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井鑫 北京报道
9月14日,中国银保监会七部门负责人就银行保险业的运行情况召开了通气会,详细介绍了当前银行业保险业在普惠金融、制造业贷款及不良资产处置等方面的成绩。同时,针对三年来金融乱象治理,银保监会披露已经累计处罚机构8818家次,处罚责任人员超过万人达到10713人次,罚没合计72.4亿元。2020年监管的主要工作将以金融乱象“回头看”为主,防止乱象的死灰复燃。
统信部:新提拨备1.4万亿
银保监会统信部二级巡视员刘忠瑞表示,当前,银行业保险业运行平稳、风险可控,主要经营与监管指标处于合理区间,风险抵御能力保持较强,服务实体经济力度持续加大。
数据显示,8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境内总资产303.6万亿元,同比增长10%。其中,各项贷款172.7万亿元,同比增长13%。银行业金融机构境内总负债278万亿元,同比增长10.1%。其中,各项存款193.9万亿元,同比增长10.8%。保险公司总资产22.3万亿元,同比增长13%。
在贷款投向上,银行业前8个月各项贷款增加15.2万亿元,同比多增3万亿元,信贷资金重点投向制造业、基础设施、科技创新、小微、“三农”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其中,制造业贷款增加1.8万亿元,增量较过去四年总和还多1092亿元。基础设施建设、批发零售业贷款增加2.7万亿元、1.7万亿元,同比分别多增8192亿元、7318亿元。银行保险机构新增债券投资约7万亿元,有力保障了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以及企业债券融资。
在资产质量方面,8月末,银行业境内不良贷款余额3.7万亿元,较年初增加5041亿元,不良贷款率2.14%,较年初上升0.11个百分点。同时,银行业加大不良贷款处置核销力度,前8个月共核销不良贷款7302亿元,同比多核销963亿元。银行业加大拨备计提力度,前8个月新提取拨备1.4万亿元,同比多提取2615亿元,目前拨备余额达6.5万亿元,拨备覆盖率176.5%,具备较强的信用风险抵御能力。
普惠金融部:金融业务一定要持牌经营
银保监会普惠金融部副主任冯燕称,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是打赢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的首战,专项整治工作已经历时4年,银保监会会同相关部门持续高效推进整治工作。
据介绍,截至2020年8月末,全国在运营网贷机构15家,比2019年初下降99%;借贷余额下降84%;出借人下降88%;借款人下降73%。机构数量、借贷规模及参与人数已连续26个月下降。网络借贷领域风险持续收敛,专项整治取得了实质性成效。
但是,她认为,网贷整治虽然取得了决定性进展,但依然要充分重视整治工作的复杂性、严峻性,后续工作时间紧、任务重,难度更大。剩余在营机构“三降”工作进展缓慢,后续处置困难很大。停业机构处置任务仍然艰巨,“退而不清”“退而难清”问题突出,风险化解仍需要做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
冯燕表示,银保监会正在研究建立互联网金融监管长效机制。中央有关部门将充分总结互联网金融和网络借贷专项整治经验教训,坚决落实“金融业务一定要持牌经营”的要求,与各地共同研究制定非持牌机构非法金融业务监测预警、早发现早处置机制,从源头上防范互联网金融风险。
公司治理部:有序清退“问题股东”
银保监会公司治理部一级巡视员邓玉梅表示,加强公司治理监管是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的重要抓手,也是做好市场乱象整治工作的重要基础。近年来,银保监会紧紧把握公司治理监管在银行业保险业监管中的核心定位,持续完善公司治理规制,不断强化公司治理意识,深入开展股权和关联交易乱象专项整治工作。
邓玉梅表示,监管持续对股东股权和关联交易重点领域开展专项整治。以中小机构为重点,严厉整治资本不实、股权代持、股东违规干预和不当利益输送等违法违规行为。2020年为巩固前期专项整治成果,开展专项整治“回头看”,进一步排查“资本不实、股东不实”的违法违规行为。
据了解,监管开展专项整治工作开展以来,陆续清退、从严处罚和公开通报了一批严重违法违规股东,震慑效应初步显现。在部分机构风险处置化解过程中,把清理违规股东股权作为重要抓手,有序清退问题股东,确保机构风险处置工作有序推进。
据介绍,下一步监管将加快弥补公司治理监管制度短板,将制定或修订银行保险机构公司治理指引、大股东行为监管指引、董事监事履职评价办法等重要公司治理监管规制,促进银行保险机构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实体经济,打赢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
