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按下“加速键”,对外开放的广度、深度持续升级。
4月1日起,国内证券公司、公募基金管理公司正式取消外资股比限制,外资持股公募基金管理公司比例放宽至100%。同一天,海外资管巨头贝莱德递交公募基金管理公司设立资格申请。8月底,贝莱德率先拿到外资全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牌照。此外,路博迈、富达亦已递交设立公募基金公司申请。多家外资机构瞄准国内公募市场,正跑步入场。公募基金业迎来内外资机构同台竞技的新时代。
对此,国际权威媒体彭博社(Bloomberg News)表示强烈关注,并进行详细报道。报道称:从贝莱德(BlackRock Inc.)到先锋集团(Vanguard Group),全球资产管理公司被中国3.4万亿美元公募基金业所创造的财富吸引,纷纷入场。然而,他们现在了解到,中国市场的竞争有多么激烈。据晨星公司(Morningstar)和彭博社(Bloomberg)汇编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有外资背景的公募基金面向散户募集了4,700亿美元,募资额仅为国内本土公募基金(9,670亿美元资金)的一半。在今年募资规模最大的10只基金中,外资公募基金仅占两席。
面对激励竞争,中国本土公募基金公司先发优势明显。在分销渠道上,直播平台作为新兴基金分销渠道,正在崛起,并与银行分销网络相抗衡。国内机构显然更善于利用社交媒体和KOL的影响力,在支付宝等平台上推荐基金并进行投资者教育,以提升认知度。在投资能力上,本土公募基金今年的表现几乎与外资基金一样好,这意味着寻求在华扩张的美国、欧洲和日本公司需要更加努力才能脱颖而出。
外资资管在中国开展公募业务将面临多方面的挑战。对此,晨星中国(Morningstar China)分析师Chloe Qu表示:公募基金业务在中国的竞争日益激烈,不仅在投资方面,同时也体现在分销能力和人才吸引留存上。中美之间的紧张局势不断升级,加上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减缓了外国资产管理公司对本土合资企业股份增持的进度。这可能会加大吸引或留住优秀投资经理的难度。此外,稳定是外资合资企业面临的关键挑战之一,特别是对那些可能会经历股权变动的企业。随着外资对本土合资企业的控制权增加,将导致管理层变动,这可能会导致一些员工流失。
洪泰财富首席执行官鲁海洋表示:全球资产管理公司在选择基金销售渠道上过于严苛,这使其很难与国内新兴网络平台达成合作,扩张上受到掣肘。此外,从基金分销渠道上看,外资管理的公募基金在管理团队及市场排名上对投资人吸引力不强。在一个双向选择的市场中,其市场规模很难在短时间内快速增长。
未来,随着更多外资机构的不断涌入,市场竞争主体增加,公募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内资、外资公募机构或将保持差异化竞争、多元化发展格局。解决“水土不服”,实现管理经验和投资理念本土化将成为外资公募的“必修课”。而对内资公募机构而言,学习外资公募的投资经验和成熟体系,适应国内国情推出创新型产品,为各类投资者提供更成熟专业、更丰富的投资选择,亦将成为其重要课题。
本文数据来源:彭博社新闻报道
声明:本资讯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本公司已力求报告内容的客观、公正,但对相关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资讯中的观点、结论和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