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蒋牧云 张荣旺 上海 北京报道
近日,工信部通过官方微信“工信微报”通报下架60款侵害用户权益的APP,上海万达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达小贷”)运营的APP“快易花”赫然在列。
近年万达集团旗下的金融版图不断萎缩,商业保理、财富管理、企业征信等业务运营主体均已注销或转型至其他业务,此外,还有多家金融子公司传出转让的消息。
曾经作为“万达第四次转型的关键”板块,究竟缘何没落?关于旗下各子公司注销的原因以及未来金融业务的发展规划等,《中国经营报(博客,微博)》记者向上海万达网络金融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达网络金服”)致电并发去采访函,后万达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对此不予置评。
未按要求整改被下架
目前,记者通过安卓系统的应用市场已无法搜索到快易花APP。据此前工信部通报显示,快易花APP存在“违规收集个人信息,超范围收集个人信息,APP强制、频繁、过度索取权限”等问题。
然而,在工信部公示后的近半个月时间里,快易花尚未按照要求完成整改。工信部表示,已将其进行下架处理。后续,工信部还将对未严格落实管理主体责任的部分应用商店及移动应用分发平台、存在违规收集用户个人信息行为的SDK企业,依法严厉处置。
天眼查信息显示,快易花APP的运营方万达小贷成立于2016年,注册资本10.5亿元,实缴资本5亿元。作为万达旗下网络小贷公司,由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控股,持股比例为80%,万达网络金融和大连万达商业管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分别持股12.86%、7.14%。
此外,万达旗下还有2张互联网小额贷款牌照,分别为广州万达普惠网络小额贷款有限公司、重庆万达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分别运营APP“万达普惠”“万达贷”。此次快易花中的问题在其他APP中是否也存在?关于快易花目前的整改状况,未能及时整改的原因,以及收集的个人信息用作何用等问题,万达方面未给予正面回应。
创道投资咨询合伙人步日欣则告诉记者,通常情况下,所有APP只能索取与其功能相关的用户信息,而且必须在用户许可情况下。涉及到用户隐私数据,必须经过用户许可,比如通讯录信息、位置信息、麦克风和摄像头使用权限等等。而往往大部分APP,都在索取超过其功能需求的用户数据,而普通用户也疏于鉴别,一概授权许可,导致很多APP超范围获取用户数据。对于用户的隐私数据,不同的机构侧重点不一样,都希望通过获取的隐私数据,来推动自身业务发展。
那么,如果不通过APP获取,机构是否有其他渠道获得这些信息?步日欣表示,用户隐私数据目前处于高压管控状态,基本上切断了通过正常渠道获取用户隐私信息的途径。商业机构想要通过大数据构建用户画像,除了依据自身客户积累的数据,其他只能通过一些公开数据(互联网、工商、诉讼等),或者与电商平台、社交平台等拥有丰富用户数据的平台合作,拿到一些脱敏的数据。
也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通常自身拥有平台或生态的机构除了公开数据之外,往往也愿意通过自身平台对客户数据进行分析,一方面节省部分成本,另一方面数据更真实,有助于大数据画像。
金融板块收紧
万达金融布局其实很广泛,囊括了投资、支付、网络小贷、征信、私募基金等业务板块,包括大连万达(上海)金融集团有限公司、万达网络金服、万达财富金融有限公司(已更名为万达数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达财富”“万达数金”)、上海新飞凡电子商务、万达征信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达征信”)、上海迈外迪网络科技等。
根据天眼查,万达网络金服和大连万达(上海)金融集团有限公司先后成立于2015年3月和2016年11月,正是万达集团发力金融业务的时候。2015年下半年,王健林曾接受媒体采访表示:“将来万达文化集团的总市值和收入跟万达商业有得一比,甚至有超过的可能,但我认为万达金融将来比这两家都大。”
但如今,其金融板块陆续注销和关闭。2019年12月,万达征信因业务调整,主动申请退出企业征信业务备案,央行上海总部决定注销其企业征信业务经营备案。今年8月,万达财富更名为万达数金,原经营范围中金融信息咨询、提供金融中介服务、接受金融机构委托从事金融外包服务等,均已不在。今年9月,上海万达商业保理有限公司注销清算。
万达金融版图缘何逐步萎缩?
IPG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告诉记者,万达做金融业务的本意应在于立足自身的实体构建协同效应,形成万达的特色金融以维护金融板块的竞争力。但万达金融始终未能与万达实体板块形成足够的协同效应,反而引发两个业务板块的相互消耗,这也是万达连续注销金融牌照和关闭金融板块的真正原因。
人民大学重阳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衍行也表示,万达的不动产、影视等业务板块,已经蒙受多重冲击,这些产业盈利性欠佳,负债偏大,已经归入传统产业。对金融产业而言,上述业务已经无法为其添砖加瓦。
王衍行还认为,万达金融产业举步不前的原因还有很多,比如对金融股权、金融投资的把控宽松软,导致投资效益不高;对实体经济,居住地产与商业地产的理解有偏差,投资方向骑虎难下,影响了金融板块,主业与金融业难以形成协同效应。最终,由于国内外形势发生重大变化,万达金融发展错失了大量良机。
但万达的金融梦还未结束。记者注意到,在近期万达财富更名为万达数金的同时,其经营范围也进行了变更,新增了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信息技术咨询服务、数据库服务、数据库管理等,似有将金融技术对外输出的意味。
不过,在金融科技已经快速发展多年的情况下转向,万达原先的技术积累有哪些,又如何与已经占有市场份额的主体进行竞争?本报记者将持续关注。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