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余蕊均 每经编辑 杨军
近期,各地陆续公布三季报,消费表现尤为引人关注。
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成都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9万亿元,同比增长2.6%。其中,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5691.8 亿元,同比下降4.7%,降幅较上半年收窄3个百分点,当月增速自8月以来连续2个月保持正增长,消费回补成效显现。
疫情之下,激发超大市场规模潜力需要比以往更有力的举措。如何提供更优质的消费体验?能否创造更多新的消费需求?这是所有城市都需要迈过的难关。
对成都来说,消费力始终是看得见的。通过实施新消费引领的提振内需行动,打造八大消费场景,开展一系列促消费活动,消费品市场已实现稳步复苏。长远来看,作为国内大循环的战略腹地和国际大循环的门户枢纽,成都还需要在更宽领域、以更大力度扩大开放,持续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进一步提升消费影响力和辐射力。
基于此,推进自贸试验区建设、用好自贸试验区平台,将成为成都提升消费竞争力的重要筹码。挂牌三年多来,成都自贸试验区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强化制度创新,吸引集聚了一批外商外资企业。特别是服务业开放带来的供给增加,国际化消费趋势日益凸显。
对标海南 吸引境外消费回流
本月初,伴随着“黄金周”火热重启,冲刺四季度的大幕正式拉开。放眼全国,海南的热度有目共睹。
数据显示,10月1日~8日,海口海关共监管海南离岛免税购物金额10.4亿元、旅客14.68万人次、件数99.89万件,同比分别增长148.7%、43.9%、97.2%。而“平均1天1亿+”的业绩增长,正是得益于《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对免税政策的进一步“加持”。
作为国内首个自由贸易港,海南的免税额度在提高、商品种类在增加,“海南购”竞争力逐步提升。与此同时,今年以来免税“赛道”消息频出,市场主体跃跃欲试,寄望开拓新蓝海——据贝恩咨询统计,2018年中国消费者的奢侈品消费总额约为6700亿元,占全球33%的市场份额,其中境外奢侈品消费高达约5000亿元——业内普遍认为,吸引境外消费回流,潜力巨大。
机遇面前,其他自贸试验区如何跟进?同为世界旅游目的地,成都又能否借助免税这张“牌”,巩固其作为西部消费中心和西南生活中心的优势,并形成新的消费增长点?
一个信号是,9月中旬,成都组团赴海南考察学习。据当地媒体报道,在三亚海棠湾国际免税城考察后,成都提出,要加快推进免税购物城项目在熊猫国际旅游功能区落地建设,招引更多具有全球资源整合能力的企业,携手打造新业态、构建新场景,助力成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9月28日下午,中国免税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免集团”)董事长彭辉一行到访成都。彭辉表示,根据中免集团对全国200多家免税店消费者的分析发现,包括成都在内的四川消费者消费能力很强,“围绕大众消费观念的改变”,中免集团将在成都打造一个以免税店为核心的城市免税综合体。
这也意味着,除了双流国际机场、天府国际机场免税店,成都市区未来将有一个可以实现免税的“买买买”空间,有助于促进消费回暖与结构升级。
值得一提的是,成都双流自贸试验区正对标海南、郑州等地的政策优势,推进跨境电商新业态体验店探索,不同于过去的“市内展示店”模式,消费者最快当天就能拿到购买的进口商品,提高消费体验,进一步吸引消费者。
制度赋能 推动跨境电商新探索
用好用活跨境电商,是成都“买卖全球”的机会,也是自贸试验区改革必须完成的任务——“推动跨境电子商务发展”作为《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中重要的改革试验任务,是助推外贸转型升级的抓手之一。
正如成都伊藤洋华堂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简称“伊藤电商”)副总经理李华所言,不仅要通过跨境电商把更多的日本商品、服务体验带给成都消费者,未来还可以把成都本地的好产品销往日本,实现双向的、流动的买卖。
2017年4月,在日本零售巨头伊藤洋华堂深耕成都市场20年后,伊藤电商在成都高新自贸试验区注册成立,成为首批“自贸试验区企业”。今年10月5日,这家中外合资公司的境外主体“香港伊藤洋华堂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取得注册许可,同时,年内还将启用自己的保税仓库,加上母公司(柒和伊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在日本的供应链优势,一套完备的体系构架将推动伊藤跨境电商业务做大做强。
“伊藤电商于2018年1月上线试运行,同年8月31日以伊藤到家、跨境为主的伊藤电商事业全面上线”,但李华在受访时特别提到,去年1月拿到“ICP许可证”后,才真正开始推进跨境业务。伊藤电商拿到的,则是四川自贸试验区内的首张ICP许可证。
虽然中间经历了较长时间,在李华看来,“第一次做,一些不清楚的地方大家都需要摸索”,而办成之后很多业务就能“张开翅膀”。他总结,ICP是基础,“如果第一步就被卡掉,上面就没办法‘搭楼’了。”
值得注意的是,这张薄薄的许可证,不只影响着伊藤电商的事业版图。成都高新自贸试验区相关负责人透露,伊藤电商取证后几天,他们收到了多家外资企业针对ICP许可证的咨询,“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外资的投资热情”。
据悉,成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已连续四年保持100%以上的高增长,成都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早前表示,今年的目标是“突破400亿元”,同时还要能够吸引100家以上优质企业和机构入驻成都,带动实现2000家以上跨境电商备案企业——在原来的基础上翻一番。
可以预见的是,制度赋能、服务升级之下,成都有望诞生更多具有竞争力的跨境电商企业,进一步丰富成都消费的内涵与外延。
优化环境 主动融入双循环新格局
自贸试验区作为一块“试验田”是一个制度创新场所,成都正不断提升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有序安全便捷流动。一个例子是,随着大型连锁食品经营单位实施食品经营许可“申请人承诺制”的落地,事后监管取代现场核查,流程大幅压缩,效率明显提升。
去年8月8日,成都星巴克咖啡的东方新希望天祥分店领到了成都高新区颁发的首张《食品经营许可证》。该店负责人表示,“按照原来的流程大约要等一个月,现在当天就拿到证了。”这种时间上的直观变化,为企业经营提供了极大便利。
有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星巴克在成都拥有约120家门店,目前已增至163家,进一步巩固了“中西部地区门店数量最多”的城市格局。
不久前,备受关注的成都SKP项目在成都高新自贸试验区登记成功,不到半小时就领到了营业执照。职能部门通过服务前置、主动作为,为企业“安家”减去了后顾之忧。
而崭新的“成都华联(SKP)百货有限公司”是成都交子公园商圈引进的重点商业项目,有望成为成都市场首个营业额破百亿的单体项目,更被寄望改写成都“单中心”的消费结构,对成都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具有重要的示范带动意义。
对成都来说,全面提高竞争力,在世界城市体系中站稳一席,还需要加快构建链接全球的亚蓉欧陆海空联运战略大通道,建立全球供应链体系,推动自贸试验区协同开放、综保区提质增效、开放口岸拓能升级,加快建设改革开放新高地。
一个明显的变化在于,这座“航空第四城”正在加快补足航空枢纽货运短板。
成都双流自贸试验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为应对疫情导致的国际航空运力紧张,新开通了成都至东京的全货机航线,稳定运行芝加哥、布鲁塞尔等9条全货机航线,有效满足了重点产业和企业对国际航空供应链的需求。
下一步,将围绕“两场一体”运行新格局,通过“打码头”加快布局全货机航线网络,吸引货运航空公司及航空物流产业链企业集聚落地,推动航空货运和外贸产业高质量发展。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