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A股37只银行股全线飘红,而“宇宙第一行”工商银行更是录得5.89%的涨幅,创历史新高,成为护盘主力之一。
近5个交易日以来,工行股价最高时涨幅一度达11.68%,于这家市值近两万亿的巨头来说,实属难得。
宇宙行暴涨背后,有何逻辑?
逻辑一:贷款利率回升
11月26日,央行发布《2020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9月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5.12%,较去年12月下降0.32个百分点,但较今年6月环比上升0.06个百分点。
其中,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票据融资加权平均利率、个人住房贷款加权平均利率,9月三项数据分别为5.31%、3.23%、5.36%,较去年12月分别下降0.43、0.03、0.26个百分点,但较今年6月分别环比提升0.05、0.38、-0.06个百分点。
分析人士指出,贷款利率回升6bp,利率上行拐点,对银行股有利,对策略思维配置行业也很有参考意义。
对银行来说,收入主要来源为息差,即贷款利息收入与存款利息支出之间的利息差。在存款利率基本不变的情况下,贷款利率回升,意味着银行赚钱效应更加显著。
工行三季报显示,其净息差为2.10%,较1-6月-3bp,(H1较Q1下降7bp),息差下降幅度放缓。
逻辑二:实体经济修复
实体经济层面,10月工业企业累计利润增长实现由负转正。11月2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10月份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28.2%,增速比9月份加快18.1个百分点。1—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50124.2亿元,同比增长0.7%,1—9月份为下降2.4%,累计利润同比增速年内首次由负转正。
我们国家所有的商业银行,都是为了满足日益增长实体经济发展需要而创设的,与实体经济水乳交融,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今年突发的疫情给实体经济以重创,各行各业都经历了历史至暗时刻。而银行也当仁不让,成为实体经济的“及时雨”。
今年前10个月金融系统通过降低利率、中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和普惠小微信用贷款两项直达工具、减少收费、支持企业进行重组和债转股等,已向实体经济让利约1.25万亿元,预计全年可实现让利1.5万亿元目标。
国信证券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剑认为,疫情结束之后,货币政策、监管政策逐渐正常化或常态化,抗疫期间的行政指导等特殊政策也在慢慢退出,银行业的经营环境有所改善的。货币、监管、财政等政策逐渐正常化,有利于银行经营,明年会体现在业绩反转上。
逻辑三:银行有望迎来估值修复行情
兴业证券指出,2020年(至今)是银行业在过去10年内表现最弱的年份之一,绝对收益在2010至2020年区间内排不进倒数前三,但相对收益却是过去10年来的最差水平。不平衡的风格及银行自身基本面的后周期性,共同导致了银行板块今年较差的相对收益。
中原证券银行业2021年投资策略指出,下半年以来,逻辑重心已由对新冠疫情及向实体让利的不确定性的担忧切换至对基本面向上修复的乐观预期。
认为2020年四季度至2021年,行业向上逻辑或将进一步强化,盈利和估值的修复的范围有望进一步扩大。随着银行基本面改善由点到面,板块结构性行情有望扩大,低估值次优标的中小银行和国有行有望获得明显的估值修复。
“宇宙行”工行有望迎来新一轮股价爆发。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