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养老目标基金加入市场已有两年,此类基金的规模和持有人正在缓慢增长,目前,仍有产品在源源不断获批和发行。证监会最新基金募集申请表显示,两只养老目标基金出现在了简易程序审查列表,并均已获得受理。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截至10月21日,市场已成立的养老目标基金接近100只(份额合并计算),目标风险和目标日期策略几乎各占一半,另有4只基金还处于募集状态。根据可统计的数据,二季度末总规模已经突破400亿元。
结合海外养老投资市场发展来看,长期投资理念将会是这类基金未来做好投资者教育的重点方向,从规模和数量上看,还将会有更大扩容空间。
开启简易审查程序
近日,证监会官网最新发布的基金募集申请表显示,有两家公募基金申报的养老目标基金获得受理,分别是兴证全球安享稳健养老一年(FOF)和华夏养老2055五年(FOF)。
简易程序公示表显示,上述两只养老目标基金分别于9月30日和10月9日受理。申请核准公示表通常有“简易程序”和“普通程序”,按照规定,基金按照简易程序注册,注册审查时间不超过20个工作日,普通程序注册审查时间不超过6个月。
据某位大型公募人士介绍,审查程序仅仅与审查时间有关,与基金获批概率并无关联。
自2018年首批养老目标基金出现在申报表,并陆续于同年下半年成立后,后续又有多家基金公司申报养老目标基金。除了头部和大型基金公司积极发行了多只此类产品外,中小型基金公司也相中了这片蓝海。
截至10月21日,存续的养老目标基金数量已经达到96只(份额合并计算),除去今年下半年新成立的9只和还在募集期的4只外,二季度末总规模已经达到402.28亿元。二季度末规模超过10亿元的养老目标基金共有8只,最高规模达到58.59亿元。此外,还有一些基金采用发起式运作,最新规模不足亿元。
从收益情况来看,截至10月20日,除今年新成立的养老目标基金外,可统计的养老目标基金成立以来平均收益率为19.64%,有27只基金收益率超过30%,最高收益率为50.52%。
整体规模增长偏缓
备受关注的养老目标基金加入公募大家庭已有两年之久,其业绩和规模的稳健增长也获得了业内的一部分认可。
基金豆资深分析师孙龙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内养老目标基金无论从数量还是规模上,最近两年都有所增长。说明养老目标基金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投资者的认可。但投资者对养老基金认可的程度有限,基金规模的增长也相对较慢。从收益上来看,由于最近两年属于牛市行情,因此,绝大多数的养老目标基金的收益都还不错。至少当前看,是为投资者实现了资产增值的目标。”
中国量化投资学会理事长丁鹏也对记者表示,养老目标基金近两年的发展,正好赶上这轮市场行情的较好趋势。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国内发展养老目标基金也是大势所趋。中汇润生首席特约研究员吴昊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未来几代人对于补充性养老金的需求和必要性上升,特别是中国20世纪70、80年代的婴儿潮一代让未来养老人群基数上升。
据悉,我国养老体系主要有三大支柱构成:第一支柱为基本养老保险;第二支柱为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但这部分中,企业年金覆盖率存在明显不足,而职业年金仅适用于机关和事业单位职工;第三支柱则是个人养老金,而公募发行的养老目标基金就是其中主要载体之一。
吴昊认为,目前证监会对于该类产品的审批趋向简化程序,预计未来随着网络金融发展,投资者教育跟进,以及补充养老意识提升,该类基金产品会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自2018年推出以来,养老目标基金总体规模偏小,并没有受到投资者大力追捧,主要原因可能是该类基金投资周期比较长,封闭期通常在3年甚至5年以上,但以长期投资逻辑来讲,这类基金可以考虑做终身长期投资,它应该可以拥有长达30-40年的投资周期,更符合“养老”的理念。
但目前来看,养老目标基金很难做到更长远的投资周期。董登新认为,这也需要投资者教育工作进一步完善,加强投资者对公募基金的信任。
养老投资需长期验证
早在国内养老目标基金推出之前,海外多个国家早已建立较为成熟的养老投资体系。比如,澳大利亚和美国,这两个国家的养老基金管理模式与国内养老目标基金较为相似,二者此前均有推出与国内目标日期和目标风险类型相似的基金,并且深受投资者欢迎。
孙龙认为,与海外市场相比,国内养老目标基金还存在以下几方面不足和进步的空间:
第一,国内资产种类相对较少,目前主要是以股票和债券为主,未来资产还是要往多样化方面发展。当然,这与我国资本市场的建设有关。
第二,市场认可度还有待进一步提升。这与投资者对养老目标基金的认知、投资观念的成熟有关,是一个相对长期的事情。
第三,投资策略需要有较强的区分度。目前养老目标基金与普通的资产配置类FOF的区分度不大,养老目标的特征不够明显。
吴昊认为,各个国家的养老体系有差异,在中国特有国情和制度下,目前开始养老和即将养老的退休群体主要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相较之下,美国更重视个人养老,通过401K计划提供最基本的国家层面和企业层面的养老金,而最主要的就是个人通过401K的账户,自主进行证券投资,并且可以减免相关税费。
吴昊分析称,除了401K,美国还有类似国内养老目标公募基金(共同基金),这类主要是生命周期基金(TDF),自上世纪90年代发展至今已有30年。TDF产品的数量和规模、投研实力均不俗。
结合国内市场环境,吴昊认为,国内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加上智能手机渗透率极高的特点,借助互联网来发展补充养老产品,并且结合低门槛的普惠金融,这点应该是国内特有的优势。
董登新认为,国内养老目标基金要想得到较好口碑和认可,可能也要像国外市场一样,需要经历一个长时间的验证过程。
未来将有更多投资者
养老目标基金自诞生以来便被寄予厚望,这类产品一直是被看作市场更为长期的“活水”资金。
孙龙看好这类基金的整体发展。他认为,随着我国资本市场逐渐成熟、投资者投资理念日益成熟、人口老龄化趋势等,养老目标基金会被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所接受,整体规模也会有较快地发展。
董登新认为,未来衡量养老目标基金业绩的标准要从长期来看,不能只看单个年度或季度的业绩表现,而投资者对养老目标基金的长期投资理念需要逐步建立信任,关键在于基金的长期收益率能否维持在高于市场平均收益率的水准。
除了个人投资者是主力外,丁鹏认为,未来养老目标基金依靠的主流可能还是企业年金或者机构资金等,这部分资金以委托的方式来做养老目标基金投资,这需要更多为员工考虑的企业管理者意识到这类基金长期投资的重要性。
扫二维码 3分钟开户 紧抓股市暴涨行情!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