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广东将再加码金融产业布局,提升发展水平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作为金融产业大省,广东正在进一步提升金融业的发展水平。
11月21日,第一财经记者从国际金融论坛(IFF)第17届全球年会上获悉,广东正在考虑在本省编制的“十四五”规划中,增加金融业相关内容的权重或单独成为章节。
事实上,不仅仅是广东,就全国来看,金融业的地位日趋凸显,11月初,《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公布,对金融领域发展做出若干部署,全文共16次提及“金融”,成为高频词汇。
数据显示,金融业正在成为广东GDP的主要支柱产业。今年前三季度,广东金融业实现增加值7484.5亿元,占GDP的比重近9%,同比增长9.2%,为九大主要行业中第一正增长产业,拉动GDP增长0.8个百分点,对经济正面增长起重要的拉动作用;实现税收2895.5亿元,增长14.9%,占全省税收收入六分之一。
广东全省新增社会融资规模3.45万亿元,占全国九分之一;新增信贷2.3万亿元,占全国七分之一,均居全国首位。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持续推进,其已成为广东提升金融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支点。
5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下发《关于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意见》。广东迅速落实,将其政策措施细化为80项工作任务,截至目前,已经有71项落地实施。
其中包括广州多年来努力争取的广州期货交易所,筹备组已于10月9日正式挂牌,目前正在全力推动建设,年底之前有望正式开业挂牌。与此同时,广东还将强化政策支持、人才及机构引入,积极打造完善的期货产业链。
至此,广州期货交易所将与深交所遥相呼应,分别对应证券市场和衍生品市场。
广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志英在国际金融论坛(IFF)第17届全球年会上表示,广州期货交易所的成功设立,不仅进一步完善了我国资本市场体系的建设,也将助力粤港澳大湾区掌握金融商品和大宗商品的定价权,极大提升广东乃至全国的大宗商品战略安全,同时围绕广州期货交易所将聚集一批银行、证券、基金、期货公司等金融机构及总部企业,增强广州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另外,“跨境理财通”等重大改革事项的细化落地方案也正在加快制定。
依托广东自贸区广州南沙新区片区、深圳前海蛇口片区、珠海横琴新区片区,金融创新持续涌现,为实体经济注入源源动力。一系列“金融+”快速成长,如“金融+科技”、“金融+制造”、“金融+贸易”、“金融+海洋”等,由此形成大金融体系。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