因此必须有耐心、持续地举办。
即使进入5G时代仍离不开创新创意
创新创意是城市发展的驱动力,成都创意设计周通过汇聚全球创意精英,营造释放创造天性的新场景,试图打造具有全球影响的文化创意生态体系。
“创意不仅是每一个城市,而是每一个产业都必须重视的。”李建国认为,当下所有产业都面临创新的难题,而所有产品也都需要创意来滋养,“即使是进入5G时代,仍需要创新创意,才会有源源不断的新产品、新服务、新内容”。
在李建国看来,“不能单纯地以设计公司或设计师的产值来衡量设计所产生的价值,而是应该看到设计背后的附加值,就如苹果公司一样,领先的设计与创意为它创造了极大的价值,任何产业只要投入一小部分的好设计,就有机会收获丰厚产出。”
说回设计本身,李建国表示,“设计”这个名词在中国还是新词,因为相对来说,很多人对设计的理解并不透彻,也不了解设计真正的价值。“过去,大家说到设计可能会想到一些比较专业的词语:产品设计、视觉传达、服装设计等,但这些理解都是比较狭义的。现在,设计有很多不同的面,需要不同专业的整合。尤其是目前,我们从过去工业化时代的以物件为中心的设计概念,开始去思考以人与生活与社会为思考的设计,所以怎么透过设计思维、设计方法来解决问题或产生更多创新至关重要。”
自2014年开始举办以来,成都创意设计周已培育出了“莫西熊猫”等知名文创品牌。于成都而言,还有哪些有待挖掘的元素,可以丰富“核心IP+体验空间+衍生品销售”的文创产业链?“我认为成都可以依靠自身的文化特色、技术等优势来提升城市的创新创意。”李建国表示,自己对成都最直观的印象是熊猫和美食。“不分男女老少,熊猫是全球人都喜欢的动物;而成都是美食之都,食物本身就像设计,同样的食材,不同的厨师、不同的烹调方式、不同的摆盘就会做出不同的菜色与菜味。”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