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年实际吸收外资将创下历史新高的时点上,上海提出了一个新的目标——打造亚太投资门户。
12月28日举行的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商务委主任华源表示,预计今年全年实际吸收外资将首次突破20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下一步要推进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努力打造高能级市场主体集聚、高标准投资促进体系健全、高水平服务系统集成的亚太投资门户,为上海成为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提供更大助力。
华源称,上海将着眼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大力吸引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高附加值服务业来沪投资。同时实施“总部增能行动”,创新资金管理、境外融资、数据流动、人员出入境等方面的功能性政策,打破人才、创新资源等要素跨境流动瓶颈障碍,鼓励跨国公司在上海设立亚太总部、全球总部和全球研发中心,进一步提高全球资源配置能力。
1~11月,上海实到外资金额190.35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8%。第三产业实到外资179.33亿美元,增长11.2%,占比仍然是三次产业中最高,达到94.2%。其中,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以及批发和零售业实到金额分别为21.83亿美元、34.12亿美元和24.01亿美元,分别增长82.6%、23.1%和21.3%。
外商投资企业已经成为促进上海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创造了上海全市超过1/4的GDP、1/3的税收以及1/5的就业岗位。
12月17日,上海市副市长宗明赴市商务委调研明年全市商务工作思路时表示,要继续提升总部经济能级,深入研究世界经济变革过程中资源流动的新动向,在跨国公司变革重组中抢抓新机遇,把握新机会,引入更高能级的总部,要更好地融入改革开放大局。
上海更重要的目标是着力打造新时期外资首选地。“上海将主动对接RCEP,同时瞄准更高水平的CPTPP,加快推进全方位高水平对外开放。”华源称。
华源表示,上海要增强开放门户枢纽功能,上海的大门必将越开越大。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上海未来开放的重点将会对标全球最高标准的经贸规则、更好地对接RCEP,更大力度同时有序地推进服务业领域的扩大开放。
“特别是抓住上海自贸试验区及临港新片区、虹桥商务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等重点区域加快建设和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等机遇,积极推动银行、证券、保险、期货、信托投资、资产管理、信用评级等金融领域率先开放,有序推进电信、互联网、医疗、交通运输、文化、教育等领域扩大开放。”华源称。
金融开放方面,上海市金融工作局副局长葛平表示,上海一直是外资金融机构来华展业的首选之地,无论是数量还是业务规模,上海始终稳居全国第一。
数据显示,总部在上海的外资法人银行占了全国的一半左右;法人银行的资管资产规模占全国80%以上;资产规模排名前十的全球资管机构在上海都设有机构;全国32家外商独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有29家设在上海;上海外资保险机构数量和原保费收入占全国一半。
随着中国金融开放的推进,今年以来,首批新设的外商控股合资券商、首家外资控股的合资理财公司也相继在上海开业;首家外商独资的公募基金和其他外资控股的合资理财公司、外资控股的合资券商先后获得监管部门的批筹。
“其他一系列开放项目也已经在紧锣密鼓地筹备过程中。”葛平称。
未来上海将朝着具有更强的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金融中心迈进,吸引更多外资金融机构落户上海,进一步加强上海金融对外开放,提高外资参与上海的金融市场。同时将支持更多在沪外资金融机构扩大业务范围,申请包括银行间债券市场承销资格,证券基金托管资格以及非银业务等资格,拓展业务范围,提升外资活跃度和主动性。
“上海将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贴近投资者和企业需求,探索实施高标准国际投资贸易通行规则,推进从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拓展。”华源称。
扫二维码 领开户福利!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