银行检查局:2020年金融乱象“回头看”
银保监会银行检查局副局长朱彤表示,经过持续深入的乱象整治,银行业生态得到积极净化,重点领域风险化解取得突破,银行业审慎合规运行的氛围进一步稳固,乱象整治工作达到预期目标。
据介绍,自2017年以来,监管对于金融乱象治理工作进行了科学规划,有序推进。2017年“全面排查”,依法查处了一批大案要案,对市场形成了有力震慑。2018年“靶向治疗”,深化整治八大领域顽疾,全面遏制乱象高发多发势头。2019年“标本兼治”,精准聚焦公司治理、宏观政策执行、信贷管理、影子银行和交叉金融业务、重点风险处置等五大重点领域,直击乱象根源,推动强内控促合规建设。2020年“回头看”,检验前期整治成果,看违法违规是否明显遏制,看内控合规机制是否健全管用,看实体经济是否真正受益。
朱彤表示,前期不少银行保险机构悖离审慎经营理念,资金层层嵌套、脱实向虚,金融资产盲目扩张,影子银行与房地产泡沫、地方隐性债务、非法互联网融资等交织,风险隐患一度非常严重。当前资金面相对宽松的背景下,高风险影子银行有可能死灰复燃、粗放经营盲目扩张有可能卷土重来。只有坚持不懈整治乱象,压降高风险影子银行资产,依法严厉打击资金空转和违规流入限控领域,才能把金融资源更多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和实体经济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消保局:侵权乱象六个突出问题
银保监会消保局局长郭武平表示,2019年10月至12月,监管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银行保险机构侵害消费者权益乱象整治。在此次专项整治中,通过对产品设计、销售、内部管理、与第三方机构合作、理赔、互联网保险等多个领域的51类问题开展排查整治,主要发现了六个方面的突出问题,涉及到银行理财、信用卡、信托、消费金融、保险等方面。
据介绍,银行理财和信用卡乱象较多,理财承诺保本高收益,信用卡过度营销分期业务;银行与第三方机构合作问题凸显,特别是第三方科技平台引流又收费,加大客户融资成本,有些还存在暴力催收的问题;信托产品嵌套复杂,未严格认定合格投资者,信息披露不充分;个别消费金融公司息费率过高,个别银行贷款强制搭售保证保险,均致使其部分客户资金综合成本超过24%,接近30%;保险误导销售仍是顽疾,销售人员夸大保险责任或收益,隐瞒保险合同重要内容。特别是互联网领域问题多发,信息披露和风险提示不到位;部分产品过于复杂使消费者无法理解,及过度收集个人信息等问题,特别是一些新型产品如手机碎屏险,航空延误险等,虽然金额小但是频率特别高,相应地纠纷也多。
他表示,为切实维护银行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银保监会重拳出击,通过集中开展侵害消费者权益乱象整治、专项检查、投诉核查组合拳,2019年度督促银行保险机构真金白银清退、赔付消费者40.92亿元,其中通过整治消保乱象清退、赔付23.97亿元,通过现场检查清退、赔付10.7亿元,通过投诉督查整治漠视群众利益清退、赔付6.25亿元。
大型银行部:国有大行竞争力显著增强
银保监会大型银行部主任王大庆表示,我国银行业持续深化改革开放,不断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国有大型银行一直走在高质量发展前列,经营效率取得长足进步。近期,监管选取了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名单中的17家进行比较分析,其中包括我国工、农、中、建四家银行,以及美国、欧洲、日本13家国际大型银行。对比发现,我国大型银行竞争力显著增强,与发达国家大型银行差距明显缩小,经营效率基本相当。
同时,大型银行成本管理优势明显。2019年,我国四家大行平均成本收入比为27%,即平均每产生100美元收入,仅需花费27美元成本,该指标不到相关国际大型银行的一半。
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方面,大型银行的成效显著。2019年末,我国四家大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6.45万亿元,其中单户授信1000万元以下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44万亿元,近两年平均增速达42%。2019年,我国四家大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为4.70%,信贷综合融资成本下降了1.37个百分点。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布报告显示,中国中小企业贷款增速领先绝大多数国家,2009~2017年,中国中小企业存量贷款增长了2.4倍,持续破解小微企业贷款难的世界性难题。
(编辑:朱紫云 校对:翟军)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