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论
在今年这个疫情防控常态化的特殊之年,确保流感疫苗“供得上”、民众“不焦虑”,尤为重要。
据报道,近日,全国多地出现流感疫苗“一针难求”现象,部分地方预约接种成为一件“看人品、看运气”的事,而在媒体对多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的随机采访中,均被告知只能排队等号,不清楚何时能排上。预约爆棚,求“苗”无门,部分民众只好寻求黄牛帮助,甚至就连黄牛也感叹,“最近疫苗太紧俏,极度供不应求”。
今年流感疫苗接种率猛增,其实是早在几个月前就可以预见的现象。从民众的角度看,单纯和散发的流感虽不可怕,但流感与新冠肺炎的症状部分相似,两者混杂在一起极难鉴别,一旦如此,不仅个人大费周折,还会让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承受压力。从积极层面看,流感疫苗从往年接种率不到2%,到今年“一针难求”,无疑是民众防疫意识提升的体现。
相关部门当然也乐见这种积极变化。无论是《全国流行性感冒防控工作方案(2020年版)》,还是《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0-2021)》,近期出台的这些文件,都与民间高涨的接种热情同频共振,“降低重点人群流感疫苗接种费用、提高儿童接种率”等举措,更是用经济手段鼓励接种。若没有出现其他变数,今年的流感疫苗接种,或许可以打一场漂亮的“官民配合”防疫战。然而,流感疫苗供应这个关键环节若出现差错,就可能打乱一手合力防疫的好牌。
当然,从以往经验来看,目前尚处于接种黄金期的早期,现在对全年流感疫苗供应情况作出判断为时尚早,不排除国庆中秋长假过后,流感疫苗紧缺现象得到大幅缓解。
但即便如此,当前出现“一针难求”和黄牛热炒等现象说明,纵使流感疫苗供应最终有保障,及时的信息发布也并非多余。流感疫苗的产能如何,供不应求现象何时能够得到化解,这些疑问,都需要有权威声音及时全面地告知民众。毕竟,只有打消流感疫苗“一针难求”的焦虑情绪,才能呵护民众的接种热情。
更要看到,“疫苗紧缺”是近两年来屡屡出现的高频词,不仅流感疫苗等二类疫苗紧缺,百白破等一类疫苗供应紧张或断货也时有耳闻。究其原因,首先是长生生物疫苗事件出现后,部分疫苗生产企业被列入严控对象,整改与提升需要一个过程,在此期间,疫苗产能必然会受到影响。此外,《疫苗法》出台,对疫苗实施全过程、全环节、全方位实施严管,也导致批签发速度下降。此次流感疫苗供不应求,就或多或少存在这方面的原因。
作为公共卫生与健康的重要支柱,疫苗离不开民众的信任,而流感疫苗“供得上”的美好结果,也需“不焦虑”这个过程作为必要陪衬。尤其在今年这个特殊之年,确保疫苗“供得上”、民众“不焦虑”,更显重要。
因此,对于目前流感疫苗“一针难求”的现象,治标之策是通过及时的信息发布,来减少民众焦虑情绪、堵塞黄牛炒卖的漏洞,避免公众利益受损。标本兼治,则需将流感疫苗的生产与供应,放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背景下统一布局,在疫苗分配、接种顺序等方面做好调配,使现有资源发挥最大效力。
而国内疫苗的长远治本之策,则需对疫苗产能与疫苗批签发制度等进行综合审视,力求严管之下也有高效率,确保疫苗的质量与数量,使之有效保障民众健康与公共卫生安全,为健康中国护航。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